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南雄市竹博园总体规划。该规划方案把自然山水与竹文化紧密结合,以时间为轴线,突出6个主题——“竹的起源”、“竹与文化”.“竹与民族”、“竹与人类健康”、“竹的综合利用”和“竹的发展和未来”。重点表现竹文史化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3.
李志跃 《云南林业》2001,22(6):15-15
竹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身影与人类的生活形影不离。 我国是世界种植和使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是正直高洁的象征,它与梅、兰、菊一道被誉为“四君子”,与松、梅一起被称作“岁寒三友”。古代文人墨客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足见人们对它的推崇和喜爱。竹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住有竹楼,用有竹具,食有竹笋,坐有竹凳,卧有竹席……就在你我周围,竹制品可以说无所不在。据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有50%的人的生活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人类对竹子的开发利用曾走过一条曲折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3个维度的产业分类对竹产业的问题与发展进行探讨。【方法】分别立足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特点,对我国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结果】当前竹产业存在着3个维度的发展性问题:一是竹资源生产效率偏低,濒危竹种保护基础薄弱;二是竹产品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创新性不足;三是传统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现代化转型乏力。【结论】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推广竹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优良竹种资源库,丰富竹资源;其次,要开发竹林碳汇产品、推进竹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竹产品供给质量;最后,要弘扬传统竹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传播新时代竹文化,焕发竹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5.
浙江安吉是“两山”理论发源地,位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竹文化在安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于近年来安吉竹产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了“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安吉现象。研究表明:竹文化提升安吉生态旅游的竞争力,生态旅游为竹文化注入新动力,“竹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但还存在着竹文化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不紧密、产业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竹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必要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重点培育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企业、景点,实现全域融合发展,串点连线全域特色旅游,实现安吉“竹文化+”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  相似文献   

6.
竹类植物属禾木科,又有乔木的特征,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与人类生存关联极为密切,呈现的竹文化形态无所不包,异彩纷呈,尤以竹简文化和以竹题材的诗词、绘画最为凸显。文章围绕竹和竹文化的话题,企望竹类植物的理性回归,还自然一抹绿色,给人类以一角家园。  相似文献   

7.
《世界竹藤通讯》2005,3(1):12-12
清幽高雅的观赏竹子,在城市园林中以新颖和赏心悦目的特质为人们所注目。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孕育了独特的竹文化,文人雅士和布衣平民都喜爱竹子。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子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苏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人们爱竹、赏竹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井冈山丰富的竹资源与竹文化,毛竹竹海的磅礴景观及内含的红色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而新建的“百竹园”是井冈山独具匠心的一个景点;同时,介绍了井冈山以竹子开发为载体的竹经济(竹雕、竹编等)。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09,7(1):I0001-I0002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是一个行业性联合会,其宗旨:坚持“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振兴竹经济”。团结和组织广大从事竹藤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联合有关竹藤培育和经营、竹藤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0.
论竹的崇拜     
文章通过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资料论述了中华民族的竹崇拜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大量有关竹生人的神话传说,说明人类与竹有血缘关系;2.存在着用竹作为氏族或部族的族称或标记;3.存在着对竹的禁忌;4.存在着大量关于竹的祭祖活动,主要有入社、繁殖、祭祖三种仪式;5.有很多竹的模仿活动,如装饰、跳舞、音乐等。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竹种资源、竹林资源和竹产品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贵州省近30年竹产业的动态,阐述了竹资源分布与发展的区域性,分析了竹产品的结构动态.在现有竹产业布局基础上提出了修订竹产业规划、优化竹资源结构、宏扬竹文化、加速竹产品升级换代和建设品牌企业5大举措,以提高竹业产值及在贵州省林业与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园林中竹子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飞平  李华 《广东园林》2007,29(1):62-63
竹子是园林植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文中介绍了竹景文化艺术和竹景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竹产业优势的浙南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丽水竹产业优势和竹文化旅游价值,提出丽水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环保第一、文化特色、保护性开发、当地居民参与原则,重点开发竹子绿色长廊、国家级竹类森林公园、竹乡农家乐、竹乡度假村等项目,打造"浙南竹海"休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浅析竹材首饰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具有明显的东方民族文化特征,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的材料,同时也是易降解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材料。本文分析了竹子的材性、结构、工艺及视觉特征,并从现代首饰开发设计的角度,对竹材首饰设计的可行性以及设计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竹做乐器种类最多,同时也是在使用方面最普及和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把众多的竹乐器组成一个高水平规模化的乐团应该说是一个创举,竹乐团独特新颖,色彩浓郁,会在文艺演出旅游、教育和群众文化中带来好处,尤其对竹的各种活动中更显必要。竹乐队的繁荣必然带来竹乐器制造业的繁荣,竹乐器加工是高附加值、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是竹材利用的好途径,会给竹产区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竹类植物很少开花,无法大规模有性繁殖产生下一代,通常采用扦插、组培等无性繁殖的方法。通过回顾竹类植物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对竹类植物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竹类植物无性繁殖所取得的经验,指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竹类植物育苗技术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楼文化也经历困难的发展阶段。作者基于竹类植物所具有的特性,分析和探讨了新型傣族竹楼建筑的优缺点,期待西双版纳竹楼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竹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综述近年来竹子的组织培养研究,得出外植体取材是竹子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选用不同的植物激素组合。竹子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主要为MS培养基。茎尖和花序分别以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植株。竹子组织培养研究有助于竹子的微繁殖、转基因、无性系变异品种等方面的育种。  相似文献   

19.
竹子作为传统的造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总结竹子造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竹子在园林功能、竹文化等方面比较研究,阐述了竹子造景的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了当前竹子造景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竹文化多样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竹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文化类型。该文通过实地考察专访,介绍了我国云南民族竹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及表现,并简单提出了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