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生物农药因其不污染环境、对人和动植物安全、选择性强、不伤害害虫天敌、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等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将逐步替代化学农药。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农用生物制品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夏玉先成功研制出广谱、微毒、高效的真菌类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以下简称"生物农药421"),并在全球首次实现真菌生物农药的规模化生产。因为只杀害虫不杀益虫且对人畜无害,被誉为"可以喝的生物农药"。据了解,与化学农药致害虫"猝死"不同,这种真菌生物农药是让害虫"慢  相似文献   

3.
植物精油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以及对人畜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储粮害虫进行控制日显重要。植物精油属于植物源农药,它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具有生物农药的优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植物精油对仓库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报道,主要包括毒杀、驱避、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机理研究方面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垦科技》2011,(6):68-68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使用过多,对环境、土壤、水源、空气及食品和农副产品等都带来严重污染。目前.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推广纯生物农药是避免农残的可行之路。应倡导和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易降解的纯生物农药,以纯生物农药逐步替代化学农药.少用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包括任何化学合成的生物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生物农药近期在北京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原料是麦麸、豆饼粉等,来源广泛,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特别是对人畜和害虫的天敌完全无害。据农药研制者、北京科大应用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弓爱君介绍,现阶段,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成为阻碍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反复使用,不仅使得我国很多农副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更是带来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也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同时,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更…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山东一直在大力倡导使用生物农药,然而成效不尽人意,生物农药依然被冷落,化学农药用量仍然很大。据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的人户调查,一些农户化学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大大高于应该用药水平。原因何在? 一些农民反映说,不论是杀虫灭菌,还是除草,化学农药施用后很快就能见效,可生物农药见效慢,两三天后才能灭害虫。生物农药残效期也短,不长时间后要再次施药,而一些化学农药施用一次,有效期可达几个月。另一方面,使用生物农药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农药是指具有农药特性的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转基因产物。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因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生态和谐和可持  相似文献   

8.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由于大量施用化学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了污染,毒物积累在家畜和人体当中引起中毒等。而且,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也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有抗药性的害虫目前已有417种。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可持续植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农药友好型化学农药的共存与协调发展,应该是农药资源可持续应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亦即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3.
现在越来越重视有关合理利用生态的新方法来有效控制害虫的研究,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且分解产物对环境无损害的生物农药是目前的热点,从生物中提取、分离新的天然活性化合物是开发新农药的重要途径。“植物源农药”实际上就是利用天然中草药经过筛选配方而研制成的一种“生物农药”,与环境和谐度高。其主要特点为:(1)植物源农药对人畜安全;(2)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3)是天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它的优势在于既能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又没有化学农药的诸多副作用。本就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作简要综述,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来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推进实施,为生物农药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挑战。目前,赤眼蜂、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已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最近修订的食品法,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了更严格的管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等国家规定的作物。这些规定,为生物农药的生产及推广应用,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特性不同,加之使用推广的时间相对较短,不少人缺乏使用经验,致使一些不  相似文献   

15.
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农业上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是施放化学农药,但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因此生物农药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陆生资源的匮乏,人们将眼光转移到海洋资源上来。本研究总结了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农药,重点从杀虫剂,杀菌剂有机磷农药降解以及除草剂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进而展望了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阿维菌素和Bt作物的发展,使一时冷却的生物农药又热了起来,也为农药的开发展示出一条新途径。然而,把一些植物的初始萃取物、一些发酵产物宣传得神乎其神,"纯天然绿色农药"、"纯生物制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无毒副作用"、"可代替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等字眼不断见诸报纸、杂志和广告。笔者认为,如此炒作和包装有失妥当,应当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生物农药。不可否认,化学农药中确实有些产品急性毒性很高,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畜中毒和残留超标。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少农药已经或正在退出市场,这表明化学农药在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当前,人们在研究中已充分吸收生物技术的长处,对生物源农药也进行精细的修饰,以其为先导"仿生"研发出多种系列产品,一些高效、微量、安全的品种不断问世,化学农药正向世人展示美好的面容。生物农药技术同化学手段相协调,相互促进才是今后农药发展之正道。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7年11月1日实施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虽然没有明确生物源农药或生物农药的定义,但按照来源将农药分为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其中后面3类属于生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虽然也属于生物源农药,但在登记资料要求方面,除部分试验项目因产品特殊性质无法提供外(可申请减免),其他基本等同于化学农药,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将此作为生物农药对待。由于农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国内生物农药的年产量为12万吨,防治面积达2670万公顷,约占农药市场份额的5%。生产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的企业共有200多家,生产抗生素的企业共1700多家,大部分生产企业生产生物农药的同时,也生产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超过90种,登记产品约3000个,其中抗生素产品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70%。生物农药产品约占我国登记农药总数的11%~13%。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速效性、争夺市场,有些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不按产品标准生产,违法添加化学农药。还有一些农资经销商打着生物农药的幌子,盗用农药生产企业"三证",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假冒生物农药牟利。此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不仅侵犯了种植业者的合法权益,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也给生物农药产业带来严重打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2015年10月1日起,农业部禁止杀扑磷、甲拌磷、克百威等六种高毒农药使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作物上,截止目前为止,农业部已对22种高毒农药进行了限制。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药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适应国际农药管理发展趋势,高毒农药的禁用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相对于化学农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或减退,生物农药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调查,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10%~15%。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将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