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据报道:最近长春一位养兰人有一株君子兰被人以10万元高价购走,在沈阳一盆小巧漂亮的君子兰也有人要出10万元索取。在辽阳有人投资90万元建造花窖子和购买君子兰,在哈尔滨有位企业家花巨资到鞍山把荣获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的一批君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目前普遍认同的紧平衡是持续政府高强度支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核心观点:1.当前普遍认同的粮食供求紧平衡是存在市场扭曲的假性均衡,实则为不平衡,存在巨大需求缺口。2.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供与求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平衡是常态,平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田杂草处理自应用化学除草剂以来,农药品类更新迭代,新化合物也不断涌现,杂草产生抗性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农户的种植习惯、用药习惯,恶性杂草危害频繁出现新情况等。譬如刺儿菜、田旋花、打碗花、牛繁缕、葎草、麦家公、硬草、早熟禾、棒头 相似文献
6.
7.
8.
正今年的年景不好,大多数零售商都反应行情不如往年,从种子和底肥的使用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往年买一千吨底肥的,今年只有四五百吨的量,普遍缩水一半以上。但是即使如此也没见有零售商放弃农资,转行做别的,说明农资还是能做的。农资好做吗?好做!会做的风生水起。农资难做吗?难做!不会做的惨淡经营。所以,农资主要是看怎么经营!笔者近一个月走访了千余家农资零售店,通过和老一辈农资人交流,总结出以下几种农资经营方法。一、懂技术。现在的农资零售不比当年,自己卖的产品,必须知道成分是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正>当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家庭农场和种植业大户的不断涌现,基层的农资产品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导致相互之间博弈和竞争也更加白热化。目前不少人担心,直接面向农民长期销售农资产品的零售商,由于他们手中产品资源有限,融资渠道不广,可谓势单力薄,有不少零售商担忧自己过不了多久会被淘汰。但笔者 相似文献
14.
在保护地内种植切花菊,生长周期长,对土壤肥力消耗很大,花后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虫害隐患,极易造成第二年大发生,因此一般都主张换茬、轮作或休闲养地。但是如果没有条件轮作,该怎么办呢? 1993年~1995年,我在某花场指导种植切花菊时,就遇到了没有土地可供换茬种植、只能连作的问题。经过努力,我们采用补充肥力和土壤消毒的办法,成功地进行了连作。连作3年后,不仅菊花生产标准没有下降,病害也没有大发生,还减轻了花场的经济负担,受到欢迎。现将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籽粒收获是当今玉米种业界最时髦的概念和话题。任何新上市品种,无论其生育期和产量表现如何,一定要和籽粒收获的概念沾亲带故,都要作籽粒收获的演示,小炒一番。与人工收获相比,机械化籽粒收获的效益十分明显。人工收获667 m2地的玉米,至少需要2个劳动力。以现在的劳动力平均成本计算,每667 m2地成本为260~300元,加上收获后的晾晒和脱粒,收获总成本大概为350元/667 m2以上。采用机械直接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比较双草醚、氟乐灵、乙草胺3种除草剂种在溶液浓度为40μmol/L、60μmol/L、80μmol/L时,采用浸种的加倍方法,分别处理经GT5号诱导系诱导的‘吉甜99’、‘吉甜188’、‘甜玉6号’甜玉米单倍体,选出最适合甜玉米单倍体加倍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对甜玉米单倍体都有明显的加倍效果,不同浓度的药剂加倍效率不同。其中,经双草醚处理的加倍率为3.42%~9.39%,氟乐灵加倍率3.87%~12.34%,乙草胺加倍率为1.85%~9.28%,加倍效果最好的是80μmol/L的氟乐灵处理单倍体‘吉甜99’,加倍率最高可达12.34%。3种浓度的除草剂处理甜玉米单倍体的加倍率均达到显著差异,说明除草剂乙草胺、氟乐灵、双草醚均能有效加倍甜玉米单倍体。从而为提高甜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 日前,一份由某生物技术顾问公司一位名叫Benrook的专家提供的报告说,孟山都公司的农达除草剂最终将会丧失除草效果。由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也表明,尽管生物技术声称使用后将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但使用时间较长以后,种植者们实际上使用的除草剂会较以前更多,因为田间的杂草也将增强对除草剂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第9期刊登了一条五针松生长休眠公式:生长——休眠——生长——休眠,同时,《花卉报》第23期第三版登刊一篇文章亦说五针松在6—8月间停止生长。我以为上述提法不妥。实际上五针松在6—8月不会停止生长或休眠,即使在冬季,五针松也生长,如茎干变粗、白根发放等。 相似文献
19.
20.
《农药市场信息》2014,(27)
<正>(接上期)十、含有二氯吡啶酸的玉米田除草剂田间试验在玉米田,75%二氯吡啶酸SG的推荐用量为105~270克/公顷,在玉米生长期使用,对玉米安全,不会造成药害。其对豆科和菊科多年生杂草有特效,尤其是对恶性阔叶杂草,如大巢菜、卷茎蓼、稻槎菜、鬼针草等,对小蓟、大蓟、苣荬菜等防效更好。施药时期常根据杂草的生育期来定,一般在刺儿菜10~20cm高,或苣荬菜莲座期(未抽苔)时施药。75%二氯吡啶酸SG单用135~165克/公顷对刺儿菜和苣荬菜就有较好的防效,混用莠去津、烟嘧磺隆、2,4-滴丁酯可扩大杀草谱。2011年至今,二氯吡啶酸共申请田间试验5个,其中二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