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旨在分析不同水平杜仲提取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日龄、体重、胎次(1胎)及预产期等相近的妊娠90 d的“长×大”二元母猪60只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头妊娠90 d的“长×大”二元母猪为1个重复组,组别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1.0%(2组)、2.0%(3组)、3.0%(4组)杜仲提取物,从试验用妊娠母猪90 d开始饲喂至哺乳期21 d试验结束,试验为期46 d。结果表明:(1)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4组母猪的产活仔数、初生活仔猪均重显著提高13.2%、13.3%、8.3%、9.1%(P <0.05);(2)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4组母猪乳汁的乳脂率、乳糖率显著提高7.6%、7.9%、11.0%、11.2%(P <0.05),其背膘厚度损失显著降低7.2%、8.1%(P <0.05);(3)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4组断奶仔猪均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8.3%、8.8%、13.9%、16.7%(P <0.05),其断奶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39.4%、39.6%(P <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复合有机铁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接近、胎次接近、预产期一致的健康“长×白”二元杂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3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补充硫酸亚铁、甘氨酸亚铁、复合有机铁。结果显示:较硫酸亚铁组,复合有机铁组产程缩短23.57%、胎产健仔数增加14.00%、初生窝重增加14.14%(P < 0.05);母猪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分别提高19.88%、10.53%、8.33%(P < 0.05);母猪抗氧化酶活性和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47.33%(P < 0.05),丙二醛含量降低37.05%(P < 0.05)。综上所述,母猪日粮中额外补充复合有机铁源能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善血液理化指标,增强母猪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日粮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分娩日期相近的长×大二元母猪 6 0头 ,按胎次 ,体重随机分为 5个处理 ,分别饲喂不同赖氨酸和粗蛋白质比例 (4 .8,5 .3,5 .8,6 .3和 6 .8gLys/ 10 0gCP)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哺乳母猪日粮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的增加 ,母猪体重与背膘厚度损失呈二次曲线下降 (P <0 .0 5 ) ;母猪 2 1日龄的产奶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 (P <0 .0 1) ;哺乳期间窝平均日增重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 (P <0 .0 5 ) ;哺乳母猪产后 14d和 2 1d血清尿素氮的浓度呈线性或二次曲线下降 (P <0 .0 1) ,而血清游离赖氨酸的浓度则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 (P <0 .0 5 )。在本试验条件下 ,粗蛋白质为 17%时 ,长×大二元哺乳母猪最佳的赖氨酸和粗蛋白质比例为 6 .3g/ 10 0g。  相似文献   

4.
高产泌乳母猪饲粮蛋白质与赖氨酸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产活仔 1 2头以上的经产母猪为对象 ,研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1 .5 %、1 3 .8%、1 5 .9%、1 8.0 %和2 0 .2 % ,相应的赖氨酸为 0 .61 %、0 .74 %、0 .87%、1 .0 %和 1 .1 2 %的 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育、泌乳及血浆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 ,母猪泌乳期失重减少 (P <0 .0 5 ) ,泌乳量则显著提高 (P <0 .0 5 )。仔猪 2 0和 3 5日龄的窝重均显著受母猪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 (P <0 .0 5或P <0 .0 1 )。血浆尿素N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P <0 .0 5 ) ,但血浆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无论母猪繁育效果和泌乳性 ,均以第 4组饲粮即母猪日摄入蛋白质 868g,赖氨酸 4 8.3g时 ,获得了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酵母水解物(AY)对母猪泌乳性能及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膘情、体重、胎次相近,妊娠108 d左右的健康PIC经产母猪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酵母水解物,试验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断奶时存活率、母猪日采食量和泌乳量分别提高7.49%(P<0.05)、3.8%(P<0.05)和14.9%(P<0.01);试验组母猪血清中尿氮含量增加61.6%(P<0.05),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水平有增加的趋势(0.050.05);非必需氨基酸中,试验组母猪血浆中谷氨酰胺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0.75%(P<0.05),此外,血浆中脯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羟脯氨酸、组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有上升趋势(0.05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精氨酸和精氨酸生素(AAA)对哺乳母猪泌乳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和胎次相近的长×大母猪35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7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分别在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8%精氨酸(Arg),0.03%、0.06%、0.09%AAA。正式试验于妊娠107 d开始,并于母猪生产时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检测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Arg组相对于其余各组显著提高了21日龄仔猪断奶窝重(P<0.05)和日均泌乳量(P<0.05);0.03%AAA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均重的趋势(0.05相似文献   

7.
添加象草鲜茎叶饲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年龄体重接近的健康大长二元杂交经产母猪 2 0头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0头。 2组基础日粮一致 ,试验组母猪每天每头添加 1 2 5kg的桂牧 1号象草鲜茎叶 (预产期前 3天及哺乳期不添加 )采食 ,对照组不添加。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配种受胎率提高 9个百分点 (P <0 0 5 ) ,初生窝重比对照组提高 8 9% (P <0 0 5 ) ,哺乳期母猪耗料比对照组提高 18% ,断奶窝重比对照组提高14 7% (P <0 0 1) ,说明桂牧 1号象草鲜茎叶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3~6胎次、妊娠74 d的"长×大"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2 000 mg/kg HMB。试验从母猪妊娠第74天开始,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初生个体重显著提高14.1%(P<0.05),仔猪7、21日龄窝重分别显著提高16.6%、11.7%(P<0.05),仔猪初生至7日龄、初生至21日龄窝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8.3%和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妊娠第98天和分娩当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提高35.3%(P<0.01)、13.0%(P>0.05),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分别提高34.7%(P<0.05)、12.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初乳中IgG含量显著提高19.0%(P<0.05),分娩后第14天常乳中IgM含量显著提高2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7日龄血浆IgG、IgM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4%和40.1%(P<0.05)。上述结果提示,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连续添加2 000 mg/kg HMB,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哺乳期增重,改善母猪及仔猪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两个试验评价了可溶性纤维(SF)和非可溶性纤维(ISF)对怀孕期母猪胚胎成活率及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1中,43头母猪任意分为4组,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SF,1.16%;ISF,9.98%);30%燕麦皮组(SF,3.02%;ISF,10.06%);12%麸皮组(SF,1.08%;ISF,18.09%);21%大豆皮组(SF,2.46%;ISF,24.55%)。母猪采食的日粮按初始体重配制,满足每天营养需要。在母猪发情期,使用受精管人工授精3次,在怀孕32d左右收集繁殖胚胎。数据分析包括日粮对怀孕期间的影响这一共同变数。各日粮组母猪排卵速度差异不显著(平均14.1)。与对照组和燕麦皮组相比,麸皮组和大豆皮组活的胚胎数量较少,活的胚胎数分别为9.9和9.1,对照组和燕麦皮组活胚胎数分别为11.9和10.6。饲喂大豆皮组母猪胚胎的整体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燕麦皮组(P<0.05)。这些结果表示,日粮饲喂高水平的非可溶性纤维可能会降低整体胚胎的存活率,而不影响排卵速度。在试验2中,将716头母猪安排在3个小试验中。小试验1为玉米-豆粕组(对照组,SF,0.43%;ISF,10.5%,n=122)和31%燕麦皮组(SF,1.93%;ISF,8.87%,n=124)。小试验2为对照组(n=97)和13%麸皮组(SF,1.1%;ISF,17.67%,n=119)。小试验3为对照组(n=123)和21%大豆皮组(SF,1.5%;ISF,17.77%,n=131),在配种后2d提供给母猪日粮,所有的母猪采食标准的泌乳母猪日粮。数据分析包括日粮的影响、组别、遗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怀孕期间母猪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的水平不影响产仔数。在泌乳期间,与对照组相比,饲喂高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水平母猪有较高的日采食量和较低的泌乳失重(P<0.01)。在本试验的研究条件下,从妊娠2d到109d增加日粮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水平并不增加产仔数。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对母猪泌乳和产仔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胎次为2.5、妊娠110 d的母猪3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3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g/kg香味剂,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kg香味剂,试验由分娩当天开始,到断奶再发情结束。各组对母猪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3组较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母猪采食量(P <0.05),处理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处理2组相比,处理3组使母猪的采食量提高了9.6%(P <0.05)。处理3组较处理2组及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后仔猪头数(P <0.05)。与处理2和处理1组相比,处理3组显著提高了泌乳期间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断奶重(P <0.05)。处理1组呼吸频率最低(P <0.05),香味剂对直肠温度也有显著影响,处理2组和处理3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 <0.05)。综上所述,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性能,同时采食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7—2011年的初配母猪繁殖记录中选取了法系大白猪66头、美法系大白猪149头、美系大白猪43头,对3个品系母猪头胎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白猪适宜的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各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在7、8、9月龄配种的较多,分别占后备母猪群的86.36%(法系)、85.9%(美法系)、83.72%(美系);在220~240、240~260日龄配种的法系大白后备母猪的头胎繁殖性能均高于220日龄以下配种的母猪(P>0.05);在240~260日龄配种的美法系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于其他日龄配种的母猪,其中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240~260日龄配种的美系后备母猪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龄配种的母猪(P<0.05);各系母猪随着初配日龄的增加,所产仔猪初生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选择 8头长白猪×荣昌猪杂一代母猪 ,分娩后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哺乳母猪为 4头。试验组母猪在哺乳期用酒糟代替 5 0 %精料。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仔猪日增重高 2 1 .5g,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大体积日粮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三江白猪后备母猪 4 0头分两组 ,每组 2 0头。在试验组母猪妊娠期饲粮中加入 2 5%的大豆干草粉 ,通过增大喂量在达到与对照组 (常规的玉米 -豆饼日粮 )同一营养水平的基础上 ,观测降低妊娠期母猪饲粮浓度和扩大日粮体积对于初产母猪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母猪妊娠期低浓度大体积日粮组与对照组在窝产仔数 ( 1 0 .0 0 :1 0 .2 5)、初产健活数 ( 9.55:9.90 )和仔猪平均出生重( 1 .1 8:1 .1 8)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从分娩至仔猪 2 0日龄哺乳期间母猪的日平均采食量( 3 .2 1 :3 .0 7)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哺乳 2 0日龄和 3 5日龄仔猪平均窝增重 ( 2 3 .59:1 9.2 7,3 9.1 5:3 5.2 1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14.
孙亚楠  刘双 《猪业科学》2020,37(4):18-21
采用131头母猪(Line 241;DNA,Columbus,NE)来评价哺乳母猪日粮中增加豆粕添加比例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母猪妊娠112 d时,依据母猪体重和胎次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对应日粮豆粕添加比例依次为25%、30%和35%。日粮按1.05%回肠可消化(SID)赖氨酸的标准进行配制,随着豆粕添加比例的增加,降低L-赖氨酸盐酸盐添加比例,其他氨基酸和营养素依据营养推荐量添加。试验日粮从妊娠112 d饲喂到断奶(20 d±2),产仔后48 h内完成寄养,使得每窝仔猪头数相等。结果显示,随着日粮中豆粕比例的增加,母猪体重损失增加(线性,P=0.017),分娩到断奶的背膘损失增加(二次方程,P=0.052)。不同处理组间,母猪分娩后0~7 d采食量相近(P>0.10)。然而,随着日粮豆粕比例的增加,母猪分娩后7~14 d,14 d~断奶的日采食量下降(线性,P=0.01)。数据表明,不同处理组断奶后发情率、断奶头数、断奶窝重、窝增重间存在差异(P>0.10)。哺乳母猪分娩后第14天的血清尿素氮浓度随豆粕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线性,P=0.001)。然而,无论哪种处理,母猪肌酐浓度均无差异(P>0.05),表明尿素氮增加是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增加的反映,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相反。总之,随着日粮中豆粕比例从25%增加到35%,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体重损失增加,窝仔猪生产性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互助猪不同组合杂一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杜洛克、长白、苏白与互助猪的杂一代母猪繁殖性能。结果表明 :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各组合母猪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杜×互母猪显著大于苏×互母猪 (P <0 .0 5 ) ;35日龄断乳重和断乳窝重杜×互母猪极显著大于苏×互母猪 (P <0 .0 1)及长×互母猪 (P <0 .0 5 ) ,且长×互母猪显著大于苏×互母猪 (P<0 .0 5 )。  相似文献   

16.
陈祥  曲东阳 《中国饲料》2022,1(20):17-20
本研究旨在评估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60头第3~5胎、分娩日期一致、健康的长大(长白×大约克)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发酵豆粕,试验从分娩前7 d开始至断奶当天结束。结果:母猪日粮中添加5%、10%和15%发酵豆粕均能显著提高哺乳母猪免疫力(P <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P <0.05/P <0.01),能提高血清脂肪代谢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能提高哺乳母猪血清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总计84头母猪(PIC,Line1050)和它们所生仔猪被用于本实验,以确定泌乳料和教槽料采食对母猪和仔猪性能的影响。母猪按照分娩日期和胎次被分为3组,并按照2×2因子实验:母猪采食(自由采食与限饲)和仔猪采食(不喂仔猪料与喂仔猪料)共4个处理。仔猪被交叉寄养于每个实验组,以均衡窝重和窝仔猪数(>11头仔猪)。实验采用的是一种普通泌乳母猪料(ME 14.65MJ/kg,TID 0.97%lys),产仔后3d自由采食组母猪开始自由采食,限饲组母猪饲喂比自由采食组少25%的泌乳母猪料。饲喂仔猪料组仔猪采用的是加有1%氧化铬标记物的颗粒料(ME 14.64MJ/kg,TID 1.56%Lys),从3日龄喂到21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于3、7、14、21日龄称个体重,并每天计量仔猪采食量。在7、14、21日龄采集所有喂仔猪料的仔猪的粪便样本,同时通过仔猪粪便颜色区分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和未采食仔猪料的仔猪。母猪在分娩后和断奶时称重,并测量P2点(距背中线6.5cm,最后肋骨)背膘。泌乳料采食和仔猪料采食没有相互作用,自由采食组母猪减少了体重损失(-15kg与-24kg;P<0.01),提高了仔猪窝重(P<0.04)和日增重(P<0.04),并比限饲组提高了断奶后14d内发情率(90%与71%;P<0.03)。饲喂仔猪料对母猪体重、背膘损失无影响(P>0.30),但会拖后母猪断奶后14d内发情间隔(5.4d与4.9d;P<0.09)。饲喂仔猪料有改善断奶窝重(61.2与56.7kg/d;P<0.09)和减少交叉寄养后仔猪死亡率(3.9%与7.3%;P<0.06)的倾向。自由采食母猪组和限饲母猪组仔猪采食仔猪料量差异不明显(2.24与2.28;P<0.93)。喂仔猪料组大约60%仔猪被确定采食了仔猪料,在被确定采食仔猪料的仔猪中有23%、20%和57%开始采食分别从3~7日龄、7~14日龄、14~21日龄。从断奶后0~28d,饲喂仔猪料与不喂仔猪料组在断奶后28d重(P<0.95)、日增重(P<0.86)、日采食量(P<0.93)和料重比(P<0.95)差异不显著。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在断奶后28d重(P<0.16)和日增重(P<0.06)方面好于不吃仔猪料和不喂仔猪料仔猪。结论:喂仔猪料可以改善仔猪成活率但不能改进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母猪性能表现。泌乳母猪采食量低会对母猪性能和仔猪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仔猪采食仔猪料对改善仔猪断奶后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选择2~8胎、健康的妊娠30 d长大母猪60头,按随机区组分为2组,每组30头。试验从母猪妊娠30 d开始至哺乳仔猪28 d断奶结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结果表明,妊娠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47%、8.83%、9.66%、0.61%(P>0.05);28日龄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仔猪日增重、断奶成活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93%、6.54%、10.62%、1.74%(P>0.05),仔猪腹泻率降低45.94%(P<0.05)。妊娠期母猪日均采食量增加6.40%(P>0.05),日均粪便重量减少8.43%(P<0.05),粪便pH降低5.56%(P>0.05);哺乳期母猪日均采食量提高5.23%(P>0.05),日均粪便重量减少11.84%(P<0.05),粪便pH降低6.77%(P>0.05)。该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母猪生产力水平、饲料转化率及哺乳仔猪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苜蓿草粉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发情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约40 kg)的后备母猪4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苜蓿草粉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低、中、高质量苜蓿草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8.3%、20.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0.3%、34.5%、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4%、41.7%、36.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 120~220日龄阶段,试验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最高;试验组母猪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Ⅲ组母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浆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190~220日龄的发情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雌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孕酮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在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和高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20.0%)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母猪繁殖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第3胎次PIC母猪30头,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即对照组、2%大豆油组和2%脂肪粉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从母猪分娩开始,到仔猪21日龄断奶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粉组第3周平均日增重(ADG)和第3周窝增重分别提高了26.29%(P<0.05)和23.93%(P>0.05),大豆油组分别提高了19.72%(P>0.05)和17.85%(P>0.05)。且脂肪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且脂肪粉优于大豆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