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根据Shimen株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猪瘟病毒RT-PCR-RFLP检测方法;对2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山东8株流行野毒株和2株疫苗株PCR产物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验证上述方法。结果RT-PCR扩增片段为825bp,产物经RFLP分析,野毒株的PCR产物能被ApaⅠ酶切为322bp和503bp 2个片段,兔化弱毒疫苗株则不能被酶切,检测出RNA的最低浓度为0.028 6μg.mL-1;8株流行野毒株都含GGGCCC序列(ApaⅠ酶切位点),2株疫苗株相应序列为GAGCCC,不能被ApaⅠ酶切;8株流行野毒株属于基因2群,2株疫苗株与HCLV遗传关系近,为基因1群。建立了可鉴别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RFLP检测方法,为猪瘟的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克隆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终点稀释单细胞微量培养法对中国株猪瘟哆化弱毒(C株)进行克隆,获10个克隆株;保持原C株的免疫原性和其他优良特性;在某些方面并有所提高。随机取6号克隆毒(C6)进行系列试验,结果表明:(1)对牛睾丸细胞敏感,共收毒批次和合格批次为15/19(79.9%)(2)用兔增殖毒共归兔64只,发率为90.6%,用睾丸细胞增殖毒对38只兔热反应率为89.47%,(3)按“规程”安检和增大一倍量对猪均无不良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 RT-PCR方法 ,从我国 1 0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 2 3个猪瘟病毒 ( CSFV)流行毒株中 ,扩增了CSFV E2基因中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对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计算机分析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确定了它们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2 3个流行毒株中的 1 8株属基因 群 ,占 78.2 6%;另外 5个流行株与传统石门强毒、兔化弱毒株属基因 群 ,占 2 1 .74 %。两群间测序区的核酸同源性只有 78.90 %。此外 ,根据序列差异程度 ,将基因 群流行株分为 3个亚群 ,各基因群 CSFV在地域分布上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征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的 CSFV毒株与传统的石门强毒和疫苗用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以及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株在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猪瘟病毒黑龙江流行株E2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病毒性传染病,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了温和、非典型性猪瘟。究其原因,可能与CSFV出现了新的变异株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给CSF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养猪场现阶段猪瘟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比较该毒株与疫苗株之间核苷酸序列上的差异,从而为猪瘟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1.1疑似猪瘟病料采自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绥化、牡丹江、…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猪瘟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动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疫苗免疫一直是控制猪瘟最为有效的方法,尽管我们培育出了享誉世界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但疫苗生产工艺一直是困扰我国猪瘟疫苗质量的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潜心攻关,我国成功的研究出了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猪瘟疫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疫苗质量,为我国完全控制以至消灭猪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2批猪瘟兔化毒睾丸细胞苗分别来自两家兽医生物药品厂,各分别免疫接种猪只,随后以5株猪瘟病毒野毒分别攻击,疫苗接种猪完全存活,对照猪完全死亡。此5株野毒分离自国内不同地区,并皆已经过细致的鉴定,以免疫荧光技术对猪扁桃体进行了活体检查,各对照猪材料上能在攻击后一周时出现病毒,而疫苗接种猪在整个观察期间未出现病毒,据此,显然可见猪瘟兔化毒细胞苗在预防国内猪瘟上极有效力  相似文献   

7.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疫苗病毒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GenBank登录的25株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其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设计1对针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片段为245 bp,且不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以及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16份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02拷贝/μL的总RNA即能得到特异性扩增,在107~102拷贝/μL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扩增曲线,并与兔体定型热反应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法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望取代传统的兔热法用于猪瘟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效价测定及指导疫苗的配制,也为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9.
以聚乙二醇(PEG,MW6000)沉淀法部分纯化的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SFV-C)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制备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筛选出9株对SFV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它们产生的McAb仅对SFV-C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SFV-S及BV DV Oregon株不发生反应.相加试验表明,9个McAb分别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的McAb均不具有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的猪瘟病毒强毒和弱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针对猪瘟病毒的通用引物和2条分别针对猪瘟病毒强毒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TaqMan水解探针,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复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将我国大陆流行的不同基因亚群的猪瘟病毒强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完全区分开来,而不与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反应,分别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41.8和81.5个拷贝的病毒RNA,与已建立的复合RT-套式PCR的敏感性相近,两种方法对152份样品检测的符合率达96.9%~100%。通过对8份猪瘟兔化细胞疫苗效价的检测,证实本方法与兔体反应热测定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的定量和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11.
对12批猪瘟活疫苗中的猪瘟兔化弱毒病毒,以RT-PCR获得了E2基因的主要编码区的大约250bp大小的节片,在DNAstar上对这些节片的211pb进行了测序,观察到这些节片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性,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有98.1%-100%相同,其中9批完全一致,结果表明猪瘟兔毒疫苗株的分子结构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2.
猪瘟流行毒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T-PCR方法获得16个猪瘟流行毒株、5株弱毒疫苗株和外来的4株猪瘟E2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扩增片断,并对其进行测序,获得659bp含E2基因N段A、B、C、D四区域的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中616bp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ebank中的Alfort、Brescia、HCLV、Shimen等毒株进行比较.结果20株病毒所测序列均为猪瘟E2基因序列,所有毒株碱基替换随机分布于整个序列.部分毒株出现碱基缺失现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流行的毒株不仅与50年代流行的Shimen株、现用的疫苗株距离较远,而且流行毒株呈不同亚群方向演变。本研究所测的20株流行株E2基因N端6个与C端的2个半胱氨酸(Cys)均未发生变异.但其他位点的核甘酸变异与缺失.引起各区的抗原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阳性血清与猪瘟野毒株HeBZJK 1 9 5 、GZGD 1 9 5 、HeBHH 2 9 5 、BJXC 1 9 5 、HeNBY 1 9 6 、BJCY 1 9 6 、BJSY 2 9 6 、BGTX 3 9 6 、HeNXH 2 9 8 、FJFQ 1 9 9 、JL 1 9 4 和标准石门株在PK 1 5 单层细胞上进行中和试验 , 测定了猪瘟病毒抗体在体外对野毒株的中和作用能力。结果表明 , 阳性血清对HeBZJK 1 9 5 、GZGD 1 9 5 、BJSY 2 9 6 、JL 1 9 4 和石门株的中和效价为 1 ∶ 2 5 6 , 对BGTX 3 9 6 株为 1 ∶ 1 2 8 , 对HeBHH 2 9 5 、BJCY 1 9 6 、HeNXH 2 9 8株为 1 ∶ 6 4 , 对BJXC 1 9 5 株为 1 ∶ 1 6 , 对FJFQ 1 9 9 株为 1 ∶ 8 , 对HeNBY 1 9 6 株为 1 ∶ 4 。由此表明 , 对不同毒株血清中和效价不同。另外测定了猪体内免疫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关系。采用 1 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主动免疫没有母源抗体的猪 , 免疫后 1 4 d和 1 9 2 d抗体滴度 < 1 ∶ 1 6 , 攻击野毒HeNXH 2 9 8 株 , 仔猪能够完全保护。采食初乳的 2 组仔猪 , 母源抗体滴度为 < 1 ∶ 1 6 ~ 1 ∶ 6 4 , 分别免疫 2 头份和 4 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扩增了我国南京、成都、吉林3个兽医生物制品厂提供的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C株)的E2基因保护性抗原编码区,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用Sanger′s双脱氧法对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将测得的这3个厂生产的C株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作者实验室测得的国内石门株和国外测得的C株相同区域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不同来源的C株及石门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0.6%~98.9%。  相似文献   

15.
猪瘟野毒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及序列测定对5株猪瘟野毒14个不同代次毒株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核苷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与02号野毒相比,其他4株野毒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0%-99.5%、84.1%-98.6%。遗传衍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毒株被分成2个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又分成2个基因亚组。03、05和22号毒株位于第一基因组,02、06号毒株位于第二基因组。每一个毒株的不同代次毒株均位于同一基因组、同一基因亚组。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猪瘟石门系强毒和C株属于同一组群、同一亚组群。70~80年代分离的4株猪瘟病毒755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25%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90年代分离的9株猪瘟病毒33.3%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66.7%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株中7株和C株在同一组群,其中70~80年代的1株,90年代的6株。其余的6株猪瘟流行毒株均在另一组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材料C-株疫苗的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GPE株与中国的C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而法国的Thiverval株则与中国C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我国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猪瘟野毒混合毒实验室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本所近年来所分离的高、中、低三株不同毒力(HeNXH3.98、JL1.94和FJFQ1.99)的猪瘟野毒混合毒对敏感猪进行实验室感染试验,利用HCFA、RT-PCR及序列测定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头试验猪均在感染后2周发病死亡,表现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1周及2周2头实验感染猪所分离的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完全一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5;与感染毒株序列比较,2头试验感染猪所分离的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与JL1.94株序列完全一致,核苷酸及 在酸同源性均为100%,且基因分群在同一群;而与HeNXH3.98和FJFQ1.99株序列则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在同一基因群或基因亚群,说明在多个猪瘟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敏感猪存在对猪间病毒的优势选择。本试验的条件下3株不同和的猪瘟野毒混合感染以中等毒力毒株JL1.94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18.
猪瘟疫苗超前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旨在确定猪瘟首次免疫的最佳时间:试验中将29只仔猪分为3组分别于吸初乳前1 h、吸初乳时、吸初乳后1 h对仔猪进行猪瘟疫苗注射,利用酶标仪检测免疫后15 h3、0 h、40 h、50h时积各组仔猪体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超前免疫仔猪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