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接第21期)24.中药材提取物对小麦蚜虫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单位名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名称:唐山市科技局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对麦蚜的抗性都较低,麦蚜防治主要依靠各类杀虫剂,化学杀虫剂在防治虫害的同时易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寻找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几种拌种剂对甬优12秧苗期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此实验,结果表明:甬优12应用60%吡虫啉悬浮拌种剂等1次拌种秧苗期病虫害综合控制效果85%以上,较对照吡虫啉拌种处理增效超过15个百分点;其株高、总根数、白根数、根长、茎基宽、鲜重及大田分蘖数分别较空白对照增6.06%、7.00%、17.69%、51.19%、37.04%、34.47%和11.67%,较吡虫啉对照药剂处理增4.94%、3.17%、13.07%、17.59%、29.82%、18.33%和2.29%,基本能达到1次拌种全秧苗期和大田前期无需农药防治,较常规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以上。这为革新病虫害防治以及农药减量控害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问:小麦用什么药拌种及封闭才能减轻小麦病虫草害?答:可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作小麦种子处理剂,防治散黑穗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该药的突出特点是对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防效较好;对蚜虫的控制期长,能减少后期用药次数;促进出苗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明吡虫啉拌种后在下一代小麦籽粒中的吡虫啉残留对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影响,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技人员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与小麦籽粒按照2、4、6和8克/千克的比例进行处理,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对收获后的小麦籽粒进行残留分析,并通过室内生命表方法,研究了麦长管蚜取食上述剂量吡虫啉拌种处理收获后的小麦籽粒所长幼苗后的各项生命参数。  相似文献   

5.
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在冀南棉区研究了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小麦收获期共设3个水平,分别是6月5日、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结果表明:2004年3个时期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天敌和棉蚜的比值)无显著影响(t>0.05);2005年6月5日收获小麦,显著增加了棉田的益害比(t<0.05),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无显著影响(t>0.05)。说明在麦套棉田中,麦田天敌到棉田的有效转移受麦蚜-天敌-棉蚜三者发生高峰期的影响,不同年份天敌的转移情况有所不同。麦蚜发生高峰期早则小麦天敌向棉田转移早,并能有效控制苗期蚜虫的危害,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对棉田天敌的数量影响不大;反之,若麦蚜发生高峰期晚,麦田天敌发生期也会相应延后,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则会引起棉田天敌的增加。因此,棉田天敌数量变化受小麦收获期的影响,但与麦蚜和麦田天敌的发生动态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因防治时期不准确、用药量大、防治次数频繁而增加生产成本。通过播前拌种有效地防治后期蚜虫,是防治方法上的新探索。目前在黄淮麦区拌种药剂多种多样,为了检验锐胜拌种防治麦蚜的效果,同时进一步核实一拌无蚜类产品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高巧和吡虫啉2种药物在红花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70%高巧湿拌(种)剂和10%吡虫啉WP不同浓度对红花一号种子萌发的影响,药剂浓度分别设置2、4、6、8、10、15、20g/kg和1、2、3、4、5 g/kg处理,以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结果:高巧湿拌剂以处理浓度8 g/kg拌种,吡虫啉以处理浓度4 g/kg拌种效果最好,红花一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幼苗综合素质较佳.结论:红花拌种高巧以拌种浓度8 g/kg为适宜浓度,吡虫啉10%WP拌种以4 g/kg为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拌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吡虫啉拌种荆对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安全性,选择了10个代表性品种,拌种后测试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最长根长等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均存在显著的拌种、品种以及互作效应.拌种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分别为1.7%、2.9%和8.2%,不同品种反应差异明显.川麦42、川麦38等品种发芽率、发芽势未受影响,发芽指数降幅也较小(3%左右),而川农16、蜀麦969拌种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大幅降低.拌种对胚根和胚芽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胚芽长平均降低50.1%,最长根长平均降低73.0%,其中川农16、绵麦37、川麦61等品种2个参数降幅较大,川麦38的降幅相对较小.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类型品种对吡虫啉拌种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川农16、蜀麦969较敏感,川麦38、川麦42不敏感,其他品种介于两类品种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17.农区鼠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及推广单位名称:河北省植保植检站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农业厅通过开展农区鼠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探明了当前河北省北部坝上农牧交错区、中南部平原农区主要害鼠种类及优势鼠种;摸清了当前主要种类害鼠的生活习性,为鼠害的监测预警及控制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新型鼠类监测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河北省政府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研")签订政府农药采购合同,苏研于9月份向河北省藁城县提供1.4吨拌必丰牌70%吡虫啉湿拌种剂,以用于广大农户小麦拌种。据悉,这是国家政府机关首次采购吡虫  相似文献   

11.
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山西运城地下害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危害并有效控制,调查了2011年山西南部运城市小麦和玉米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同时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及常用的化学制剂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被害株率、防虫效果以及保苗效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拌种后幼苗的株高、根长及相关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和蛴螬3种,为害程度因地块变化较为明显;苦参碱对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低于吡虫啉和氟虫腈;幼苗的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相对提高,抗性增强,且植物源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以在农业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筛选拌种防治花生田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药剂和剂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田间试验及对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和品质检测,对部分参试药剂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达到全生长季控制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防虫、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98.53%、97.30%和33.33%,显著高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虫、保果效果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不同浓度的旱立停溶液对小麦种子拌种,将一部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超纯水进行小麦发芽试验,另取一部分种子放入花盆中培养,控制土壤含水量约为15%;实验用的旱立停溶液的浓度梯度为:0(ck)、0.3%、0.6%、0.9%、1.2%、1.5%,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拌种处理下小麦的发芽率(出苗率)、胚根数、主胚根长、株高、胚芽鞘长,探讨不同旱立停浓度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立停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比在水分满足时对小麦发芽促进作用更明显;(2)旱立停拌种浓度对小麦发芽影响较大,拌种的效果随浓度不同差异很大,对发芽各项指标的影响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0.6%旱立停拌种可以显著提高主胚根长、株高、胚芽鞘长,对小麦的发芽率(出苗率)和胚根数也有一定的增加效果,旱立停拌种浓度以0.6%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子包衣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包衣技术因其具有防病治虫、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作用,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如果小麦拌种后立即播种,则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本试验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衣剂,根据拌种后不同的天数测评出对同一小麦品种发芽率的影响,为科学、安全使用小麦包衣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山东全省小麦处于起身拔节期,由于近期降水降温,田间湿度增大,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程度将逐渐加重,小麦红蜘蛛虫口密度有所下降,麦叶蜂、麦蚜和地下害虫虫量增加,局部地区危害较重。小麦纹枯病。全省普遍发生,总体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同期。小麦白粉病。主要在鲁西南地区发生,发生时间较常年偏早,发生程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直播晚稻蓟马的防治药剂,采用拌种法在大田试验了两种氟虫双酰胺复配制剂对直播水稻蓟马的控制效果,并考查了其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兼治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8%氟虫双酰胺?噻虫啉SC 4~8 g a.i./kg种子处理拌种,可有效控制水稻苗期稻蓟马危害,药后14天杀虫和保叶效果分别为88.89%~95.03%和85.63%~91.67%,药后21天分别为87.64%~94.49%和78.86%~89.69%;2 g a.i./kg种子处理防效明显下降。同时,对二化螟具有兼治效果,并可刺激稻苗生长,提高水稻生长后期结实率和产量,而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较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 1.5~3 g a.i./kg种子拌种对二化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防效较低。因此,48%氟虫双酰胺?噻虫啉SC 4~8 g a.i./kg种子处理拌种可推荐用于水稻苗期稻蓟马和二化螟防治,而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拌种处理不宜用于水稻苗期稻蓟马治理。  相似文献   

17.
种子包衣技术因其具有防病治虫、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作用,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如果小麦拌种后立即播种,则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本试验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衣剂,根据拌种后不同的天数测评出对同一小麦品种发芽率的影响,为科学、安全使用小麦包衣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麦蚜是小麦上常年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一类害虫。尽管麦蚜常年发生危害,但农民在对它的防治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如何防治麦蚜更科学呢?建议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关于开始防治的适期经大量研究发现,一般年份麦蚜开始防治适期(百株蚜量上升到500头时),都在小麦谢花后(灌浆前),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小麦品种选育因多注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对麦蚜的危害很少重视,形成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多不抗蚜。而近年来麦蚜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发利用品种抗蚜性,克服化学防治带来的不良副作用,我们自1986年起在河南省周口等地开展了冬小麦品种(系)抗蚜兼抗白粉病的田间鉴定,现将三年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问:小麦田里节节麦、野燕麦和雀麦混发怎么治?答:可用世玛(甲基二磺隆加安全伴侣烷基乙基磺酸胺)防治,但要注意用药安全。应在冬前麦苗35叶期、温度10℃以上时使用,每亩用3%的世玛205叶期、温度10℃以上时使用,每亩用3%的世玛2030毫升。此外,遭受涝害、冻害、病害、盐碱害及缺肥和硬质小麦的麦田不能用。施药后5天内不能大水漫灌麦田,否则易产生药害。问:今年有块小麦田出现大面积白穗,怎样防治?答:可能是小麦发生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原因所致。这些病单发或混发都易引起小麦白穗。防治全蚀病可用12.5%硅噻菌胺(酮)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