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农民成为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农民成为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做到:第一、在政治上尊重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第二、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和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主体;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新农村的各个关键环节中,人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好、培育好农民,全面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富裕农民,农民要富裕,必须走一条靠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靠科技走向富裕的新路。文章通过农业高校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途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了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可行性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农民的主体作用,清楚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要让广大农民明白,自已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在“十一五”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在研读了相关的文件、措施后,结合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明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二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就业、教育、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上建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的社会制度,搭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公平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两项重大任务,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并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不竭的资金来源和牢固的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抉择,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良好的物质与社会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其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苑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12-13,41
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改造传统农民,使之成为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新品质的现代劳动者。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开展技能培训,推进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增强民主法制观念,营造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乡、村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党在新时期的政策的透彻理解显得非常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把解决农民群众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现实问题作为着力点;必须站在一个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有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还要有一种紧迫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45-24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把知民意、化民忧、解民愁、暖民心作为日常性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有利因素,鼓励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阐述人本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笔者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要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要加强农村保障体制和组织化程度建设,要重视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导地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地位,这样才能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培育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民的教育问题,解决当前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和谐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农村具有社会主义的新貌;要引进人才、科技、资金等有利因素,给农村的发展赋予新的力量;要破除旧的城乡二元体制,建立新的城乡管理体制;要培养出新型的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其在自身的完善中改造农村、发展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农村发展而言,农民既是受益主体,也是创造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农民土地问题。处理农民土地问题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征地制度改革问题;土地市场问题;农民宅基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新农村建设不能只顾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城郊休闲农业集娱乐、旅游、生态于一体,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主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理念更新是前提 1、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也是要实现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在工作目标的制订、过程的实施、结果的评估中自觉地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点而贯穿始终,要通过农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农民多办实事,为群众送上一份党的关怀,向农民展示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关键;而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塑造新型农民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塑造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及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原因,提出了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应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建设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本文以此为思路,对我国农民素质现状进行说明,并分析了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接着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民培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即大力发展农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一些地方对建设新农村产生了片面的理解,把新农村建设单纯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其实不然,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农民最需要的项目着手,并基于农民自愿的原则,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农业政策,其主要目标都必须建立在提高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