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3,(3):36-42
导语: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3月6日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3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西瓜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学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上述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4,(3):36-42
<正>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4年3月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第一部分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中下游稻区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再流行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水稻白叶枯病历史演变与流行原因,研讨综合防治技术,对中国1960—2014年和浙江省温州市1971—2015年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20世纪70—90年代初期为该病重发流行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为间歇流行阶段,进入21世纪后病害发生减轻,但近年又趋上升态势。2014、2015年浙江省晚稻白叶枯病发病点多面广,浙江省东南沿海和沿江沿溪部分稻区发病较为严重,造成水稻产量较大损失。对该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动态及其影响流行的相关因子解析表明感病品种的种植与抗性退化、台风暴雨频繁、病原菌的累积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导致近年病害再度上升流行的主因;提出了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病害的防控对策,集成了一套以监测预警预报、选用抗(耐)病良种为基础,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秧田防治为重点,健身栽培和合理肥水、本田适期施药预防保护的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3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近日进行了推介发布。农业部强调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农业  相似文献   

6.
赵秀山 《中国种业》2013,(Z1):69-70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随着栽培制度的变革,品种的更换和气候的变迁,水稻病虫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临沂市水稻的正常生产。为有效地控制水稻病害的发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组对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了水稻病害综合防控技术。1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1.1水稻主要病害种类根据对水稻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临沂市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线虫病、赤枯病、粒黑粉病、胡麻叶斑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特  相似文献   

7.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31-32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预测,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发生7.3亿亩次,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中晚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防治好中晚稻病虫害是减少损失、提高粮食单产的最重要措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对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五种害虫,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等病害推荐了具体防治药剂和使用技术要点,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科学种养》2013,(5):63-64
农业部发布今年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组织遴选了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并于近日发布,其中包括16个畜牧品种和19项畜牧兽医技术。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2,(3):42-48
导语: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2年2月3日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10.
导语: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2年2月3日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206份江西东乡野生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东乡野生稻抗稻瘟病性差,但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较好,对两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8);抗三种病害的材料有5份。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水稻的病害愈加严重,而目前水稻抗性品种不多。本综述回顾了多种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水稻抗病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主要涉及水稻病毒病,如黄斑驳病毒病、东格鲁病毒病、矮缩病毒病的抗性,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条斑病、立枯病的抗性,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抗性,及稻胡麻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3.
吴政元 《科学种养》2009,(11):28-28
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少数感病品种受害较重。水稻感染了白叶枯病后,稻叶枯焦,穗小粒轻,秕谷增加,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由于此病容易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和生理性枯黄混淆,造成误诊,为此,笔者特意介绍识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1,(5):42-47
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1年1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0项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请各地结合全年全程科技服务工作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生产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和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布2014年103项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名单,其中涉及植保农药类专项技术11项,分别为:1.土壤消毒技术:(1)利用生物有机肥克服经济作物连作生物障碍技术;(2)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3)光合细菌防治蔬菜苗期土传病害技术。2.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人工释放天敌控害技术;(2)害虫诱杀技术;(3)生物农药应用技术;(4)生态控制技术;(5)农田鼠害TBS监测与防控技术。3.农药安全使用技术。4.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5.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1)稻瘟病"一浸二送三预防"防控技术;(2)纹枯病  相似文献   

16.
水稻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和稻秆尖线虫病等。为了减少稻种传播病害,在播种前必须对稻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现介绍几种药剂处理稻种灭菌的方法,供农户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从吉林省农科院获悉,日前,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陈功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范家勤教授、东北区域项目团队负责人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王继春副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张佳环副教授等一行5人,到辽宁省、吉林省调查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发生情况。陈功友教授等一行首先来到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在东港市示范农场辐射区域,由  相似文献   

18.
<正>为明确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双季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特点,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2014~2016年连续三年的田间系统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了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上条斑病的田间发病情况及大田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绘制了条斑病发生动态与进展曲线图。结果表明,12个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中,仅"深两优5814""天优  相似文献   

19.
正问:水稻细条病能采取拌种的方法预防吗?答: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这两种细菌性病害,能通过种子带菌长距离传播,前者还是检疫性病害。用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等进行种子处理,能杀灭由种子携带的病菌,有良好的防病效果。结合防治恶苗病,用乙蒜素等药进行种子处理,对细菌性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效。问:拌种和浸种,哪种防效好?答: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等药,  相似文献   

20.
早晚稻强氯精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怀  余继华 《种子》1997,(6):47-48
经室内用强氯精不同浓度等因子浸种催芽试验,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使用浓度为300倍,浸药液时间早稻为24小时,晚稻为12小时。经多年的推广应用,对种传病害防治效果好.对水稻恶苗病防效达99%以上;可有效地压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