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锐劲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5%锐劲特SC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5%锐劲特SC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优异防效,杀虫,保苗效果均优于常规杀虫双和甲胺磷混用,建议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二化螟诱芯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用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055%二化螟诱芯防治二化螟,与常规药剂防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实际投入成本,应用中建议100 m2使用1枚诱芯。  相似文献   

3.
刘中现  卢毅  陆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8,(10):123-124,175
[目的]了解市场上几种常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方法]研究了95%杀虫单SP、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和40%氯虫·噻虫嗪WG(福戈)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35%甲维·毒死蜱ME、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较好,分别达83.36%、80.62%和84.71%,95%杀虫单SP的保稻效果最差,为62.69%,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保稻效果一般,为77.54%;药后20 d,几种药剂的保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的保稻效果稍好,分别达92.40%、94.47%、91.04%,95%杀虫单SP和35%甲维·毒死蜱ME的保稻效果稍差,分别达87.08%、89.55%;药后20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效较好,分别达81.58%和96.45%,95%杀虫单SP和40%氯虫·噻虫嗪WG的防效次之,分别为59.60%和34.71%,35%甲维·毒死蜱ME的防效最差,为26.3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对4类9种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该地的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安、甲胺磷4种杀虫剂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对杀螟硫磷已产生中抗,对甲基对硫磷、三唑磷、氰戊菊酯则仍保持敏感水平,同时发现二化螟对氟虫腈极为敏感,对6龄幼虫的LD50仅0.3833μg/g。  相似文献   

5.
2000年在安徽省庐江县试验研究常用杀螟药剂45%杀虫双SP喷雾和药土撒施对二化螟的防治和保苗效果。结果表明,每公顷有效成分为472.5、607.5和742.5g喷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5%、95.0%和95.9%,药土撒施分别为87.6%、92.3%和93.1%。保苗效果变化趋势与虫口减退率基本一致。可见,每公顷施用607.5g是比较适宜的。药土撒施虽防效下降2~3个百分点,但施用简便,对天敌影响小,故认为比较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高效农药,对几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二化螟田间杀虫效果分别为91.51%~94.92%、91.51%~94.82%,对水稻安全,保穗效果分别为89.47%~94.59%、89.47%~93.78%,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水稻从秧苗期至成熟期都可遭受二化螟的为害,我地每年发生3代,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把甲胺磷作为防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但甲胺磷的持效期短、毒性高、残毒期长,对水生动物和天敌的杀伤大,对人畜不安全,国家已禁止生产和使用。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且成本适中的最佳药剂,2003年夏,我们在城厢区灵川镇进行了20%,二嗪磷乳油、20%三唑磷乳油等7种不同化学药剂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防治养蟹稻田水稻二化螟的安全、高效新型杀虫剂,对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24%甲氧虫酰肼SC等3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并对河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河蟹安全无害,20%氯虫苯甲酰胺SC 180 ml/hm2、40%氯虫·噻虫嗪WG 150 g/hm2、24%甲氧虫酰肼SC 300 ml/hm2对第1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32%、95.51%和97.19%;对第2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6.17%和97.44%;从3种药剂对河蟹安全性及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看,可以作为养蟹稻田二化螟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扬州地区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毛细管点滴法监测江苏扬州(1985~2001)和兴化(1985~1994)水稻二化螟虫群对杀虫单的抗药性。结果表明:1994前,两地虫群对杀虫单的抗性水平相似,抗性倍数在10左右,且年度间变化较小;扬州虫群的抗药性2001年是1985年的5.6倍;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敏感性变化,与敌百虫、甲胺磷和对硫磷相同。1985~1996年的13年间,用杀虫单主治二化螟,年仅用药1次,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敏感性相对稳定;1996年以后,年用杀虫单增至3~5次,因选择压增加.二化螟的抗药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根据用药水平差异,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3地区田间种群,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1)浙江慈溪二化螟3幼译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RR=54.6),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3.9),对敌敌 氰戊菊酯仍较敏感;(2)安徽安庆二化螟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RR=10.8),对杀螟松,敌短短 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3)江苏兴化二化螟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对杀虫单中抗(RR=12.6),对其它被试药剂仍较敏感;(4)不同地区用3龄和6龄幼虫测定的抗药性水平相近,同时用太湖敏感种群和慈溪高抗种群进行的增效试验表明,TPP 对杀虫单无增效作用,但PBO在抗性种群中对杀虫单有 一定的增效作用,说明该种群对杀蝗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20%氯虫苯甲酰胺SE等4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E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叶效果分别为95.14%、69.31%及92.13%、76.57%,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240g/L氰氟虫腙SE对二化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分别为95.13%、92.59%及68.25%、92.48%,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每667 m2用药量20%氯虫苯甲酰胺SE 10 mL、240g/L氰氟虫腙SE 40 g.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影响不大;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5个处理防效在90.30%~100.00%,防效较好;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mL/hm2、20%甲维盐·毒死蜱可湿性粉剂900g/hm2、24%氰氟虫腙乳油450mL/hm2、5%丁烯氟虫腈乳油900mL/hm24个处理防效在80.33%~85.86%,防效中等;其他药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2002~2003年用点滴法检测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二化螟种群4龄幼虫对多种(类)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二化螟对沙蚕毒素类如杀虫单的抗性水平由敏感度下降阶段向低水平抗性发展;对有机磷类如三唑磷、丙溴磷、二嗪磷等均属敏感;对苯基吡唑类的氟虫腈和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也属敏感。该地区二化螟种群的抗性水平低于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14.
南昌地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点滴法就2001~2006年南昌地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对杀虫单、三唑磷、阿维菌素及氟虫腈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南昌地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对这4种药剂抗性水平趋于逐年增加。对杀虫单的抗性倍数为10.36~47.53,属中至高抗水平;对三唑磷的抗性倍数为7.44~33.98,属低至中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为3.22~8.72,由相对敏感发展到低抗水平;对氟虫腈的抗性倍数为2.47~4.98,为相对敏感阶段。并提出了二化螟抗药性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的攻霸乳油对防治早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1050~1200 mL/hm2对水750 kg防治效果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长沙县优质稻基地,开展了大面积释放稻螟赤眼蜂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是一项发展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行绿色防控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暴发原因,对其抗药性情况及抗性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已有研究表明:解毒酶活性升高、靶标不敏感性以及蛋白质的螯合作用与二化螟抗药性形成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暴发原因,对其抗药性情况及抗性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已有研究表明:解毒酶活性升高、靶标不敏感性以及蛋白质的螯合作用与二化螟抗药性形成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