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兽医针灸疗法就是用不同类型的针灸工具对动物体某些特定部位(穴位)施以一定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动调节机体的固有机能,达到"扶正祛邪"实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针术与灸术同属"外治法",常合并使用治疗疾病,固自古以来合称为针灸疗法。针灸技术基本知识概说针灸的理论基础一、经络与穴位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调节功能、传递信息的"通路"。经络能够感受和传导针  相似文献   

2.
畜病灸术疗法薛志成(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110200)灸术,一般是点燃易燃物,熏烤一定的穴位或患部,对畜体的局部施以温热刺激,以调整机能,增强畜体抵抗力而收到治病效果。民间常用灸术有艾绒灸、醋酒灸、麦麸灸、火鞍子、刮灸等。1艾绒灸用艾叶作原料,以陈...  相似文献   

3.
兽医针灸和中药历来是祖国传统兽医学防治畜禽疾病的两大主要手段。临证上常用的既有药物、针刺、灸术单项防治技术,又有针灸、针药、药灸、针药灸结合的综合技术。从广义来讲,针灸囊括了中兽医学除药物以外的一切防治技术。但从基层兽医医疗单位的针灸实践看,兽医人员普遍忽视了针灸处方工作,真正象开药方那样详细者几乎没有。有的在处方上仅写“针灸”二字,分不清是针是灸,施哪种针灸,用何种器具,给多大刺激量;相当一部分甚至只针灸不处方。这样不仅不利于防治经验的积累总结和  相似文献   

4.
兽医针灸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针术和灸术防治动物疾病及其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历代兽医学家在防治动物病证中不断总结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医疗技术,是我国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畜牧兽医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畜疾病治疗手段,其方法就是"內病外治"或称"由外治内":主要是用针刺入病人病畜身体的一定穴位,或用艾火的温热刺激烧灼病人病畜的穴位,以刺激经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人畜(脏腑)阴阳平衡、治疗病痛的目的。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流传至今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与中餐、功夫、中药一起被海外赞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国粹"[1,2],针灸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3]。1中医针灸  相似文献   

6.
祖国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兽医针灸是这个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为了使更多读者能一睹此明珠光彩 ,便于研究和应用参考 ,《农业考古》杂志特约请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张泉鑫硕士编撰了一辑兽医专号—《历代兽医针灸大全》。对我国古代兽医针灸资料全面收集 ,聚其精粹 ,分门别类 ,系统整理。共介绍针治原则 18条 ,针灸腧穴 333个 (其中古马穴 10 0个 ,古牛穴 73个 ,古穴位总称 11个 ,另记叙猪、犬、猫、兔、禽常用穴位共 16 0个 ) ;发掘出古代兽医针灸方法 12 2种 (其中针术 16种 ,灸术 10种 ,熨术 12种 ,烙术 11种 ,埋植术 8种 ,其他刺灸术 1…  相似文献   

7.
针灸疗法是传统兽医防治猪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包括针术和灸术,都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来防治疾病。猪病的针灸疗法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快、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对猪风湿病、瘫痪、感冒、抽风、消化不良、肢蹄病等疾病,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刺激剂,能扩大刺激范围,增加刺激强度,延长刺激时间,对穴位给予有效的刺激量,可大大提高针穴治病的效果。但是,由于一穴可治多病,一病能用几穴,因此,必须不断探索穴位的最佳适应症和最佳穴组选配,才能更好地挖掘针灸治病的作用。近几年,笔者根据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的规律,进行验证筛选,针治猪的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发热性疾病18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单甩  相似文献   

9.
民间应用蜂螫治病的历史悠久,流传于众多国家,蜂螫时蜜蜂螫刺排出的蜂针液,含有多种活性肽、酶和生物胺已由现代生化、药理和医药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蜂螫治病经验与经络学说、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蜂针疗法隶属于中国针灸,根据不同病情循经络皮部和穴位进行不同手法的螫刺,既有蜜蜂针刺的机械作用,又有蜂针液的化学刺激和药理作用,蜂针后的局部充血反应还有温灸效应。蜂  相似文献   

10.
气针疗法     
气针疗法又叫空气“占位”刺激疗法。为针疚疗法的一种。它是向穴位皮下注入适量的消毒空气(通过酒精或碘仿棉消毒),利用空气能在局部皮下存留一定时间,产生轻柔的刺激,压迫末梢神经和血管,使之兴奋或抑制,从而调整改善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这一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兽医激光针灸,是激光与传统的兽医针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技术。即用激光刺激动物体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所以又称为激光穴位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论与方法,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科学,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相对于现代兽医学(又称西兽医学)而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病证防治技术。其主要学术特点是遵循整体观念,突出辨证论治,坚持预防为主,强调治病求本;采用种类繁多的天然中药组合为层出不穷的方剂,创立针灸技术,通过刺激穴位调动机体潜能而防治疾病。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兽医学在现代医疗临床实践中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机会,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畜病     
灸术,一般是点燃易燃物对畜体的局部施以温热刺激,以调整机能,增强畜体抵抗力而收到治病的效果。 民间常用的灸术有艾绒灸、醋酒灸、麦麸灸、火鞍子和刮灸等。 (1)艾绒灸 这是民间应用最普遍的灸法。用艾作为灸料,热度温和,“通透经络而入骨,灸治百病”。且艾叶在农村到处都能找到,药店售价也很低廉。艾绒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①直接灸。又叫“艾卷疗法”。  相似文献   

14.
中兽医"刺血疗法"又称之为"血针疗法"或"放血疗法",是用血针(三棱针、宽针、眉刀、痧刀等)刺破动物体表特定的穴位或有病部位的血管,使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贺建忠  杨国辉 《兽医导刊》2008,(5):44-44,46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属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范畴.该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到目前为止已经广泛用于医学临床和兽医疾病的治疗中.穴位注射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一方面通过针具和注入药液的机械刺激使被刺穴位产生酸、麻、胀等"针感"样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药物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放痧"是利用小宽针、圆利针、三棱针等工具器械,刺激动物穴位(经络)而可用于诊治动物疾病的临床实用中兽医技术。放痧大致可分红针(见血)和白针(无血,也称冷针)两类。现将用放痧技法为主诊治的2个病例介绍如下,以供同仁参考。1病例1  相似文献   

17.
泰国兽医专家代表团一行4人于1989年7月24日到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考察中兽医学。他们参观了中药、针灸及中兽医内科等实验室,详细听取了关于传统兽医针灸的历史、家畜针灸穴位动物模型、针具及其使用、针灸针麻的治病效果和中药标本的采制等方面介绍。考察中,泰国专家对兽医针灸针麻术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表示回国后将大力宣传中国传统兽医技术,并愿意派人来学习。希望彼此加强合作,促进传统中国兽医技术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畜禽疾病,是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理性能选用相应的穴位和药物,并将药液注入穴位内,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调动畜禽机体的功能,改善病理状态,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畜禽疾病之目的。文章先概述兽医针灸技术的内容,并重点介绍水针(穴位注药)疗法,包括针具、药液、选穴、操作、应用、注意事项等,以及常用穴位,同时列举应用病例,供动物疾病水针治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和聚集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兽医针灸穴位多分布在动物体表的肌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稍等处,穴位和经络均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并呈现出特定的生物物理现象,通过经络的联系,穴位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可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到体内,以调整内部功能。利用穴位的这种功能,可用针灸刺激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顺气穴即牛、猪的鼻腭管,位于上颌前端齿板处,亦即切齿乳头两侧的小孔。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李英福 《中国蜂业》2009,60(2):34-34
中医的针灸是通过用“针”按人体经脉走向,在经络的穴位或阿是穴处进行操作,刺激经络产生物理功能,使经脉及气血畅通,调节人体失衡,气血不畅带来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