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接上期)7.小麦病毒病小麦病毒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一类小麦病害,国内已经报道有20几种,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和土传小麦花叶病,其它的如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红矮病、小麦线条花叶病等在局部地区可能会严重发生。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小麦黄矮病,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有6次大流行。受害小麦严重的减产40%以上,个别地块可造成绝产。丛矮病曾在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重病田减产50%以上。土传花叶病局部地区可造成70%的减产,还可以危害大麦等作物。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6.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非常普遍。我国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发病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局部麦区发病面积最大的病害。一般使小麦减产10% 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无性态为丝核菌(图1),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自然情况下不常见。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菌丝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9.花生病毒病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上的一类重要病害,1976年,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大流行,减产20多万吨。侵染花生的病毒种类很多,已报道的有近20种。我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有条纹病毒病、黄花叶病毒病、矮化病毒病和芽枯病毒病4类,主要依靠蚜虫传播,发病后叶片窄小,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荚果发病造成小果、畸形果或瘪果。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8.花生白绢病花生白绢病又称菌核性基腐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花生产区,在我国以长江流域和南方产区发生较多,一般为零星发生,但严重的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造成植株成片枯萎。发病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5.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密植、灌溉和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小麦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加之含单一抗病基因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80年代初以来,已发展成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大常发性病害。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4.花生焦斑病花生焦斑病是一种发生在花生叶部的真菌性病害,在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100%,急性流行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可引起花生叶片大量枯死,造成严重损失。引起花生焦斑病的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盘菌科真菌落花生小光壳(图1),其子囊壳褐色近球形,孔口有短乳状突起,内含8 20个子囊。散生在寄主表皮内,开始半埋生,后渐露出。子囊初无色透明,卵形至袋形,无侧丝,成熟时黄褐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7.花生青枯病花生青枯病也称作死藤、死头、花生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特别是华南地区花生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山东中南部、河南南部等部分地区发生为害也较严重,再往北部的河北、辽宁等省也有少量发生。发病率一般10% 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整片枯死,一般结荚前发病损失达100%,结荚后发病损失达6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整片枯死,一般结荚前发病损失达100%,结荚后发病损失达60% 70%,收获前半个月发病的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9.麦蜘蛛麦蜘蛛在我国小麦产区常见的主要有两种,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都属于蛛形纲蜱螨目。两种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吸取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株苗严重被害后,抗害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六、花生病虫害1.花生地下害虫花生害虫及螨类有近130种,但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不过10余种。其中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黑土蚕)、蛴螬(白土蚕)和蝼蛄(土狗)、金针虫(叩头虫)等。地老虎(图1、2)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为植食性害虫,年发生3 4代。华北主要指的就是小地老虎,在花生田中主要以幼虫危害为主。冬季温度偏高,5月份气温稳定,有利于幼虫越冬、化蛹、羽化,从图1小地老虎幼虫图2小地老虎幼虫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5.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花生根腐病俗称鼠尾、烂根,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两种病害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根腐病主要引起根腐死苗,造成缺株断垄,茎腐病早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中后期感病荚腐烂或种仁不满。一般发病率为25%左右,严重者达70%左右,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8.小麦蚜虫小麦蚜虫在全世界有32种,我国有12种,常见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溢管蚜等3种。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年生都有20 30代,麦长管蚜(图4)在我国中南部进行孤雌生殖,在多数地区以无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麦株根际或四周土块缝隙中越冬。夏季高温季节在山区或高海拔的阴凉地区麦类自生苗或禾本科杂草上生活。在麦田春、秋两季出现两个高峰,秋季冬麦出苗后从夏寄主上迁入麦田进行短暂的繁殖,出现小高峰。随气温下降开始越冬。春季返青后,气温高于6℃开始繁殖,气温高于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五、油菜病虫害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油菜生产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我国尤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者达80%以上,可导致减产10%~70%,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2.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褐斑病又叫早斑病;黑斑病又称黑疽病、晚斑病。这两种病遍及我国主要花生产区。多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上。轮作地发病轻,连作地发病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往往不到收获季节,叶片就提前脱落,这种早衰现象常被误认为是花生成熟的象征。花生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甚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4.油菜病毒病油菜病毒病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华北、西南、华中冬油菜区发病尤重。冬油菜区较春油菜区发病重,不同类型油菜上的症状也有很大差异。一般造成20%~30%减产,严重者在70%以上,并导致种 相似文献
15.
<正>花生网斑病是一种针对花生发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云纹斑病、污斑病、,多纹斑病、泯褐斑病等,我国1982年首次在山东、辽宁等花生产区发现,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近年来蔓延迅速,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了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3.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与白锈病都可为称龙头病,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普遍发生。整个油菜生育期都能发病,白锈病和霜霉病有单独发病,也有并发。引发油菜霜霉病的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菌属十字花科的寄生霜霉菌(图1)。霜霉菌菌丝体无色,无隔膜,生长在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摄取养分。孢囊梗无色,上部双叉分枝,顶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无色单胞。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黄褐色,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2.油菜白锈病油菜白锈病在我国分布广泛,西南、江苏、浙江、上海油菜区发生严重。常与油菜霜霉病并发。油菜从苗期到开花结荚期均可受害,尤以抽苔、开花期受害最重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发病率5% 10%,大流行时发病率可达50%左右,重病田达72%10%,大流行时发病率可达50%左右,重病田达72% 100%。油菜白锈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白锈属。无色、单胞、棍棒状的孢囊梗以栅栏状排列丛生在寄主表皮的下面(图1)。孢囊梗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相互连接处有细小颈部,孢子囊自上而下成熟。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5.油菜潜叶蝇油菜潜叶蝇又名豌豆潜叶蝇,俗称叶蛆、夹叶虫,属双翅目,潜蝇科。我国除西藏地区外,各油菜产区都有发生。油菜潜叶蝇寄主范围广,食性很杂,对叶用蔬菜的食用价值影响很大。春季油菜受害较重,油油菜潜叶蝇以幼虫钻入叶内取食叶肉,形成黄白色或白色弯曲虫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10.小麦仓贮害虫小麦贮藏期间的主要害虫是麦蛾、玉米象、谷蠹、大谷盗、赤拟谷盗等。由于小麦收获季节气温较高,利于储粮害虫的生长与繁殖,严重影响贮藏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接上期)2.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发病原因:引起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图1),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里,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株残体里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灌溉水或雨水传播,可通过番茄伤口、花粉和茎基部、花瓣等处侵入。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