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小麦全蚀病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已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为害.我国自1931年前后在浙江发现此病,目前已蔓延至我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陕西、黑龙江、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福建、辽宁、上海、湖北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麦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了和谐关系的一类细菌。内生细菌对植物的益生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植物病原物、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和他感作用等几个方面。小麦全蚀病(wheat take-all)作为一种世界毁灭性病害,目前,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和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所以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来控制小麦全蚀病危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从小麦里分离出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出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在研究其拮抗机制和定殖作用基础上,对其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6~1997年分别在自然病地和土壤混合接菌条件下,应用立克秀6%悬浮种衣剂和2%湿拌剂拌种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立克秀悬浮种衣剂以100kg麦种拌50mL、67mL,湿拌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和对照药剂10%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拌种4个处理防效显著;尤以立克秀悬浮种衣剂67mL/100kg种子拌种防效最高,对纹枯病平均防效50.76%~64.03%,对全蚀病平均防效45.20%,增产幅度为16.13%~22.13%。而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较湿拌剂防病保产效果更为突出。立克秀拌种比三唑醇拌种安全性高,对小麦生长和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汪以 《植物检疫》1999,13(3):28-29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引起的病害,是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受侵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枯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  相似文献   

7.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麦种子根接种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研究了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特点。结果表明,弱致病菌株可侵染小麦,但罹病过程缓慢,接种第5天仅在皮层观察到少量菌丝体,13天有少量菌丝进入中柱,中柱组织在菌丝侵入前褐变,未出现导管堵塞现象,也不能导致典型的黑根症状。强致病菌株接种第2天可侵入皮层,8天即进入中柱,并在寄主组织内产生大量菌丝体,致使寄主皮层组织和中柱细胞大量褐变和坏死,以及导管堵塞。  相似文献   

9.
李善奎 《植物医生》2010,23(6):48-49
针对小麦全蚀病的危险性,分析其发生为害加重的原因,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小麦全蚀病病菌的群体组成和遗传多样性,采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黄淮麦区的116个小麦全蚀病菌株进行了分析。8个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66。供试菌株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6和0.27,漯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周口群体最低。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均较小,为0.0199~0.1153,其中徐州和周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而周口和驻马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小。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0%,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0%。6个群体间的基因流为3.5。根据SSR多态性,对来源不同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菌群体结构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报道2014年在四川阆中发现小麦全蚀病,此为该病害在四川省首次发生.对其防控提出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及加强引种监管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是湖北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之一,20世纪80年代曾造成毁灭性灾害.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麦区是该病的常发区,常年发生程度均在4级以上.近年来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鄂北小麦主产区重发频次明显增多,对我省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2月中旬起,四川南充受持续寒潮、低温、阴雨、寡照等恶劣气候影响,致使小麦反复多次受到条锈病病菌侵染,到3月下旬,已呈暴发流行态势。3月底至4月初(小麦抽穗扬花期)持续降雨,十分有利赤霉病的发生,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蚀病菌重组酶聚合酶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危害极大的小麦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以小麦全蚀病菌β-tubulin为靶标基因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引物Gg-RPA-F/Gg-RPA-R和RPA探针Gg-LF-Probe,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建立了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在38℃恒温条件下30 min内完成可视化检测,摆脱PCR仪等仪器设备的限制。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性,其检测极限为10 pg/μL,与普通PCR一致。此外,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可从土壤中快速检测到小麦全蚀病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全蚀病菌RPA快速检测方法具备简便高效、实用性强的特点,为小麦全蚀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病害早期诊断提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安顺市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是安顺市小麦生产中重要的常发性病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危害程度均为中等偏重发生,1999-2008年平均发生面积6300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4.27%。每年因小麦白粉病危害而造成的粮食损失在822.35t以上,因此,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防治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准确把握小麦白粉病发生趋势、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对苗齐苗壮、减少病虫、增产增收等具有关键的作用。1 晒种 小麦从收割到播种,要经过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这期间,种子易吸湿变质和遭受虫害咬伤,影响质量。种用小麦,在夏贮期间应翻2~3次,每次晒1~2d。夏晒,可以保证种子干燥度,降低种子贮存中的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保证播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此外,在小麦播种前半个月,选晴好天气再晒种2~3d,对提高种子表皮透气性、吸水性,促进早发快生有显著效果。晒种还可利用太阳紫外线杀灭部分种带病菌。  相似文献   

17.
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h,捞出用52℃~55℃温水浸1~2min,使种子温度达到50℃,再捞出放入56℃的温水中,保持水温55℃,浸5min取出,用凉水冷却后晾干播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效果很好,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8.
小麦潜叶蝇呈加重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潜叶蝇一直是小麦上的次要害虫,常在局部区域偏轻发生,损失较小,对其发生规律、趋势预报和大田防治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华北麦区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西北麦区小麦潜叶蝇呈加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已对这些地区的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据初步统计,2003年华北麦区和西北麦区小麦潜叶蝇发生面积达266.7万/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主要病虫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时,用400L/100kg种子制剂量吡虫啉.戊唑246克/升悬浮种衣剂进行进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赤霉病、麦蚜等主要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以800L/100kg种子制剂量的吡虫啉.戊唑246克/升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穗期小麦蚜虫、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防效较好。对小麦出苗时间产生一定影响,但出苗率均在90%以上,能确保一播全苗,并都表现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抗病性相关防御酶系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YB-05和病原菌小麦全蚀病菌GGT007对小麦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小麦抗病性机理。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5种防御酶作为小麦抗病性反应指标,于不同时段测定各防御酶活性;以PD培养基为对照,测定生防菌YB-05及小麦全蚀病菌GGT007对小麦叶片和根部抗性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经生防菌与病原菌混合处理、病原菌处理、生防菌处理后,叶片和根部与植物防御抗病相关的PPO、POD、SOD、PAL、CAT防御酶活性均比对照组高,其中生防菌与病原菌混合处理后抗性相关酶活最高,叶片中PAL、POD、SOD、PPO、CAT酶活峰值达到46.705、16 829.274、104.687、97.44和1 259.565U/g,为对照组的1.74、2.44、2.27、2.40和2.42倍。根部PAL、POD、SOD、PPO、CAT酶活峰值达到131.536、56 424.79、1 977.04、22.564和206.241U/g,为对照组的1.65、1.52、2.57、2.07、1.74倍。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和小麦全蚀病菌GGT007均能诱导小麦叶片和根部的防御酶活性增强,两者共同处理后小麦叶片和根部5种防御酶活性高于单独处理,说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和小麦全蚀病菌GGT007共同诱导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