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接上期)3.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与白锈病都可为称"龙头病",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普遍发生。整个油菜生育期都能发病,白锈病和霜霉病有单独发病,也有并发。引发油菜霜霉病的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菌属十字花科的寄生霜霉菌(图1)。霜霉菌菌丝体无色,无隔膜,生长在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摄取养分。孢囊梗无色,上部双叉分枝,顶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无色单胞。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黄褐色,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相似文献   

2.
<正>白菜白锈病普遍发生于十字花科蔬菜产区,在我国主要严重发生在东北、长江流域和云南一带,病株率一般在15%左右,流行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原因:引起白菜白锈病的病原有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白锈菌和大孢白锈菌两种,白锈菌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的孢子囊梗短棍棒状,无色的孢子囊卵形至球形,萌发时可产生5~18个双鞭毛游动孢子。大孢白锈菌孢子囊和卵孢子较白锈菌均较大,褐色、近球形的卵孢  相似文献   

3.
<正>油菜霜霉病,俗称龙头、发瘘、癃病,是由土壤、病株残体和种子传播的真菌性病害,以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受害重,春油菜区发病少且轻。三种油菜类型中,白菜型油菜发病最重,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最轻。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发病可达80%以上,种子含油量降低0.3%30%,严重发病可达80%以上,种子含油量降低0.3%10.7%。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为花梗、角果和茎秆等。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霜霉病于1921年首先发现于我国东北地区,之后广泛地分布于各大豆产区,严重发生时可导致大豆减产达50%左右,使得商品性和价格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引起大豆霜霉病的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东北霜霉(图1),其单生或数根丛生的无色孢囊梗由气孔伸出,呈二叉状分枝。单胞椭圆形的孢子囊无色透明或呈淡灰紫色,黄褐色的卵孢子近球形。东北霜霉一般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附着在种子上的卵孢子是最  相似文献   

5.
<正>茶饼病又名茶树疱状叶枯病、茶树叶肿病,广泛分布于各茶产区,一般茶园发病率为20%~30%,重病茶园可达60%~80%,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茶饼病的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的坏损外担菌(图1),其无色的菌丝体生于叶肉细胞间,顶端略圆的单胞担子圆筒形至棍棒形,单胞的无色担孢子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正>炭疽病是西瓜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各西瓜产区均可发生,其中以气候湿润地区最为明显与普遍。一般发病田损失在20%左右,重病的田损失可达60%以上,甚至出现绝收的现象,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瓜农的收入。发病原因:引发西瓜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图1),其初为盘红褐色的分生孢子埋生,后呈黑褐色并突破表皮。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长圆形,萌发时产生1~2根芽管,顶端生近圆形的暗色附着胞。  相似文献   

7.
<正>梨轮纹病又称瘤皮病、粗皮病,分布遍及各梨产区,在南方果梨产区尤其严重,可造成烂果和枝干枯死,特别是部分感病品种在轮纹病流行年份采收时,病果率可达50%以上,贮藏一月后基本损失殆尽。发病原因:引发梨轮纹病的病原在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轮纹大茎点菌。扁圆形或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器拥有黑褐色的炭质器壁,并有乳头状孔口,内壁密生丝状、单胞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单胞、无色的生  相似文献   

8.
正香蕉褐缘灰斑病是对香蕉危害最重的一种主要叶斑病,一般叶片受害面积在30%左右,严重流行时可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可导致50%以上的减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病原为香蕉尾孢菌(图1),有性世代为香蕉生球腔菌。其直立或膝状弯曲的分生孢子梗丛生于暗色子座上,无色有分隔的分生孢子呈鼠尾状。香蕉尾孢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9.
<正>柑橘青霉病是一种变质病变,为贮藏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可危害田间成熟期的果实。发病原因:引发柑橘青霉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意大利青霉菌(图1),其呈帚状的无色分生孢子梗具有隔膜,尖端数次分枝,无色、单胞的瓶状孢子小梗尖端渐趋尖细,小梗上串生无色、单胞的球形或卵圆形分生孢子。意大利青霉菌遍布全球,一般腐生在各种有机物上,在20℃左右的高湿环境中最为活跃,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经伤口侵入柑橘果实,贮运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晚腐病,在我国辽宁、陕西等省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黄淮和华北地区发病较重。20世纪60、70年代,主栽的苹果品种发病率普遍在30%左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引起苹果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图1)(无性阶段)和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有性阶段)。胶孢炭疽菌枕状分生孢子盘埋生寄主表皮之下,无刚毛,成熟后突破表皮。圆柱形分生孢子梗平行排列,分生孢子无色且单胞。围小丛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自然情况下少见。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的病残体等部位越冬,也能在梨、  相似文献   

11.
<正>枣焦叶病近年来在各大枣区,特别是相关局部地区逐年加重,一般流行年份发病率在40%左右,个别暴发区域可高达60%以上,远看像"火烧"一般的枣园,坐果率低,落果严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枣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枣焦叶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黑斑孢目真菌胶孢炭疽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真菌围小丛壳菌。其圆柱形的无色分生孢子梗短小、无隔膜,密集生长;圆柱形的单胞分生孢子(图1)两端钝圆,有的略弯,一般与菌丝一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白锈病,又名龙头病、龙头拐,是一种由病株残体、带病种子传播的真菌性病害,冬油菜区发生普遍,以云贵高原、青海、上海和江浙等地区发病严重,流行年份发病率10%~50%,产量损失5%~20%,含油量降低1.0%~3.29%。除油菜外,还可危害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叶、茎、角果均可受害,常与油菜霜霉病并发在同一花轴上。  相似文献   

13.
<正>枸杞炭疽病又称枸杞黑果病,是枸杞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影响枸杞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温度,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降雨加速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病原菌发生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宜温度是2335℃,最适宜温度是2325℃;遇连阴雨病害流行速度更快,雨后4小时孢子萌发,225℃;遇连阴雨病害流行速度更快,雨后4小时孢子萌发,23天内造成全园受害,常年可造成减产损失20%3天内造成全园受害,常年可造成减产损失20%30%,严重时可达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4.
<正>西瓜疫病又称西瓜疫霉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一旦防治不及时该病会迅速蔓延,并可能造成毁灭性灾害。一般减产25%左右,严重发病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会给瓜农造成重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西瓜疫病的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真菌德雷疫霉(图1),也称甜瓜疫霉,其无色的菌丝多分枝,幼菌丝无隔,不规则球状体的老熟菌丝内部充满原生质。平滑的孢囊梗从菌丝或球状体上  相似文献   

15.
白锈病常与霜霉病并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可危害白菜、大白菜、油菜、甘蓝、花椰菜、芜菁、萝卜、芥菜等。危害叶、茎、花梗、花、荚果。一般发病率为5%~10%,重病田高达50%左右。从苗期到结荚期均有发病,以抽薹开花期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6.
<正>烟草炭疽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烟草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危害最重,严重时烟苗成片烂掉,移栽后造成烟株枯死,炭疽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烟草种植的经济效益。发病原因:引发烟草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刺盘孢菌(图1),其生于表皮下的分生孢子盘在成熟后突破表皮。短棍棒形的无色分生孢子梗单胞,梗上顶生长圆筒形的无色、单胞以及两端钝圆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两端各有一油球。有隔膜的暗褐色刚毛混生在孢子堆内,基部粗,端部渐细,顶端钝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浙油50’油菜菌核病入侵扩散与灾变流行规律,更好地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通过采用人工接种与田间发病调查等方法,研究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流行模型。结果表明:机直播油菜播期迟、密度大有利油菜菌核病发生,植株从出现水渍状病斑到萎蔫枯死为15天左右,自然菌丝入侵总体潜育期为8~17天,发病率可达13.0%,病情流行基本呈线性上升扩散规律,开花期是油菜菌核病的主要流行期,其病情流行呈Logistic函数模型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加拿大先正达宣布其油菜杀菌剂Astound(有效成分:嘧菌环胺+咯菌腈)已被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批准登记用于拓展应用。种植者可在油菜开花率达20%50%时施用Astound,用以防治降低产量的菌核病。"此项拓展应用增加了种植者的使用灵活性,使他们更易充分利用这一最佳的菌核病防治产品。"加拿大先正达杀菌剂及杀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是危害严重的新入侵病害,探索在种植中针对2种病害的防治措施是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5年在新疆新源县向日葵白锈病和黑茎病发生地进行了覆膜加药剂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咯菌腈FS拌种+覆膜+2遍茎叶喷雾(第1遍茎叶喷雾22.5%杜邦阿砣SC150mL/hm 2+64%杀毒矾WP150mL/hm 2,对水225L/hm 2;第2遍茎叶喷雾70%甲基托布津WP300mL/hm 2+64%杀毒矾WP150mL/hm 2,对水225L/hm 2),对向日葵白锈病、黑茎病防效最好,向日葵产量也较高。该方法是生产中种植向日葵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多年来,南方通过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稻两熟制使油菜播种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水田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子病",是油菜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一般年份损失菜籽10%~30%,重病年可达50%以上。病害识别:该病是核盘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多在油菜开花以后发生,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以茎部受害最重。(1)叶部。通常叶片发病较早。在叶片上最初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慢慢地病斑中部变成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