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遗传多样性的量化与分类是收集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运用SSR和ISSR技术分析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18对,ISSR引物18条。SSR引物共扩增到109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0.09%,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9~0.885。ISSR引物共扩增到125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08%,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48~0.811。对2种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部分聚为1类,黄花扁蓿豆材料大部分聚为1类。Mantel检测显示,2种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呈显著相关(r=0.019 6,t=0.121 2),扁蓿豆比黄花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细叶扁蓿豆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野生扁蓿豆4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对引物共扩增出66个位点;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2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639,种内总基因多样性为0.2223;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2153,96.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1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12,基因流为15.5256;4个种群间有一定遗传分化,但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种群优先聚集。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野生扁蓿豆4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对引物共扩增出66个位点;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2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639,种内总基因多样性为0.2223;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2153,96.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1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12,基因流为15.5256;4个种群间有一定遗传分化,但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种群优先聚集.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依据,利用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和栽培品种,采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多方面地对扁蓿豆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二倍体豆科优良牧草,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于温带和寒温带。通过对扁蓿豆在表型、染色体、蛋白质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表明扁蓿豆是很具潜力的牧草植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根据国内的扁蓿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内蒙古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扁蓿豆的蛋白质多样性程度较高;同一种或地下分类单位,由于材料来源不同所表现的基本蛋白图谱与地理分布有关,基本上与草地区划中的地段相吻合,因此在以后进行材料收集时应以地段为单位进行,而在地形单位和植被组合变化较大的地段需要配合地片进行;种子贮藏蛋白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可以做为进化标志,而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依据,利用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和栽培品种,采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多方面地对扁蓿豆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AFLP标记对采自非洲以及中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五省区的共44份野生狗牙根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对引物共扩增出46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45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7.64%,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64~0.95,平均GS值为0.76。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成五大类,分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大致相符,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由此可见,丰富的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狗牙根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吴小培  沈迎芳  王海庆 《草业科学》2016,33(6):1136-1146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7个青藏扁蓿豆(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以及来自上述地区和内蒙古的3个扁蓿豆(M.ruthenica)野生群体,根据叶绿体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对161个个体的trnL-trnF序列的分析,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对单倍型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分析显示,青藏扁蓿豆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可能存在避难所,同时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可能发生了青藏扁蓿豆向扁蓿豆群体的基因入侵。空间分子变异分析和基于K-2P遗传距离的群体聚类均支持将上述群体分为扁蓿豆和青藏扁蓿豆两组,组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分子变异分析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明显大于群体间的变异,但部分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在采样范围内两种扁蓿豆都没有经历明显的近期种群扩张。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结构、冰期时的气候波动以及扁蓿豆本身的进化历史可能是造成其现今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AFLP分析人工老化对扁蓿豆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宇  王建光  卢新雄 《草地学报》2012,20(1):125-129
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经过人工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的扁蓿豆(Trigonella ruthenicaL.)种质(00408)进行分析,以探索人工老化在分子水平上对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处理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比、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群体(P>0.05).因此,人工老化处理使扁蓿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但对其遗传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由此表明扁蓿豆种质的耐贮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AFLP标记研究了11份贵州野生白刺花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719条条带,平均扩增89.9条条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多态性条带共613条,平均多态性条带76.6条,多态性条带占85.4%,表明各材料间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变异。(2)供试材料样本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01,白刺花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较小,说明贵州区域的野生材料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变异。(3)聚类分析发现所有供试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聚类结果混乱,主成分分析发现材料间分布分散,缺乏规律性。(4)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Mantel检验发现白刺花的遗传变异与其地理距离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筛选出的10对SSR多态性引物对国外引进的37份山羊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SSR分析,共扩增出102个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8~1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为0.778~0.879,平均值为0.830;基因多样性变异范围为0.805~0.888,平均值为0.848;期望杂合度变异范围为0.081~0.757,平均值为0.457。37份山羊豆种质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来源种质资源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37份材料基本按照地理来源分布聚类,部分材料有交叉。  相似文献   

13.
14.
扁蓿豆不同品系ISSR标记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7个有效引物对4个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73个等位基因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检测出1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各品系的Nei’s遗传多样性为0.256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46。Nei’s指数估算和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系内,4个品系间亦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324)。品系00-61、90-36、00-81和93-2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7%、79.45%、82.19%和83.56%;Nei’s遗传多样性(H)分别为0.2050、0.2153、0.2264和0.247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22、0.3396、0.3538和0.3821。各品系的遗传参数大小排序均为品系93-21品系00-81品系90-36品系00-6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A)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扁蓿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分类学地位的变化以及分布范围、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农艺学特性、育种与引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针对扁蓿豆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当集中在扁蓿豆的适应区域、抗逆基因的筛选、英果开裂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建立人工草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境内收集的24份野生桑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其遗传分化关系,以利于对耐寒、抗旱类型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价值的准确鉴定和评估。从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个有效引物,对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7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73条,多态性比率为99.3%,单引物对每份种质材料扩增获得的条带数在2~5条之间。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047~1.000之间,其中,杜蒙2号和杜蒙3号,宁安1号和宁安3号两组种质材料的相似性最大,杜蒙3号和宁安3号的相似性最小。24份野生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其地域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扁蓿豆资源、组织培养、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提出生物技术育种需要有充足的种质资源、优良的突变体、完善的组培扩繁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并进一步与多种育种途径有效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野生黄花型扁蓿豆染色体核型分析(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L.)又名野苜蓿、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典型草原或草甸草原的常见伴生植物,生于丘陵坡地、沙质地、路旁草地.它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叶量丰富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我国北方分布较广的牧草之一.同时由于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被认为是优良的抗性育种材料.关于扁蓿豆染色体组型的分析已有报导,但至今未见有关野生黄花型扁蓿豆组型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形态特征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野生扁蓿豆20个居群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获得了6个聚类群,各居群在地域间无明显差异,但类群Ⅰ以锡林郭勒盟地区的4个居群为主,类群Ⅵ仅由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类似性.然而,赤峰市的6个居群和呼和浩特市的3个居群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乌兰察布市的5个居群也聚类到了3个类群中.20个居群中的12个居群在主成分分析中成为一个大的集团,包括了除通辽市居群以外的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表明内蒙古中东部5个地区的居群除通辽市以外其它4个地区的居群在地区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锡林郭勒盟的1个居群在形态上表现为茎柔软且灰褐色,小叶细长且线形,与其它类群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因而这1居群被单独聚为一类,这也证明了此居群和其它居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