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脱毒马铃薯小型化种薯生产中控制种薯大小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种植条件下.单株块茎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区块茎数量以株行距为7 cm×7 cm最多,平均块茎质量为11.1 g;小区总产量以株行距为15 cm×15 cm最高,平均块茎质量为21.9 g.冀中南地区用微型薯繁殖脱毒原种时,株行距可以密植到7 cm×7 cm,获得更多的块茎数量;适宜的种薯繁殖栽培密度为株行距15 cm×15 cm,以获得最高的种薯产量.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2015,(Z1):53
<正>五十年的科研成果一百年的信誉承诺我院是吉林省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设立单位,具备先进的脱毒种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专业人员。依托先进的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技术,拥有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的周年生产体系、完善的脱毒种薯3级繁育体系、健全的种薯质量保证体系、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年产脱毒苗100-200万株,零代脱毒薯100万粒,一、二级脱毒种薯1000吨。  相似文献   

3.
栽培密度、整枝方式及种薯大小对菊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确定菊薯栽培过程中密度、整枝方式、种薯大小对其产量的影响,特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北部地区栽培菊薯,密度为1300株/667m2,放任整枝,种薯为25g/块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北是全国马铃薯五大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近30万公顷,其中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到10万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千克左右,增产增值效益显著。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榆林大地种业公司联合组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工厂,具备年产试管苗15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2000万粒,基本满足现有脱毒种薯种植面积。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以保证及扩大脱毒薯面积,应加大现有的原原种工厂化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荷兰15'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膜避温1带2行大小垄种植模式,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各设置30 cm×70 cm、24 cm×70 cm、18 cm×70 cm 3个不同种植密度,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各密度比切块播种提前出苗1~3 d;株高、茎粗此切块播种的小,但单株主茎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比切块播种的大;整薯播种的单株结薯数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26.57%。整薯播种的鲜薯产量均高于切块播种,且整薯播种的3个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切块播种,比同密度切块播种的产量分别高出44.5%、27.1%、24.5%。整薯播种密度30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显著高于整薯播种密度18 cm×70 cm、茅块播种密度30 cm×70 cm、18 cm×70 cm,整薯播种密度24 cm×70 cm与茅块播种密度24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塑料大棚山药珠芽快繁种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凉山药的繁殖效率,研究了塑料大棚条件下山药珠芽不同栽培密度对当年形成的种薯的茎鲜质量、珠芽质量、种薯横径、单薯质量、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珠芽较露地栽培能提早出苗12 d;珠芽栽培密度对山药种薯生育期无明显影响;珠芽栽培密度越大,种薯的单质量下降越明显(f=0.631**);合理的栽培密度为...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实生种子和种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马铃薯实生种子和种薯的区别马铃薯是茄科植物 ,通常是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的 ,所有播种用的马铃薯块茎被统称作种薯。根据来源的不同、质量的好坏 ,种薯又细分为原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等级别。马铃薯除了可以无性繁殖 ,也可以有性繁殖。它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异花授粉率在 0 .5%左右 ,授粉后产生浆果 ,浆果中的种子称为马铃薯实生种子。马铃薯实生种子很小 ,一般千粒重只有 0 .5~ 0 .6g。形状扁平、近圆形或卵圆形。种皮浅褐色 ,密布茸毛。使用马铃薯种薯和实生种子都可以繁殖马铃薯 ,但目前大部分农户采用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小薯雾培结薯特点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草炭+ 蛭石双层基质无土栽培和自动控制槽式喷雾栽培两种模式进行马铃薯脱毒小薯结薯数量及小薯质量分布比较, 同期定植, 结果表明70 d 生长期内前者每株匍匐茎数量为15 条, 膨大成薯5. 7 个, 后者匍匐茎数量为97 条, 膨大成薯76 个, 分别是前者的6. 5 倍和13. 3 倍。槽式雾培较基质无土栽培可显著提高脱毒小薯的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15,(4):53
<正>五十年的科研成果一百年的信誉承诺我院是吉林省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设立单位,具备先进的脱毒种薯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专业人员。依托先进的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技术,拥有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栽培工厂化的周年生产体系、完善的脱毒种薯3级繁育体系、健全的种薯质量保证体系、稳定的良种生产基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荷兰15’原种一级为试验种植材料,探讨6种种植密度对马铃薯‘荷兰15’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5 29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最高,每667 m2分别为2 858.4 kg和2 581.4 kg。其中,5 29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极显著高于密度3 180、3 530、3 970株/667 m2,显著高于密度4 540株/667 m2,与6 350株/667 m2的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商品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密度3 180、3 530株/667 m2,显著高于密度3 970/667 m2,与4 540、6 350株/667 m2的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每667 m2纯收入经济效益最高,为1 466.5元,比3 180、3 530、3 970、4 540和6 350株/667 m2分别增效549.6、354.3、266、166.5和278.6元。综合考虑,马铃薯‘荷兰1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 290株/667 m2,该密度的块茎产量与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在设施条件下,天津地区早春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繁育,通过适当的设施改造、充足的栽前准备、适龄壮苗、适时定植、合理的密度、有效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分级和贮藏,可以获得良好的产量和高标准的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2.
天薯11号是以天薯7号为母本,以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35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块茎数4.8个,平均单薯质量130 g,大中薯率81.6 %。每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扦插方式对生产微型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苗网室扦插方式是影响试管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扦插密度是原原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试验采用不同扦插方式及扦插密度进行微型薯扩繁,结果显示:采用镊子扦插,在密度5 cm×5 cm时,能显著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和微型薯产量,达到降低微型薯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处理组合为繁育微型种薯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钾量和种植密度对保护地马铃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薯三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露地冬种马铃薯不同施钾量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3B1处理(钾0.540kg/小区、株行距20cm×50cm)马铃薯产量最高、商品薯个数最多、商品薯最重、商品薯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栽培密度和施钾量与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呈正相关,与马铃薯的物候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天薯15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19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黄色,薯肉淡黄色,芽眼浅。单株结薯4.4个,平均单薯质量92.2 g,商品率89.8%。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质对水培脱毒马铃薯光合与结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蓝、红蓝(7︰1)、红蓝(5︰1)和白光5种光质LED灯作为光源,其中白光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水培脱毒马铃薯植株叶片发育、叶片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蓝光(5︰1)处理条件下,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前期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气孔导度(Gs)均高于其他处理,P_n、Φ_(PSⅡ)、q_P、和ETR等显著高于白光处理,块茎形成和膨大最快。且定植60 d时叶绿素含量下降,P_n和PSⅡ活性中心开放程度显著下降,成熟期提前,微型薯产量和成薯率最高。在单色红光处理下,植株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G_s、P_n、F_v/F_o、Φ_(PSⅡ)和q_P下降,NPQ升高,块茎的形成和膨大缓慢,产量最低。在单色蓝光处理下前期叶片生长较快,块茎形成早,但不利于匍匐茎的形成,并引起叶片早衰,制约了块茎产量的提高。基于上述结果,光质调控前期可增加红光比例,诱导匍匐茎形成,后期增加蓝光比例,促进块茎形成和膨大,提高块茎的数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垦彩薯2号是以2008-15为母本,以MD04-7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3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玫瑰红色,芽眼中等,花青素含量1623.7 mg · kg-1,干物质含量15.40%,淀粉含量7.4%,粗蛋白含量1.52%,还原糖含量0.16%,VC含量118.0 mg · kg-1(FW);单株结薯数3~5个,平均单薯质量153.2 g,大中薯(>75 g)率76.31%,每667 m~2产量1500 kg左右;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晚疫病,适于黑龙江省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种薯是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繁育马铃薯种苗,经逐代繁育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用于商品薯的种薯.延庆农科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培育、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可以增产30%~50%,高产地块可达100%.目前推广品种有:费乌瑞特(早熟)、大西洋(中熟)、中薯3号(早熟).通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除了提高单产以外更加注重有机马铃薯的生产,累计推广1 000 t种薯.生产出安全、优质、无污染又营养的马铃薯商品薯2.5万t,并达到了有机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色素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素辣椒‘040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种植密度(82 500、67 500、52 500株·hm-2)不同行距配置(70cm+50cm、60cm+60cm、80cm+40cm),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色素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行距配置均显著影响色素辣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均增加,而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逐渐减小,青果数和落果率增加,单株商品果数减少,但是较高的有效公顷株数足以弥补它的劣势,所以密度为82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平均为7 201.40kg·hm-2;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配置时大小行种植比等行距更有利于获得高产,在3个密度下80cm+40cm行距配置的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功能叶的Pn、Gs和Tr以及单株商品果数均高于其它2个行距配置,产量为最高。因此,82 500株·hm-2种植密度、80cm+40cm行距配置为色素辣椒最佳栽培方式,群体增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组织培养脱毒苗生产的无病毒种薯。它是目前世界上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提高种薯质量、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一项根本性增产措施。从1993年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下,丹凤县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