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湖北省地方标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通过国标委审批并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孙修炼学科组牵头,并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有关团队共同起草,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病毒杀虫剂产品的区域标准。据介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是我国注册最早、年产量最大的病毒杀虫剂。目前,我国有14家企业登记了21个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环保的日益重视,病毒杀虫剂和细菌杀虫剂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需求趋旺。目前,病毒杀虫剂和细菌杀虫剂在微生物农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品种很多,现将获准登记的病毒杀虫剂和细菌杀虫剂的名称列举于后,供参考。一、病毒杀虫剂自1993年12月15日第一个病毒杀虫剂产品10亿/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登记以来(登记证号 LS93619),已先后有10多种病毒杀虫剂登记入市,其中核型多角体病毒8种,质核型多角体病毒1种,颗粒体病毒2种。  相似文献   

3.
以3龄健康棉铃虫幼虫为供试昆虫,测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和质型多角体在幼虫体内分别连续继代后的毒力变化。就质型多角体而言,不论是病毒的致死剂量(LD)还是致死时间(LT)均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继代10次后的病毒致死活性平均丧失59.3%,与未经继代的病毒相比.LD_(50)增加103倍,LT_(50)平均延长4.435d;而核型多角体在继代过程中的毒力未见显著变化,提示核型多角体与质型多角体在宿主昆虫内连续继代的遗传学行为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棉铃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的优良特性服务于新疆棉区的棉花生产,保护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便于人们科学有效地使用该类产品,本文简要介绍棉铃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机理和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1活性成分棉铃虫病毒生物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英文  相似文献   

5.
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豚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液,按4×10~6PIB/克体重剂量,经腹腔接种豚鼠,在第6天和第16天解剖取胰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在胰脏细胞内发现多角体病毒;用豚鼠肝、脾和胰等脏器匀浆液饲养棉铃虫幼虫,被感染虫患典型病毒病,死虫率6天解剖的豚鼠为70.83%,16天解剖者为91.3%; 病死虫脓计在扫描电镜下发现典型多角体.据此可确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豚鼠脏器内滞留16天.至于豚鼠脏器细胞是否复制该病毒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Ec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刘小侠副教授课题组在解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polyhe-drovirus,HaSNPV)调控棉铃虫行为的机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用昆虫病毒杆状病毒科的甘蓝夜蛾和棉铃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以及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对哺乳动物小白鼠、金黄地鼠,豚鼠和裸鼠分别经腹腔和静脉接种及口服病毒进行实验性感染,于感染后15—4O天解剖,取被感染动物脏器悬液回接靶虫,使靶虫患典型病毒病,死亡率达13—100%,其中口服病毒回接靶虫的阳性,对说明昆虫杆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的意义较大.经腹腔和静脉接种的哺乳动物,可在其胰脏和脾脏中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到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 )以菌治虫利用细菌、病毒等防治蔬菜病虫害。可用天然除虫菊素、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烟碱、苦参碱等防治蚜虫、叶螨、斑潜蝇和夜蛾类害虫;用座壳孢菌剂防治白粉虱;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1.苏云金杆菌又叫Bt,是用杀  相似文献   

9.
甘兰夜蛾核型多角体82—17病毒株对裸鼠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兰夜蛾核型多角体NPV82—17病毒株,经腹腔、静脉、口服感染裸鼠.被感染裸鼠9—37天的脏器经电镜观察,其肝、脾的枯否细胞和网状细胞的胞浆内都存有1至数个多角体.另将其脏器悬液回接靶昆虫棉铃虫,腹腔和静脉感染率为83—100%,口服感染率为7—77%.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近期印发《种植业生产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2014)》,供各地在组织实施低毒生物农药使用补贴等有关项目、指导农民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时参考。该名录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含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共计91个品种(均为取得正式登记的品种)。杀虫剂品种29个,分别是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印楝素、矿物油、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四、微生物源(病毒)/活体型生物农药·杀虫剂+杀鼠剂目前农药领域开发利用的病毒仅限于昆虫病毒(以昆虫为寄主的病毒)。据马蒂诺尼1986年统计,世界上已发现的昆虫(包括部分蜱螨)病毒总数约1690种,分属11个科和1个类群。昆虫病毒现只作为杀虫剂(称昆虫病毒杀虫剂)、杀鼠剂。自1993年12月15日第一个病毒生物农药产品10亿/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登记以来(登记证号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植保产品推荐名单,在总结农药试验、示范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实际,该省植保植检站日前提出《河北省2013年度农药产品推荐名单》如下:一、杀虫、杀螨剂(一)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蝗虫微孢子虫、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苦参  相似文献   

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1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丰富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基础,通过PCR扩增克隆了ApNPV p11基因并进行了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pNPV p11基因编码10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11.2 kDa;氨基酸序列N端1~33位是信号肽序列,中部50~72位是跨膜区.PSI-BLAST搜索表明有20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编码蛋白与ApNPV P11蛋白有显著性匹配;比对分析发现P1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部相对保守,两端变异较大.进化分析表明ApNPV属于NPV类群Ⅰ且与EppoNPV、AgMNPV、CfDefNPV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由江西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河北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暨绿色防控技术研讨会"在张家口张北县召开。参会者现场观摩了该新型病毒杀虫剂"康邦"在甘蓝和西兰花上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表示,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证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效果,性能突出,应用价值较高,已经达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标准,将来会成为防治小菜蛾、小菜蛾绿色防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药剂之一。希望其能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3月15日,根据欧盟农药登记法规1107/2009,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委员会(SCoFC-AH)投票通过了9种由英国担任书记成员国负责相关工作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登记申请。这9种有效成分为:坚强芽孢杆菌菌株I-1582、bixafen、假丝酵母菌株O、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麦芽糊精、玫烟色拟青霉菌株  相似文献   

16.
<正>1月6日,由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提供核心技术的国家发改委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千吨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高技术产业化"在江西省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发现,市场上出现多款标称"浙江京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假农药,涉及杀扑磷、水胺硫磷、硫丹、甲维·氯虫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敌草快等品种,请有关农药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注意!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综合查询系统,根本没有"浙江京杭生物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研究家蚕脂肪酶Bmlipase-1 基因表达量与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又称血液型脓病)能力的关联性,以抗性品种‘KNC’和敏感品种‘HYB’及其相互交杂组配材料为试验材料,利用添毒实验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家蚕不同遗传类型材料在不同感染条件下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及其相应的Bmlipase-1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mlipase-1 表达水平高低与材料的抗性强弱相一致,抗性强的材料的Bmlipase-1 表达量高,反之则低;抗性品种‘KNC’、‘KNC’בHYB’和‘HYB’בKNC’在添毒后的Bmlipase-1 的表达量与未添毒相比有显著上调,而‘HYB’仅微量上调。Bmlipase-1 的表达可以在家蚕育种过程中作为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材料选择与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 ericaenucleopolyhedrovirus,OrerNPV)EcoR I-O片段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egt基因分子特性和杆状病毒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克隆和分析了OrerNPVEcoR I-O片段所包含的2个基因,并应用生物软件对OrerNPV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糖转移酶(egt)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OrerNPVEcoR I-O片段包含egt基因和Ol-129同源基因,在该区域中编码eg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由1 539个核苷酸组成,可以编码512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7.9 kDa。OrerNPV和NPVs之间的同源性为46%~89%,与白斑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 leucostigmaNPV,OlNPV)egt基因同源性最高,达89%,与棉褐带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doxophyes oranaNPV,AoNPV)同源性最低为46%;而OrerNPV和GVs之间的同源性为44%~55%,小于与NPVs之间的同源性;与昆虫UGT间同源性最低,与家蚕UGT间同源性为41%。EcoR I-O片段+M13端含有编码OlNPV ORF129(Ol-129)Ol-129同源基因ORF,由597 bp个核苷酸组成,在其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4,-24 nt处各有1个TATA box,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Ol-129同源性最高达81%,与LdNPV ORF127同源性最低,为40%。明确了OrerNPVEcoR I-O片段的序列特征,以及OrerNPVegt基因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