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总结人类认识、利用真菌的历史出发,提出了“菌物”的概念。对运用新技术在病原真菌的研究的进展、菌物物种的多样性等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植物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最主要的病原体。根据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转移和染色体转移进行了探讨,以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为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的昆虫病原真菌种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为昆虫病原真菌的开发利用及川西高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川西高原13个不同海拔区域土壤总DNA为研究材料,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测序得到有效数据,分析土壤样品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其与海拔梯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在每个海拔样品中的共同占比超过69%,占绝对优势;从属水平分布来看,各样品间的差异显著,最优势属均有不同。2)在13个土壤样品中检测到的昆虫病原真菌分属于肉座菌目3个科的18个属,其中麦角菌科的优势属为绿僵菌属,虫草科的优势属为棒束孢属与虫草属,线虫草科的优势属在不同的样品中存在差异。3)虫草科的虫草属与棒束孢属的种类丰度在肉座菌目中的占比分别在4 300与3 700 m时达到2个顶峰。【结论】川西高原病原真菌种类丰富,在不同海拔其丰度存在差异。昆虫病原真菌主要集中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的 3个科,其中虫草科的变化差异最为明显:虫草属集中在海拔3 400~4 300 m,而棒束孢集中在海拔3 400~3 700 m。说明在海拔3 400~4 300 m的范围内虫草菌科真菌相对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害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害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方法,包括病死虫体的收集、处理、保存;病原真菌的分离、提纯;病原真菌致病性的试验、优良菌株的筛选;病原真菌的鉴定、复壮、贮藏等。  相似文献   

7.
<正> 粉孢属寄生在高等植物上,营养菌丝表生、繁茂、有隔膜、分枝、匍匐或蔓生,在寄主表皮细胞内产生裂片状吸器。分生孢子梗直立,大多数单生,产生向基的分生孢子链,近顶部具有一个有生殖力的即分生组织区。分生孢子原始体链由上而下逐步成熟时,与分生孢子梗不易觉察地逐步连接起来。分生孢子顶生、大、卵形或椭园形,透明或发亮,无隔。 这一属的真菌通称为白粉菌。有有性世代的属于白粉菌科(Erysiphaceae)。  相似文献   

8.
林木病原真菌的群体分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重组、突变、迁移与基因流动以及选择等方面探讨了林木病原菌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动因,从表型观察,致病力和抗药力等特性的人工选择、营养体亲和性测定以及同 产分析和DNA分析RFLP、RAPD、AFLP、RAMS)等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几方面讨论了研究林木病原菌群体分化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并着重论述了RAPD技术在林木病真菌群体分化研究(如病原真菌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与进化、致病性检测与流行性分析中的应  相似文献   

9.
杨树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其致病病原菌包括真菌和细菌,世界上报道的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超10种。以北京市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等5个区共10个苗圃基地的杨树树苗为调查对象,对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杨树苗圃溃疡病进行了调查,分离了其主要病原真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发病病症特征及发生规律,并对杨树真菌性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广的树种之一。遗传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研究杨属遗传多样性对其基因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杨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即从表型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及DNA多样性4个方面分析了杨属植物派、种、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并根据当前研究现状,提出我国今后杨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州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为减少病害危害保证产品质量,对其野生猕猴桃和红心猕猴桃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野生猕猴桃(wild species of Actinidia chinensis)和红心猕猴桃(cultivated species ...  相似文献   

12.
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真菌能引起多种植物病害,也是橡胶麻点病的病原。本文为该属病原体的描述,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济林植物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在植物病害中.约有70%~80%是由真菌引起的.已有不少学者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作了深入的研究.为给生产实践中鉴定植物病原真菌提供参考,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这三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真菌分类鉴定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Ⅰ、导言大多数昆虫病原真菌属半知菌。已知大约有30个属含有一种或多种真菌能感染昆虫。它们的分类较混乱,误名和乱用学名也常有发生。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见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的检索表,并列出了含有一种或多种昆虫病原真菌属的名录。对昆虫的致病性未被证实的一些属,如青霉,茎点霉(Phoma),或鉴定值得怀疑的分类单位则被略去。第Ⅶ部份介绍了一些真菌学术语。  相似文献   

15.
竹焦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竹焦油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竹焦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用GC/MS法分离鉴定竹焦油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竹焦油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对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菌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竹焦油具有使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形态异常、氧呼吸减弱的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竹焦油中酚类物质相对含量高达72.491%。  相似文献   

16.
黑团孢簇(Periconia Tode exFr)能使多种热带作物发生病害;它不仅为害橡胶和木薯,而且为害高梁等禾本科作物。目前广西、云南的橡胶树均有黑团孢属叶斑病发生,轻者引起胶苗和大树冬梢落叶及梢枯;重者发生枝枯或胶苗死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世界各地黑团孢簇病害的研究结果,对认识和防治此病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贾春生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3):32-33,36
采用1 0×107conidia·ml-1孢子悬浮液浸染方法,从白僵菌和绿僵菌的10个菌中筛选出1株杀虫活性较高的僵菌Ma01菌株,它对荔枝蝽成虫的感染致死率达73 3%。同时野外杀虫活性试验表明,利用2 0×108conidia·ml-1也取得了明显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属中最早(1912年)成功利用杂种优势的是英国人那利(Henry)教授。他用卡洛林杨与毛果杨杂交培育出了格氏杨(Populus genry);沙柯梅季博士(1925年)在美国南部获得了加拿大杨与黑杨杂交的一个变种(P·Vat stelld)的杂种,经五个月的培育高达3.5米;苏联选种家雅布海柯夫用山杨和新疆杨杂交育出雅布海柯夫杨(1938年,P·Jablokowa Jabl),七年高达8.4米胸径7.8厘米;意大利经过几十年选育的欧美杨Ⅰ—214,12年生胸径72厘米,广为引种栽植;苏联、匈牙利、波兰三国林学家长期合作,以胡杨与其它多种杨树杂交育出的和平树,一年生高4.5米,耐沙漠气候。我国叶培忠教授1946年开始研究杨树良种选育工作,1958年以来与南京植物所合作育出“南林杨”、“赛山杨”、“小意杨”等优  相似文献   

19.
对宁夏、陕西、甘肃的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河北的落叶松锉叶蜂P.laricis和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山西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陕西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云南的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 xiangyunicus和南华松叶蜂D.nanhuaensis的幼虫及茧期病原真菌调查统计,并从以上虫茧中分离出真菌13株,初步鉴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8株、布氏白僵菌B.brongniatii 4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1株。选取5株白僵菌以3龄月季叶蜂为试虫进行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0×108孢子/mL菌液对试虫有致死作用,校正死亡率69.5%~91%。  相似文献   

20.
调查鉴定了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上4种真菌病害及其病原菌,分别是:麻疯树叶斑病(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其病原为油桐叶斑球壳菌(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麻疯树白粉病(Oidium leucoconium),其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麻疯树赤枯病(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其病原为异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麻疯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其病原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对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作了描述,并提出了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清除病叶病果,药剂防治和种植抗病品种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