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接上期)4.番茄晚疫病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在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常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发病原因:引起番茄晚疫病的病原是鞭毛菌亚门真菌致病疫霉菌(图1),初期无色透明有分隔的菌丝后变褐色,寄生于寄主组  相似文献   

2.
<正>根结线虫病是蔬菜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黄瓜、苦瓜、番茄、茄子、菜豆、芹菜、菠菜、胡萝卜等多种常见蔬菜。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导致根结线虫病逐年加重,产量损失达30%~50%,毁苗重植事件经常发生。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温室黄瓜和番茄受害严重,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且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笔者告诉大家根结线虫发生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匍柄霉叶斑病又称番茄灰叶斑病、番茄灰斑病和褐斑病,近几年在京郊发生日渐普遍,在部分番茄园区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棚室病株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该病之前北京市发生较少,菜农和基层农技人员普遍缺乏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对番茄产量、质量危害均较大,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绝产绝收。发病率以花叶型最高,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危害程度以条斑型最重,甚至绝收,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近年来,在浙江省等地,还发现了番茄曲叶病毒病,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该病有由南向北发展趋势。该病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只能通过综合预防起到抑  相似文献   

5.
<正>列当是一类恶性根寄生杂草,到目前为止我国报道有23种,其中分枝列当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种类之一。近年来,分枝列当在新疆等地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尤其在番茄上为害严重,重度田块寄生率达100%,1株番茄可被寄生逾50株列当,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损失严重。Br-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真菌病害研究室筛选出来的对分枝列当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的生防镰刀菌。为了提高其对分枝列当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番茄灰叶斑病已成为新流行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上发生较重,在山东寿光等番茄产区造成较大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柄、茎秆、果柄和花萼。受害初期叶面产生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后受叶脉限制向四周扩展,呈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褪绿为灰白色至浅褐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露地蔬菜正处挂果盛期,大棚蔬菜正处挂果后期或换茬期,又正值雨季高峰,菜地受渍严重,很容易造成病害暴发。其具体病害措施防治如下:青枯病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等,以番茄受害最重。防治用药:可用噻菌铜、噻唑锌、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灌蔸。疫病疫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害,危害辣椒、豇豆、西瓜、菜豆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相似文献   

8.
正筋腐病是番茄生产上常见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地番茄均有发生,冬春季比较常见,病果率可达60%以上,严重的可达100%。症状识别番茄筋腐病主要危害果实,茎叶无明显异常,田间症状表现为果实膨大期果面着色不匀,局部褐变。在番茄生产上该病有两种类型。一是褐变型。在果实膨大期果面上局部变褐,凹凸不平,严重时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出现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实的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 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在此,仅对上述研究进展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同时,对利用生物农药及其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今后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菌可引起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尤其在番茄上危害较为严重。本文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为害、防治对策、国内外对番茄灰霉病的研究现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趋势及展望4个方面,对当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及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霉病是危害保护地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能导致番茄产量下降,影响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抗病基因是抗病分子生物学和抗病育种的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有多个抗性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出来,有的已经被利用在分子育种上,这为生产上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病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了更好的控制病害,本文综述了叶霉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克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抗性基因的遗传及抗叶霉病的分子机制,讨论了抗性基因的应用和基因工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郭万清 《作物杂志》2006,22(5):59-59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危险性病害。在河北省北部, 前几年主要危害温室番茄, 近两年露地番茄有加重趋势。此病是一种系统传染的细菌性病害, 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 如不及早防治, 损失较重。有的年份, 刚进7月中旬, 正值结果盛期植株即已枯死, 提醒生产部门引起重视。在生产中, 不少菜农将其误诊为枯萎病, 不能对症防治。其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如下,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5.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夏疫病,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因病减产30%以上,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和流行,尤其大棚、温室中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4.
露地栽培的番茄,病虫害日趋严重,品质差且商品果率低。通过多年的调查,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加大,夏季番茄入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可以减轻病害发生,大大提高番茄的商品果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重点介绍了夏菜入棚番茄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尤其以青果发病最重。近年来,笔者在大棚番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该技术是以早期预防为主.采用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番茄早疫病害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或“夏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属所导致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世界性植物真菌病害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拮抗微生物(酵母菌、放线菌、细菌)对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机理和防治研究进展。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的微生物防治手段将会替代化学防治手段成为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防治手段。但目前拮抗微生物作为生防制剂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存在问题,对其防治番茄早疫植物真菌病害的潜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2.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发病原因:引起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图1),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里,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株残体里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灌溉水或雨水传播,可通过番茄伤口、花粉和茎基部、花瓣等处侵入。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18.
番茄叶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叶霉病是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为世界病害,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根据国内外关于番茄叶霉病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适宜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温度(20~25℃)以及湿度(85%以上)等条件;病害的发生条件和流行规律;不同地区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生产上应选用毛粉802、双抗2号等抗病品种;番茄与病菌之间的作用机制;番茄Cf及ECP等抗病基因的克隆、结构和功能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垦科技》2009,(1):60-60
结线虫是一种主要寄生在植物根部须根或侧根上的病害,近年来,番茄根结线虫病害已成为番茄生产尤其是温室番茄生产的严重障碍。由青岛农业大学王富教授主持的“番茄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通过鉴定标志着该问题得到了解决。该课题组通过远缘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和手段,初步鉴定出危害山东省番茄的主要根结线虫种类,并筛选出番茄抗根结线虫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施佳乐(SCALA)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是黑龙江省保护地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生产上普扁使用甲霉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逐年下降,本试验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可替代的药剂,使其效地防治保护地翻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