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喜草育苗试验初报刘柏根(江西省宁都县水保技术推广站,342891)何芳杆,梅宗焕(江西省宁都县水土保持局)百喜草是世界著名的水土保持植物,还具饲肥兼用、大地绿化、制草免耕等多方面的用途。百喜草原产于拉丁美洲,19l3年引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相似文献   

2.
百喜草     
百喜草百喜草(PaspalumnotatunFlugge)是禾本科植物,它具有分蘖力强、繁殖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快、产草量高、营养丰富等优点,被誉为“肥饲草”、“免耕草”。百喜草原产拉丁美洲,1963年台湾从美国引进,近年江西宜春等地从台湾引...  相似文献   

3.
百喜草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刘柏根,梅宗焕(江西省宁都县水土保持局,342800)百喜草是台湾水土保持专家廖绵博士通过长期试验从几百种草中精心选育出来的一种多用型优良草种。1992年我县从台湾引进种植,获得了成功。几年来的试种表明,百喜草是一种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百喜草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百喜草在水土流失山地夏季育苗的生长情况,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百喜草种子发芽情况、生长动态、抗逆性、鲜草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凤梨山边沟结合种植百喜草保持水土效果观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香根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香根草[Vitveria Zizanioides (L.)Nash]属禾本科多年丛生植物,具有适应性广易繁殖、生长快、根系发达、耐早耐瘠薄等特点。 香根草植物篱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新技术,即在坡耕地上把香根草种植成宽约0.3~0.5米连续的等高草带,相邻篱间为农田。植物篱如同透水的挡坝,当坡面径流通过该篱时流速降低,侵蚀能力减弱,径流携带的  相似文献   

8.
百喜草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百喜草的抗逆性和广泛适应性,到江西省营造绿色坡地农业生产体系中。对百喜草试验基地的建立和水土保持效果给予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百喜草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将其种植于果园,并与常年种植的黄花菜和花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百喜草能迅速生长并覆盖地面,保土、抗旱、防涝的效果明显,同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改善果树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百喜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查喜草的持性进行分析,其营养丰富,抗逆性好,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耐割再生性能好,腐解特征表现出有早于腐殖质只累的特点,对土壤有培肥效果,能提高土壤肥力,可促进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同时其根系能促进自生固氮菌的繁殖,百喜草是一种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兼绿肥。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三峡库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三峡库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示范区建设的三大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示范区下一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5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增强土壤抗侵蚀效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考察了三峡库区嘉陵江岸5种耐水淹植物的根系在土壤表层(0-30 cm)的分布特征,从抗冲性和抗蚀性两个方面明确了它们对土壤抗侵蚀的增强效能,并对其根长密度(RLD,root length density)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牛鞭草和野古草的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上表层(0-10 cm),荻根系生物量在土壤表层分布比较均匀;(2)狗牙根、牛鞭草和野古草的RLD及D(直径)≤1 mm RLD在土壤上表层分布较多,荻和空心莲子草的RLD及D≤1 mm RLD在上、中表层(10-20 cm)之间无显著差异;(3)5种耐水淹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都有显著的增强效应;(4)土壤抗冲性增强值,抗蚀性增强系数与5种耐水淹植物的RLD及D≤1 mm RLD关系密切,符合线性回归。结果表明,5种耐水淹植物均能在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中发挥较强的抗侵蚀效应,其中荻的增强效应最明显;RLD,特别是D≤1 mm RLD能很好地表征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增强效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质体本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地质灾害进行真正的评价防治之前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查明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获得大量的信息。主要介绍了如何将地质灾害评价防治时所获得的大量多元化信息进行规划管理及应用,快速、高效、合理地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主要包括了建立一套适合于地质灾害评价的地质灾害多元信息获取与采集技术方法标准,编码体系,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标准、图层划分、建库工作流程。以地质灾害多元信息管理为理论和实施的技术基础,以ArcGIS为平台,开发一套集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图形编集、空间模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成果图形生成及输出和信息发布为一体"三峡库区塌岸信息管理与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理论和开发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0-40cm土层3个层次12个土壤样品,通过计算和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说明三峡库区中性紫色土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性紫色土土壤剖面(0-40cm)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值介于2.638~2.674之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D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D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林地〈果园〈菜地〈水田;D值与土壤粘粒(〈0.002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粉粒(0.002~0.05mm)体积百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强,而与砂粒(〉0.05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特征,探寻在生态敏感脆弱带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且剖析了利用各种政策,有效引导、激励、调控等经济发展行为以及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推动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分析,以期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为水土流失预报及水土保持措施科学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内13个雨量站41 a 日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侵蚀力简易模型,分析了该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在软件 ArcGIS 10.2支持下,探讨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大宁河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7245.55 MJ ? mm/(hm2? h ? a),它在空间上与流域降雨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由东、西向流域中部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南北差异较小;最大和最小降雨侵蚀力分别位于流域西北部的建楼站和南部的巫山站;降雨侵蚀力多年变化范围为3619.55~11109.14 MJ ? mm/(hm2? h ? a)。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集中程度高,4—10月占全年的95%。[结论]大宁河流域降雨侵蚀力和降雨变化年内分配一致,侵蚀力时空特征除与流域降雨量分布密切相关外,还与区域降雨格局及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成库初期丰水期水环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3年9月8~15日三峡水库成库后,利用航测的方法对三峡水库11个点位的部分水环境化学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金属及非金属离子浓度比成库前普遍增高。阳离子以钙为主,阴离子以硫酸根为主;重金属中Pb、Cd含量高,各点位平均值仅能达到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其余重金属浓度均优于Ⅱ级标准。调查区域营养盐浓度较高,其中TN各监测点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成库后叶绿素a含量增加显著,变化范围在1.58~7.35mg/m^3,平均浓度为4.69mg/m^3,但水库区域水体总体上处于中营养水平。利用系统聚类方法,水环境化学指标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种植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农业经济效益最优和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的双重目标,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种植业结构和清洁农业生产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种植业发展优化设计,得到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作物净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路径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粮食生产用地应保持约119.16×104 hm2,蔬菜用地保持约33.25×104 hm2,烟草、水果、茶用地应维持在17.05×104 hm2;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应逐渐缩减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增加烟草、蔬菜、水果和茶的种植面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扩大水稻、小麦、油料作物、玉米和大豆等种植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倡蔬菜有机种植。通过这些措施,才能达到农业面源径流氮磷损失量减少30%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农业面源污控制、农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小流域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三峡库区小流域缩微模型,分别进行了3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 mm/h),对小流域产流产沙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场降雨试验的产流量及产沙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产流量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产沙量。产流量在3场降雨过程中均随径流时间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但产沙量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在各场次降雨下,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呈线性函数规律变化。3场降雨产流的含沙量均呈波动形式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地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内选定3种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基于2007—2009年连续3a的观测,对退耕还林林地水文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2%~11.5%,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69.1%~162.6%,平均可增加饱和蓄水量42.5%,非毛管蓄水量221.4%;(2)各退耕还林模式A层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在2.73~4.74mm/min和1.30~2.96mm/min,与对照相比A层土壤渗透性能差异不大,B层土壤初渗及稳渗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0.85~5.21倍和3.33~6.83倍,在0.14~0.87mm/min和0.06~0.47mm/min间变动;(3)各退耕还林模式年均径流深为13.21~22.38mm,较农耕地减少74.7%~57.3%,各退耕模式土壤侵蚀模数在137.1~331.1t/(km2.a),较对照减少92.4%~8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