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3月11日,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1个氟虫腈花生种子包衣剂产品——18%氟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氟虫腈含量3%、毒死蜱含量15%),登记防治对象为蛴螬。这也是我国批准登记的第5个氟虫腈旱田种子包衣剂产品。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第1157号公告规定,"鉴于氟虫腈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和蜜蜂具有高风险,在水和土壤中降解慢,自2009年10月1日起,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我国境内停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他方面的含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筛选拌种防治花生田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药剂和剂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田间试验及对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和品质检测,对部分参试药剂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达到全生长季控制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防虫、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98.53%、97.30%和33.33%,显著高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虫、保果效果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农业厅日前印发的《2013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意见》明确提出机械覆膜播种花生田严禁使用乙草胺除草。《意见》提出,要在搞好花生良种精选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药剂拌种。每亩可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500毫升+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20毫升拌种,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预防花生烂种及茎腐病等。拌种后,要做到晾干种皮后再播种。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曲明静等,于2009年在青岛测定了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0%二嗪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4种常用防治蛴螬杀虫剂在播种期和开花下针期使用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和防虫效果。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播种期使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市一项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可替代吡虫啉防治桃蚜。据介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毒死蜱等三种高残留农药替代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联合平谷区植保站连续两年采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桃树露红期、谢花三分之一后分别施药防治桃树蚜虫。两年的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农业部推荐的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呋喃虫酰肼、氟虫腈和毒死蜱。另外,5%丁烯氟虫腈、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氟硅菊酯、90%杀虫单等药剂,作为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正在试验示范中。  相似文献   

7.
<正>从有关方面获悉,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申请办理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氟唑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登记,济南科赛基农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办理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产品登记,山东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办理10%噻唑膦颗粒剂产品登记,山东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办理350克/升噻虫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悬浮剂产品登记。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咯菌腈、噻虫嗪等原属于国外企业专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浙西北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种药剂防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试验的结果表明,用药后5d,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氟虫腈、31%氟虫腈·三唑磷、4%阿维菌素、3%阿维菌素·氟铃脲、48%毒死蜱、15%茚虫威,校正防效分别为83.4%、78.1%、75.6%、70.3%、68.0%、66.9%,其余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低,均在60%以下;用药后7d,对单季稻具有较好保叶效果的药剂为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氟虫腈·三唑磷、阿维菌素·氟铃脲,校正保叶效果分别为59.8%、57.9%、57.9%、56.3%、48.4%;其次为喹硫磷、虫螨腈、稻丰散·三唑磷、稻丰散、毒死蜱、毒·乙酰,校正保叶效果分别为46.5%、43.6%、40.3%、39.6%、36.6%、33.6%;以联苯菊酯为最差,仅16.9%.单季稻以四(2)代迁入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虫龄不整齐,在2~3龄幼虫盛发时,宜选用氟虫腈及其混配剂(氟虫腈·三唑磷)、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剂(阿维菌素·氟铃脲),以及茚虫威三类药剂均有较好的杀虫与保叶效果,适期施药1次可控制该代稻纵卷叶螟主迁入峰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据农业部办公厅近期通报,标称"山东青岛格佳药业有限公司"20130428生产的21%氟腈·毒死蜱乳油产品,氟虫腈、毒死蜱两种有效成分均未检出,且冒用其他企业农药登记证号,为假农药。另据江西省农药管理局通报,由"山东青岛格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0%水胺硫磷乳油等27种农药为假农药或劣质农药,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正>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及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该实验室自制)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地上害虫花生蚜的综合防治效  相似文献   

12.
<正>5月9日,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2个噻虫胺种子处理剂产品——1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蓟马。此前,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登记了首个噻虫胺种子处理剂产品——27%精·咪·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噻虫胺20%+咪鲜胺铜盐4%+精甲霜灵3%),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3.
摘 要: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常年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为给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4.9%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0g/L噻虫啉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48%噻  相似文献   

15.
李铭 《种子科技》2015,(2):33-34,36
试验证明,8%氟虫腈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玉米田间蛴螬防效显著,亦对玉米安全。应用剂量以商品量333.4~363.8 m L/100 kg玉米种子(有效成分26.67~29.1 g/100 kg玉米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1示范材料及设计1.1示范材料示范作物:玉米。作物品种:京科糯120。供试药剂: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由天津科润北方种衣剂有限公司提供。1.2示范田设计示范采取大区对比法,处理区面积6.7hm~2,空白对照区0.7hm~2,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处理区:采用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药种比1:300,即1kg种衣剂对水稀释3倍后包300kg玉米种子。对照区:未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有读者来电: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的杀虫剂特福力22%悬浮剂和可立施50%水分散粒剂,其有效成分是什么,主要防治什么害虫,每亩用量多少,防治效果怎么样?上述两个产品的有效成分都是氟啶虫胺腈。特福力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登记用于防治水稻飞虱、柑橘树矢尖蚧、黄瓜烟粉虱,防治水稻飞虱、黄瓜烟粉虱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50~75克,折合每亩用纯药3.33~5克,约合每亩用制剂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2日,山东省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6个氟虫腈旱田种子包衣剂产品——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玉米蛴螬。  相似文献   

19.
<正>氯虫·高氯氟,商品名福奇TM,主要制剂:14%微囊悬浮剂。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由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经过科学合理的配方筛选研制而成的杀虫混剂,主要用于防治茄果类蔬菜上的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棉铃虫、烟青虫以及蚜虫等。产品特点福奇有着先进的剂型:与常规悬浮剂、常规微囊剂不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7日,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在山东日照举行小麦田10%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新品发布会。据悉,10%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是全国首家获得农业部登记,并且率先实现吡虫啉微囊产业化的产品。微囊化制剂能避免种子与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