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6,(3):22-23
根据有关专家对200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分析,预计200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偏重发生年份,其中,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玉米螟、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仍将呈严重或偏重发生态势,东亚飞蝗、草地螟等迁飞性害虫发生危害呈下降趋势。全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50亿亩次以上,需要防治面积60亿亩次左右。一、蝗虫1.东亚飞蝗夏蝗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460万亩,需要防治面积1080万亩。其中,山西、陕西等黄河泛蝗区与江苏、安徽等沿淮蝗区偏轻发生;河南、山东等黄河泛蝗区与山东、天津、河北等环渤…  相似文献   

2.
5.东亚飞蝗偏轻发生由于秋蝗残留面积与残蝗密度均较上年同期低.主要蝗区河湖水位正常.与上年相近。预计2009年重点发生区域为微山湖与沿海北部等蝗区.发生程度为2级,局部3级,发生程度与2008年相近略轻:预计夏蝗发生35万亩.比2008年-20%左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区蝗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明显回升,2007年渤海湾沿海蝗区多处出现高密度蝗群,点片面积和密度达2003年以来之最;西藏飞蝗在四川、西藏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青海省玉树州去年首次发生高密度蝗群,造成100多亩青稞绝收;亚洲飞蝗在新疆局部和边境地区常年发生;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沿黄两岸滩区现有宜蝗面积13余万亩,是我省东亚飞蝗发生基地之一。据多年观察研究,东亚飞蝗在我市一年发生2代,蝗蝻有5个龄期,三龄盛期是大面积喷药防治的适期。其夏蝗三龄盛期在5月26——29日,秋蝗三龄盛期则在7有底8月初,能否紧紧抓住麦收前的5月下旬至6月初和立秋前的7月底至8月上旬这两个防治夏、秋蝗的有利时机,关系到治蝗的成败。通过药剂防治试验和不同施药方法的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治蝗新农药,明确了几种不同施药方式防治飞蝗的优缺点,以便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使用。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运》2011,(22):2
2011年山东省东亚飞蝗夏蝗中等程度发生,黄河滩区、渤海湾蝗区局部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26.4万公顷(395.95万亩),达标面积23.1万公顷(346.5万亩),一般密度每平方米有虫0.28~5头,平均每平方米0.59头,最高38头。为顺利完成飞机治蝗作业任务,今年山东省租用山东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运五型飞机和海燕型飞机各一架,在黄河口治蝗机场实施超低量灭蝗飞行作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5,(5):57-57
近日,据洛阳市植保站负责人高明介绍,从河南省治蝗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信息看,今年东亚飞蝗在河南省将中度发生,局部蝗区偏重,预计发生面积240万~260万亩。从洛阳市有关县(市)区植保部门提供的调查情况看,今年洛阳市黄河滩区将是东亚飞蝗的主要聚集地,孟津、偃师、吉利沿黄滩地最为严重。从全市初步调查情况看,今年全市需要防治的面积约为40万亩。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4-25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广西召开了夏季蝗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根据去秋残蝗和今春蝗卵密度与发育进度大面积调查结果,结合当前蝗区水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东亚飞蝗夏蝗环渤海湾沿海大部、沿淮蝗区偏轻发生(2级),华北湖库、黄河滩区部分和广西桂中中部、广东西南沿海蝗区中等发生(3级),海南蝗区偏重发生(4级),局部存在出现高密度点片的可能;西藏飞蝗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部分河谷地区中等发生(3级);  相似文献   

8.
飞蝗东亚飞蝗。夏蝗在黄河滩区、环渤海湾沿海和湖库区、华南蝗区大部中等发生,其他蝗区偏轻发生,环渤海湾沿海蝗区高密度点片面积将比2006年有所增加。主要发生区域在河北唐山、沧州、保定,山东东营、菏泽、滨州,天津大港,河南焦作、新乡、郑州、开封,陕西渭南,海南乐东、东方、儋州,广西来宾等市(县、区),发生面积为1440万亩,与2006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蝗虫换外汇     
《农家致富》2006,(21):21-2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亚飞蝗的主要发生区,蝗区面积有400万亩,占全国面积的1/4。山东省无棣县荒洼地较多,是飞蝗的重灾区之一。近些年,蝗虫在餐桌上日益受欢迎,养蝗虫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相似文献   

10.
微山湖蝗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山东省西南部两省交界处,面积约1.3万km^2,是国家重点蝗区之一。沛县位于微山湖西畔,总面积约0.1km^2,受微山湖特殊气候条件和复杂地形、地貌影响,东亚飞蝗为沛县历史性害虫。在“改治并举,综合防治”治蝗方针指导下,蝗区实施了大规模治理改造,宜蝗面积逐年缩小,发生程度逐步减轻。目前宜蝗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6.6万hm^2减少到1.9万hm^2。尤其是近年来,在做好蝗虫监测基础上,探索了“蝗区治理、生物治蝗、地面应急防治”的综合控制技术,飞蝗发生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1.
浅论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受异常气候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沿淮蝗区东亚飞蝗呈猖獗发生态势.笔者分析了1990~2001年12 a间飞蝗发生消长及其重发原因,从前瞻实际出发,通过田间农药防治飞蝗药效试验等技术手段,提出生态治蝗与环保型农药的遴选,实现飞蝗可持续治理性的防治对策,以将蝗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12.
智冬梅 《新农业》2003,(9):43-43
东亚飞蝗是一种暴发性的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受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蝗区范围逐年扩大,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生频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由于2007年残蝗面积较大,农区残蝗面积53.8万亩,西藏飞蝗冬后基数较高,今年石渠、理塘等8县西藏飞蝗卵密度平均为23.4粒/m2,比去年高32.9%,综合历年发生状况和气候条件分析,预计四川省今年西藏飞蝗在农区中等发生,局部河谷地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为150万亩。  相似文献   

14.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自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在葫芦岛市暴发。累计发生面积达到20万hm2,发生范围涉及5个县(市)区27个乡(镇)206个村,由于东亚飞蝗具有暴发性、迁飞性、毁灭性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组织发生飞蝗的各县(市)区对东亚飞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学》2006,(5):99-99
蝗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一旦暴发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在我国历史上,蝗灾曾频繁发生,并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近年来,我省北部、中部、西部个别地区出现高密度蝗虫,发生种类有:东亚飞蝗、越北腹露蝗、中华稻蝗、异岐蔗蝗、越大青蝗、黄脊竹蝗等,其中以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资》2012,(8):25
<正>玉米螟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全国发生面积3.5亿亩次。其中,一代在东北大部大发生,华北北部偏重发生,新疆和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全国发生1.5亿亩;二代在内蒙古中东部、辽宁中北部偏重至大发生,其他地区中等至偏轻发生,全国发生1.0亿亩;三代在山西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0亿亩。北方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冬前  相似文献   

17.
西藏飞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飞蝗是我国三大飞蝗之一,在我区分布广,从温暖湿润的墨脱、察隅到地形复杂的三江流域;从富饶广阔的"一江两河"农区到气候恶劣的藏北草原的农区、牧区、林区,均有发生,常为害农田、草场,影响农牧业的持续发展。西藏飞蝗在西藏常年发生面积250万亩左右。麦类作物及牧草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受其害,一般受害率在5—28%,一般年份作物减产不明显,但暴发年份作物基本上颗粒无收,甚至作物茎杆也被吃光,为西藏农牧业生产上重要的暴发性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异常的气候、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西藏飞蝗在全区的发生面积和发生范围在逐年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8.
张启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83-184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东亚飞蝗蝗区分布情况,提出了不同类型蝗区生态控制技术模式,指出安徽省通过大力推广生态控蝗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飞蝗的发生危害程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柳州市东亚飞蝗的发生情况及发生演变态势,指出该市东亚飞蝗的暴发与当地的气候、环境、食料、天敌及人为因素有关。提出加强政府领导,蝗灾发生后及时启动蝗虫防控应急预案;开展蝗虫普查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虫情;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增强农民防蝗意识;加强药物防治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683.6万亩次,防治627.5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1.8%。其中病害发生231万亩次,防治226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7.7%。虫害发生213万亩次,防治200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3.8%。草害发生144万亩次,防治144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0%。飞蝗发生5万亩次,防治5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0%。农田鼠害发生5万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