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优质、抗逆、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填补了我国在饲用甜菜育种领域的空白。甜饲1号生物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黄化病和白粉病,抗盐碱、耐瘠薄,平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畜草失衡,机械化、规模化发展饲用甜菜提供理论依据。对5个不同基因型饲用甜菜品种生长指标及根体产量和锤度进行动态研究,并对根体产量和锤度与8个主要指标进行灰色相关度分析。结果表明:叶柄厚度和产量是影响锤度的主导因素;株高和幼苗百株重是饲用甜菜产量的主导因素;叶片数作为饲用甜菜一项重要指标,他不仅影响根体锤度,也影响根体的产量。多倍体品种在改良饲用甜菜苗期抗逆性和提高根体含糖量过程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饲用3号’综合指标表现较为突出,并且产量在参试品种中位居第一(12034.56 kg/亩),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饲用甜菜是栽培甜菜变种之一,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多汁、营养丰富等优良特性。饲用甜菜耐盐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疆各地区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陈文庆 《种子科技》2012,30(2):25-26
优质、抗逆、饲用甜菜Beta vulgaris var.新品种甜饲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在饲用甜菜育种领域的空白。甜饲1号生物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抗盐碱,耐瘠薄,平均每亩根产量7516.5 kg,茎叶产量5600.0 kg,含糖率6.6%。根体中干物质含量13.37%,粗纤维10.1%,粗脂肪2.69%,是品质较好的新型多汁饲料作物;适口性良好,且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推广种植。本文在多年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甜饲1号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转基因饲用甜菜种子及其幼苗试验,研究了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胁迫解除后种子的效应,为盐土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转基因饲用甜菜种子萌发的适宜Nacl浓度为50。150mmol/L,其中100mmoL/L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与对照相比高6.78%。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延迟,萌发率也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盐胁迫解除后,种子萌芽迅速,萌芽率提高,整齐度增加。转基因饲用甜菜幼苗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表现出的反应不同,高盐胁迫对抑制幼根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甜菜蔗糖代谢两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甜菜品种蔗糖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机制,以糖用甜菜(高糖)和饲用甜菜(丰产)为试验对象,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叶片、叶柄和块根中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叶柄和块根中存在蔗糖合成与降解过程,不同类型甜菜在生长期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存在差别,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块根中蔗糖的代谢强度高于叶片和叶柄,糖用甜菜两种酶活性高于饲用甜菜,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是品种特性,可用于甜菜的选种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杭锦后旗通过对两个大面积种植的优质小麦15-1106与永良4号麦后复种玉米、莜麦、饲用甜菜、谷子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此技术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栽培的甜菜不只始于地中海地区,而且也来源于中东、大西洋和其它一些地区。据传,约2500年前中国就已经把野生甜菜的绿叶和块根用作蔬菜进行栽培了。 18世纪末,人们根据甜菜的不同用途,把甜菜分为糖用甜菜、饲用甜菜、食用甜菜和叶用甜菜等四类。  相似文献   

9.
玉米具有粮食和饲料兼用的特点,青贮玉米通过乳酸菌作用,菌体蛋白增加20%-30%,营养价值提高30%-35%。1kg玉米青贮后的营养价值相当于0.22-0.25个饲料单位,或相当于0.4kg优质干草,远高于马铃薯、饲用甜菜、苜蓿、三叶草、饲用大麦等饲料作物。同时秸秆变软、变熟、易消化,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10.
@@新甜饲4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的多粒饲用甜菜雄性不育杂交种。该品种经品质分析和抗病鉴定,含水分83.3%、钙0.15%、蛋白质8.0%、粗纤维3.8%、粗脂肪0.5%、总磷0.06%,营养丰富,易于牲畜消化吸收;耐甜菜丛根病,抗根腐病和白粉病。由于新甜饲4号丰产性突出,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新疆伊犁、奇台、石河子、塔城等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