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番茄百利品种灰叶斑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病害分级调查的方法对番茄百利品种上灰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发病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中部种植的春播百利番茄地区,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病初期为4月上旬,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2.6℃,平均相对湿度为59.20%,这段时期是控制番茄灰叶斑病的关键时期;该病扩展速度很快,在5月中旬发病达到高峰,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8.67℃,平均相对湿度为71.00%.当3月中下旬温度超过10℃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应对此病进行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夏秋时节,气温平均在25℃~30℃,超过西芹20℃~25℃的气温要求,再加上多雨,造成田间潮湿的小气候,西芹叶斑病极易流行。它的表现症状为:叶片出现黄色的叶斑,叶片逐渐干枯,茎秆腐烂,根部出现褐色的湿腐,心叶也开始腐烂。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病害分级调查的方法对番茄百利品种上灰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发病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中部种植的春播百利番茄地区,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病初期为4月上旬,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2.6℃,平均相对湿度为59.20%,这段时期是控制番茄灰叶斑病的关键时期;该病扩展速度很快,在5月中旬发病达到高峰,此时旬平均温度为18.67℃,平均相对湿度为71.00%。当3月中下旬温度超过10℃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应对此病进行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番茄灰叶斑病已成为新流行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上发生较重,在山东寿光等番茄产区造成较大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柄、茎秆、果柄和花萼。受害初期叶面产生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后受叶脉限制向四周扩展,呈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褪绿为灰白色至浅褐  相似文献   

5.
<正>据辽宁省各花生病虫测报网点调查,当前花生叶斑病正值发生高峰期,全省已发生400万亩左右,占花生种植面积的60%以上,目前大部地区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地区个别地块发生较重。随着高温多雨、阴郁寡照天气情况的持续,花生叶斑病还有加重发生趋势。各地农业植保部门应密切关注、及时预警,切实做好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工作,减少花生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一、走进田间,了解现状走进田间,我们发现番茄叶片黄化,叶缘稍上卷,据农户描述,起初叶片出现灰白色至浅褐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呈浅褐色,外缘变为深褐色,严重时叶片于枯死亡。发病后期病斑常破裂穿孔,出现淡黑色霉层。二、室内镜检,确定病因由田间发病症状及作物生长情况,诊断疑似感染灰叶斑病。为了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一、走进田间,了解现状走进田间,我们发现番茄叶片黄化,叶缘稍上卷,据农户描述,起初叶片出现灰白色至浅褐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呈浅褐色,外缘变为深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发病后期病斑常破裂穿孔,出现淡黑色霉层。二、室内镜检,确定病因由田间发病症状及作物生长情况,诊断疑似感染灰叶斑病。为了准确诊断病因,我们采集了病害样品,并带回实验室镜检。  相似文献   

8.
<正>番茄匍柄霉叶斑病又称番茄灰叶斑病、番茄灰斑病和褐斑病,近几年在京郊发生日渐普遍,在部分番茄园区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棚室病株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该病之前北京市发生较少,菜农和基层农技人员普遍缺乏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大叶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耐修剪,常被作为绿篱材料应用在园林绿化中。但大叶黄杨常会发生大叶黄杨叶斑病。发病规律及症状大叶黄杨叶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以菌丝等形态在植株病叶或落叶上越冬。其孢子由风雨进行传播。通常到翌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产生分生孢子,并由气孔或剪口、伤口等侵入。一般20℃~30℃的气温该病易发生,因此该病害通常于6月开始侵染,7、8月是侵染盛期。一般8月中旬会出现病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发病症状菠菜叶斑病又称白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黄,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明显,直径为0.53.5毫米,发病初期病部中间退绿,外缘淡褐至紫褐色。防治方法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肥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种植菠菜。适当浇水,精细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常用防治药剂有1∶  相似文献   

11.
12.
叶斑病是菊花较为普遍且严重的一种病害。又叫叶枯病、褐斑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尤以立秋前后雨水较多时发病严重。该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一般在0.2——1厘米)的黄色和紫褐色病斑,后期转为暗褐色,以后病斑开始下陷,下陷部位呈暗灰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继而变黑并干枯。有时病叶卷成筒状而下垂,枯缩易落,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食材,又可入药。鱼腥草因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有驱虫防病作用,病虫害相对较少,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蔬菜,但有时会发生叶斑病,且一旦发生,可导致根茎平均减产20%,有些田块秋季减产达70%。发病症状:在生长中、后期经常大量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或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中间灰白色,上生浅  相似文献   

14.
朋友送来一盆巴西铁,来时株形整齐.翠绿的叶中带有金黄色条纹,非常好看。但养几个月后,却发现叶片上出现了许多淡褐色小病斑,叶片边缘有干枯状,经诊断是感染了叶斑病。于是加紧防治,但喷洒了几次常规杀菌剂,仍不见好转,并且病斑越来越多,扩展越来越快。请教朋友才知道.巴西铁叶斑病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用普通杀菌剂效果不佳,只有专用杀菌剂才能杀灭病菌,并且要添加增效剂才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在海南澄迈、广东湛江及广西南宁的一些蕉园出现了一种国内较为罕见的香蕉叶斑病,发病田块大多靠近水源、鱼塘或水库边。该病的田间症状是病斑初为直径1~2毫米的黄绿色小斑,后发展成大小约10-15×2-5毫米的条斑或梭斑。病斑中央往往呈灰白色,边缘  相似文献   

16.
李忠  张礼维  赵致 《耕作与栽培》2013,(1):21+23-21,23
叶斑病是太子参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叶斑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效果最好,防效为76.54%,其次是40%氟硅唑乳油,防效为73.00%,百泰防效为72.67%、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效为71.19%,10%世高防效为62.71%,而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效仅为48.42%,可能是产生了抗药性。"百泰"喷施后对太子参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后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然后叶色逐渐退至黄绿色。"世高"转叶色较百泰慢,但其药效保持时间也较长,至6月底叶色仍保持淡绿色。供试的几种其他药剂均没有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对番茄产量、质量危害均较大,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绝产绝收。发病率以花叶型最高,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危害程度以条斑型最重,甚至绝收,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近年来,在浙江省等地,还发现了番茄曲叶病毒病,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该病有由南向北发展趋势。该病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只能通过综合预防起到抑  相似文献   

18.
<正>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时,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锈病最先从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  相似文献   

19.
<正>灰叶斑病是由匍柄霉属真菌引起的,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可引起番茄减产20%左右,有的甚至减产80%,同时造成番茄果实质量下降。连续降雨2~3天时大部分地块整株发病,造成灰叶斑病流行。番茄在6月中旬采果盛期流行,夏播番茄在8月中旬第三薹花开花期发病。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些低洼稻田已改种蔬菜作物茭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有逐年扩大之势。但据调查,影响低洼田种植茭白效益的病害较多,其中值得高度注意的是胡麻叶斑病,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该病的发生范围逐步扩大,病情也就日益严重,病株率一般都在20%以上,对获取茭白高产不利。发病症状。茭白胡麻叶斑病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小的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