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贵州油桐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以2010—2012年从贵州决选出的36株3年桐优良种源为备选优树,以油桐产量为目标,根据油桐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性状相对稳定的树高、冠幅、单株产量、冠幅平方产量、平均单果重、出籽率和出仁率、含油率8个性状作为评分指标,取其均值和标准差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分,并对36株优树采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进行正态检验。结果表明:36株优树总体得分呈正态分布。依照参选优树得分平均数进行单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确定显著低于平均分数的上限值为41.61,将大于该值的参试优树定为最终优树,共22株,分值由高到低的优树是34号、24号、1号、10号、27号、28号、32号、33号、2号、21号、36号、20号、22号、23号、29号、35号、30号、8号、19号、31号、4号和26号。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解决北缘地区油桐良种缺乏的问题,2011年以来,在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桐城和金寨等地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油桐优良单株选择工作,经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择出5株油桐优良单株。所选5个优株雌雄花比例均在1:10以内,属于典型的少花花序类型;丛果性除"金寨2号"稍弱外,其他4株丛果性均较强,果大皮薄,光滑整齐,粒饱仁满,种仁含油率均在50%以上,2年的年均鲜果产量在1.25 kg·m-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国油桐优树的选择标准。以上油桐优树的选出为北缘地带发展油桐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在年种子产量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平均产量中,最高产量是最低的15.4倍,超过平均产量的244.52%;有些年份(1989年)这种差异更明显,最高产无性系是低产的89.17倍,是平均产量的4.59倍.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的重复力R2=0.94.采用生产力指数作为评价无性系产量的丰产性指标,将参试的45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最高产无性系4个,平均遗传增益达176.25%,产量占总产量的25.50%;高产无性系5个,平均遗传增益64.83%.选择这二类无性系可得到114.35%的遗传增益,其数量占1/5,但产量却是总产量的44.33%.因此在种子园的无性系中进行产量等因素的再选择,是提高种子园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15个30年生以上红松园天然优树无性系的球果数量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最优良无性系是14号,球果数量大于群体平均值157%。遗传力为0.86,若从15个无性系中选出最好的1个无性系进行有无性繁殖后代,在30年时能获得103%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5.
典型相关分析在油桐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选优数据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油桐优树综合产油因子关系较密切的生长因子首先是绝干子含仁率、鲜子出干子率、树龄、枝下高、丛生果个数,其次是干仁含水率、单果重、鲜果出鲜子率、树高、层间距。利用典型相关方程对40株决选优树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Ⅰ类中选含油率高的单株与在Ⅱ类中选产量高的单株,可作为下一步的无性系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铜盆水林场12年生杉木无性系初级种子园进行强度为15%~25%的去劣疏伐。结果表明:种子园优良无性系类型植株比例,由原来的52%提高到79%,无性系平均单株球果量、出籽率、发芽率,分别提高30.6%、8.12%、4.65%;疏伐后4a内,无性系植株平均胸径、冠幅、单株平均雄球花数、单株平均雌球花数、单株平均结果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未疏伐(对照)的无性系增加2.57倍、1.72倍、2.68倍、3.24倍、2.89倍和1.64倍。  相似文献   

7.
广西马尾松第一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广西马尾松第一代育种群体464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并分析了该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马尾松第一代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9,多态率为1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9;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0,表明该育种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发现,来源于人工林优树无性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高于来源于天然林优树无性系,而天然林优树无性系的近交系数低于人工林优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油桐良种,我院经济林研究室夏逍鸿等同志在金华市东方红林场协作下,根据早实、丰产、抗性和适应性强的育种目标,于一九七九年在省内外选择和收集了67个油桐优树,于一九八○年春在林业部和省林业厅联营的金华东方红林场油桐良种繁育基地设置子代测定。经连续六年(其中五年结果期)对其生育性状的观察研究,从中评选出1号、67号、73  相似文献   

9.
锥栗采穗圃无性系测定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结实期内锥栗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观察 ,经统计分析表明 ,调查性状无性系间有极显著差异 ,其中高产无性系是低产无性系产量的 11倍 ;用坐标法对锥栗无性系的丰产特性进行划分 ,从中筛选极高产的 4 0、19、2 4、36、33、14号无性系和高产的 38、2 7、4 5、2 5、17、18、2 3、5 8、30、2 6号无性系。对锥栗 15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算 ,表明在产量差异中 ,遗传性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 ,从优树无性系中进行“优中选优”能产生显著效果 ,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最大的东方杉成年片林、大胸径散生大树、水湿地群落和2~3年生的东方杉幼树为材料,对东方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无性系构建和筛选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田间观察、比较和评价,初步选出了11个具有特色的东方杉优树无性系,其中7个为速生优树无性系,3个为耐碱优树无性系,1个为景观优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来自17个产地的170个木荷优树无性系,分析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和性状间及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基于13个性状对参试无性系产地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木荷优树无性系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均呈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变异最大26.6%,叶平均宽变异最小10.17%,说明木荷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具有较好的改良基础。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43.24%,处于中等分化水平,产地内变异(31.42%)大于产地间变异(25.05%),生长性状变异是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高径生长量较大的优树无性系其树干通直、枝下高大且分枝较粗,而与最大分枝角相互独立,叶片大和叶形宽圆的无性系可能生长更快。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表明,生长性状呈纬向变异,南部地区速生性较强;形质性状和叶片性状为呈经向变异,东部地区树干通直度相对较低,最大分枝角较大,叶片短小且宽圆。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枝下高、冠幅是生长性状中的主要区别性状,而叶面积和叶宽长比是叶片性状的主要区别性状。基于聚类分析将参试的17个木荷优树无性系产地归为4个类型,其中类型Ⅰ和类型Ⅳ的无性系主要分别来自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生长相对缓慢,而类型Ⅱ和类型Ⅲ的无性系主要来自中心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速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省博罗县开展了14个南洋楹优树组培无性系造林测定试验,对比分析其早期生长情况及适应性,筛选出速生稳定性较好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测定林0.5年和1.5年生时的成活率分别为94.3%和84.2%;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5年生平均树高5.83 m、胸径6.67 cm、材积0.011 7 m3,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达到0.7以上;初步筛选出无性系161、160、176、171、238,平均保存率为88.00%,与对照(CK)相比较,可获得材积选择增益为28.18%~68.18%。  相似文献   

13.
以保存于安吉县龙山林场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39个无患子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种实各表型性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相关性,并计算苗高和地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筛选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性状间差异显著,种实质量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形态性状,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大于种实质量性状。种实各表型性状间、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实各表型性状与子代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子代苗高与地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96.09%和93.23%,以1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9.97%、27.51%,以20%入选率选择时,子代苗高和地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高达35.10%、25.59%。无患子优树无性系种实表型及子代生长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但两者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根据子代生长性状差异以及遗传增益估算,选择出子代生长表现优良的优树无性系为SM322号、SM36号、SM331号、SM312号。  相似文献   

14.
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的初级系比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个无性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于对照(已鉴定高产无性系“24-2”),3a平均鲜果年产量5.22kg/株;另外7个无性系枝节生长密集,树冠开张,株结果节数多,果丛大,产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34个木麻黄优树家系17年生的子代测定林进行选优,筛选出优良单株46株,其中无性系龙7-18在水培无性繁殖出根率、抗青枯病能力和收集圃生长量等指标均表现最好。研究了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在平潭4 a的造林试验结果,该无性系表现出良好的抗逆特性和生长特性,4年生保存率高达87.8%,树高和胸径生长平均值是目前使用无性系(对照)的1.11和1.10倍。木麻黄无性系龙7-18可以作为抗病优良品系在平潭县沿海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南油桐生产,当前单产低而不稳是急须解决的问题.由于三年桐是异花授粉,自然杂交率高,后代变异大;加上历年采用播种造林,而形成现有桐林种性混杂,劣株低产树多,产量悬殊.如西峡县蛇尾公社,共有结果桐树180万株,最高年产桐子201万斤,株平1.1斤,而本公社十亩地大队选出一株油桐优树,连续三年平均产桐子86.4斤,产量相差56.7倍.  相似文献   

17.
生物原料树种油桐选优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田县是湖北省的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主产地之一,但其品种混杂、良莠不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优树选择。试验从当地主栽的地方品种小米桐(V.fordii Hemsl cv.Xiaomitong)、大米桐(V.fordii Hemsl cv.Damitong)、葡萄桐(V.fordii Hemsl cv.Putaotong)中选出了12株油桐复选入围优树,并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能力等方面考虑,12号、27号、37号单株在决选时成为优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87—1988年观察表明,位于吉木萨尔县城北的钻天榆×新疆白榆杂种种子园的4个母本和10个父本无性系,系内雌雄花多数同步2—3天,系间雌雄花同步3—2天。不同年份测定表明,钻天榆无性系自花授粉可育率平均为9.2%,各无性系间单株授粉可育率为5.9%,而自由授粉(包括接受新疆白榆花粉)可育率为95.0%;新疆白榆无性系间单株授粉可育率为2.13%—2.75%,而以三株白榆优树的混合花粉对钻天榆优树授粉,4个授粉组合干均可育率达71.58%,高者达88.24%。  相似文献   

19.
秦仲1-4号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出了杜仲优良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杜仲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以有效成分为首选指标,结合生长量指标,并参考抗性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通过优良无性系区域栽培试验终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秦种1-4号.  相似文献   

20.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经扦插繁殖无性系化,对其1 a生苗木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长、脉左宽/叶宽、宽基距/叶长、叶片厚及叶尖角等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6个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4~24.3,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变异主要体现在叶长与叶宽性状,其次为叶最宽处在叶片的位置;基于欧氏距离聚类的结果将滇杨52株优树在1.5阈值处聚为4类,且优树无性系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