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压货模式已穷途末路农资行业的渠道结构是: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这种库存驱动的销售模式导致厂家要想提升销量,首先要把货压给经销商,经销商接着把货压给零售商,零售商再想办法把货卖给种植户。最后导致经销商和零售商为了维持或提升市场份额,不得不让利或赊销。层层压货模式在行业发展阶段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进入饱和阶段则问题重重。近年来,随着农资行业由增量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近期参观了国外的农资零售店:仓库可以与国内经销商的仓库媲美;店内产品摆放整齐划一;中高毒农资产品一般都是专柜管理;除了农资产品外可以买到跟农业生产相关的一切商品,各种矿物油和助剂产品一应俱全;农药销售品类不多,以大厂家的大宗产品为主……在分享国外农资店的同时,反观国内,笔者也有了一些思考。笔者此次讨论的话题对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和县级经销商这两个渠道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传统种子营销渠道及其存在的问题 1.1种子营销渠道发生的5个流程 传统的营销渠道呈金字塔式的结构。对于生产商来说,企业通过“总代理(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层级结构,将产品最终送到目标顾客手里。产品集中从塔顶(总经销商)进人流通通路,“顺向流下”,分散到更广的基础层面上供应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正>常听经销商同行抱怨"今年又没赚钱,赚了一仓库货"。其实库存的货也是钱,只是暂时未变现。当然我们不能用库存的草甘膦来给员工发奖金,不能把库存的敌敌畏当做年夜饭,不能拿快过期的稻瘟灵当红包发……库存也就成了大多数经销商年底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县经经销商的库存怎么控制呢?有人认为很简单,将年底卖不完的货全部退给厂家就行了,这也是过去经销商常用的方式,前些年厂家大多做赊销,且压货特别厉害,时常有厂家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农业系统备案的农资零售商应该有几十万家以上,农资零售商可以说是农资交易核心环节。虽然在渠道扁平化的海南、基地崛起的广西和新疆有少部分经销商直供,但终究少不了零售环节的纽带。现在很多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管理团队的压力、上游目标压量、赊账压力等问题让经销商苦不堪言。代理商转做零售商的案例比比皆是,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农资环境变化太快,市场产能过剩,大量创业者如同雨后春笋,五花八门的产品应有尽有。由于代理商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零售商都说:单品太难卖了,必须把产品打包在一起才能卖出去!由此可见,套餐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曾经和一些农资经销商聊天,他们对窜货愤愤不平。笔者问他们,那些窜货的人图啥,自己不赚钱,也不让你们赚钱?他们说:不是,人家有其他赚钱的种类,比如肥料或者种子,他们让你在卖农药上也挣不到钱,然后让客户都跑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窜货"现象普遍。所谓"窜货",就是经销商钻了厂家的渠道管理制度的空子,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取得更便宜的货源,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表面上损害了那些按规矩办事的经销商的利益,实质上降低了经销商对产品乃至企业的忠诚度,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避免,但现有阶段实现很难。笔者认为,"窜货"问题是长期不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而产生的一种"遗祸"。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农资零售商常遇到的几个噩梦。1.自己主推的产品,突然被供货商或者隔壁老王抄后路,价格露底了和很多零售商朋友聊关于产品推广的事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自己主推一个产品好不容易推起来了,结果隔壁老王过来窜货,低价砸市场。赚不到钱、没利润倒不可怕,头疼的是如何向那些以前购买自己产品的种植户去解释,害怕会不会从此失去信任?自己的底价被爆出来,一直是零售商的一个噩梦,也是所有农资销售者的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经销商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行业增量困难,厂家便开始渠道下沉,在基地市场做直销,跳过经销商,直接供货乡镇零售商,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农资电商刚刚露出苗头,便高喊要在行业内进行一场革命,要用"低价"革了经销商的命。电商风暴刚过,又面临着"经销商和零售商谁先被干掉"的争论,更有不少专家预言,经销商会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农资经销商都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基层零售商,更是觉得生意每况愈下,举步维艰。如果还把今天市场的混乱归罪于窜货、赊销等原因是不对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非根本原因。市场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后必会淘汰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弱者,从事农资经营的人要有危机感。大户增多近几年农村种植模式最直观的变  相似文献   

11.
<正>只为占有经销商利益农资企业和经销商一直都是互为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有些农资企业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想从经销商手里赚钱,不管什么产品都往经销商门店压,压到最后把经销商压垮了,自己也没生意做了。没有规划,走一步算一步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是有规划的,今年该干什么,明年该干什么;营业额100万元的时候做什么,1000万元的时候做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但是很多农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正>面对土地流转的加剧,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崛起,以及农户消费观念的越发成熟,农资经销渠道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可能有人会认为,农资零售商的危机正在来临,这个曾经在农资渠道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可能会不复存在,这令零售商们唏嘘不已。那么,同样在农资渠道白热化竞争之下,农资经销商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群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他们目前都在思考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关于农资经销商是否应存在的话题比比皆是。整天说农资经销商应该被电商平台取代,农资经销商应该阵亡大半。如果跟随国家主粮价格的下跌,在整个农资流通环节必须得消失一个层级才可以支撑农资行业的利润分配,而农资经销商这一级就是消失的那一级。只有农资经销商消失才能够解决整个利润环节分配降低30%的问题;厂家直供农户,才能够解决渠道利润不足和把农资产品价格降下来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五、如何处理窜货问题真正开着车载着货去窜的客户只是一小部分,是一种窜货的下策,有三种窜货是很难控制的:1.如广东江门的A经销商和山东滨州的B经销商在某企业经销商会议中认识并结为朋友,他们之间就会互通产品。2.广东某经销商12月份无所事事,开着货车到海南走一轮,发名片和产品册子。当时,海南的零售终端要该经销商的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化日益成熟,种子市场的放开推动了中国种业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种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分水岭时期[1],伴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品种井喷导致价格竞争白热化,窜货乱价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危害显而易见,令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头疼不已。种子市场窜货乱价行为具有行业特殊性,有产品、消费者、渠道、生产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等众多因素。应对种业窜货乱价行为,考验企业推广运营管理水平和经销商市场管控能力,要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经销商密切配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加强营销过程监督管控,对窜货乱价行为杀伐果断,才能保障产品推广运营良性发展,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正>农资经销商在做自我宣传的时候,都会说拥有庞大销售网络,拥有上百个客户,但是在年末或年初,他们心里都会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客户多卖自己的产品?怎么才能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经销商不妨把零售商纳入自己员工系统里来,把每一个零售商看成是自己的一名员工,只不过该员工不发工资,工作地点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很多农资业内人士都"谈窜货色变"。的确,窜货就好比是企业健康发展的"肿瘤",必须尽早"切除",否则会破坏企业辛苦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破坏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扰乱稳定的价格体系,其危害性无穷。本文以E公司为案例来谈谈农药企业应该如何根治窜货的问题,希望给业内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肥料厂家营销模式一般是经销商制,一个县级区域一个大经销商,下面的渠道也许有乡级也许没有。前几年已经有厂家直对大户的营销模式,但也只局限于本地或者空白区域,大户进了货自己用一部分,再卖一部分,价格随行就市。现在出现农业合作社与厂家合作,性质完全不同,相当于和经销商抢地盘。山西某个菌肥厂,技术和管理来自  相似文献   

19.
对于农用化学品零售商来说,当前的销售形势正变得更为清晰,当你经过仓库门前的时候,你会看到一种共同的景象,即成排的装满作物保护产品的货板在那里摆放着。然而更奇特的是人们对那些有较高知名度的农药活性成份商标名称的选择。例如,对于戊唑醇(tebuconazole)来说,除Elite名称  相似文献   

20.
正相信很多农资经销商、零售商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信心满满地将肥料、农药摆上货架,向客户热情地介绍你的产品有多好,可客户却不屑一顾,或只一句"太贵了",轻而易举地把你拒绝……货越来越难卖,客户越来越挑剔,从事农资销售的你该怎么办呢?一、从认知上看问题1.新产品不被人认知。人的认知可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类形式,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