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富裕县,地处嫩江左岸,有7个乡,3个镇,144个村,3.8万农户,26万人口,104万亩耕地,200万亩草原。水草资源丰富,交通方便,适于养牛业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大面积开展黄牛改良工作,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全县养牛业出现了大发展的新局面。1985年末统计:黄牛存栏21877头,比上年增长16.4%,比1978年增长21.6%,其中改良牛20783头,改良比重达到95%,比1987年提高43.7%,奶牛存栏8230头,比上年增长34.7%,比1987年增加20.7倍。其中由黄牛改良培育为奶牛的达2000头,占24.3%,1985年全县总产鲜奶量达11850吨,其中改良母牛生产奶4560吨,占总产奶的394%。全县收购商  相似文献   

2.
万荣县是全国十大地方良种牛——晋南大黄牛的中心产地。万荣大黄牛身高体长,品质优良,久负盛名,誉满中外,素以瑰宝而称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万荣县委、县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把发展黄牛生产作为振兴万荣经济的一项基本工程来抓,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县的养牛业得到空前发展。1985年,全县黄牛存栏达71701头,比1978年增长了90%以上,出栏商品牛13960头,比1978年增长了2.1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万荣县是“晋南大黄牛”的中心产地。党的十一庙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万荣县委和县政府从万荣的实际出发,改变传统观念,实行科学养畜,狠抓商品牛生产,使全县大黄牛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86年底,全县存栏黄牛75,011头,户均1头多,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从1981年到1986年,6年间全县共出售商品牛73,125头,年平均出栏率为25.5%。据统计全县出售商品牛共收入5,487万元,户均731元,群众高兴地说:“过去养牛为种田,现在养牛为挣钱”。一部分群众靠养牛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万荣县在发展商品牛生产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会同县肉牛生产发展较快,到2008年末全县肉牛存栏12.3万头,出栏2.95万头,牛肉产量3658吨,规模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加。2009年年初,全县存栏5头以上规模养牛户为131户,存栏肉牛达3000多头。特别是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底止,全县掀起了一股养牛热潮,  相似文献   

5.
榆树县地处松辽平原,有38个乡(镇)、113万人口、438万亩耕地,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大县之一。粮多、秸杆多、副产物多,对发展农区牧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越条件,到1988年末牛存栏43,507头,其中繁殖母牛18,280头。但是,由于黄牛冷配技术推广起步晚、进展慢、良种化水平低,使养牛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从1986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行了黄牛冷配“双  相似文献   

6.
洛南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全县25个乡(镇),383个行政村,3059个村民小组,11.7万农户,43.3万人.有耕地54.5万亩,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地249万亩,粮食总产16.4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8.5万吨.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条件优越.2006年底全县牛饲养量10.5万头,其中存栏牛72 076头.适繁母牛占存栏量的48%,改良牛存栏占存栏67%,牛只存栏量居商洛各县、区之首.  相似文献   

7.
正1松潘县肉牛养殖现状松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全县有天然草场517.89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场440.2万亩。全县2019年牛存栏122 427头,出栏44 515头,出栏仅占存栏33%,肉产量8 640吨。全县肉牛存栏规模50~80头的合作社有3个,其余合作社或养殖户养殖规模均低于50头。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养牛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94年,全省牛存栏630.24万头,比1978年净增294万头,其中黄牛274万头,占总存栏数的65.7 %,能繁母牛237万头,占总存栏数的37%,当年产活犊84万头,繁殖成活率为32%,1994年共出栏牛54万头,生产牛肉5.32万吨.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肉牛生产技术普及及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改良我省地方黄牛发展商品牛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牛业科学》1994,20(1):32-34
蒙城县位于黄淮海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各种动物生长,特别适宜发展黄牛生产。全县23个乡镇,57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7万,上报耕地187.4万亩,人均1.78亩(实有耕地230万亩,人均2.4亩)。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1983年以来,全县粮食总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1992年达到63.36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653千克。粮多、草多,各种作物秸秆和可用饲草达5亿千克以上,每年用于黄牛饲料粮达1亿千克左右,因此,促进了黄牛连续14年的稳定发展,成为我国养牛第一大县,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沂南县是传统畜牧大县,近年来,该县畜禽养殖及加工业迅猛发展,成功打造了"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肉鸭产业第一县"、"全国肉鸭生产加工基地县"等品牌。2015年,全县黄牛存栏8.1万头,羊存栏23.9万只,兔存栏600万只,生猪存栏56.2万头,肉鸡存栏406万只,肉鸭存栏1680万只,奶牛存栏8200头,全县全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在150万吨以上。1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情况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可  相似文献   

11.
1 畜牧生产基本情况 本县2007年底,全县大小牲畜存栏达83.98万头(匹、只),其中羊存栏37.46万只,猪存栏28.59万头,牛存栏11.24万头,马属动物存栏6.69万匹.出栏肉猪22.17万头、肉羊15.50万只、肉牛3.10万头.肉类总产量为24 852吨,蛋奶产量846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前郭县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幅员7103平方公里,耕地315万亩,草原270万亩,粮食总产量100万吨,年产干草15万吨,农作物秸秆120万吨。前郭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于1995年6月7日召开了黄牛开发专业会议,会议决定:要大力发展养牛业,全面实施黄牛开发工程。把发展养牛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思南县通过采用牛人工授精技术,改良了思南黄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养殖户的脱贫攻坚步伐。本文在分析思南县牛人工授精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思南县肉牛发展现状思南县是思南黄牛的中心产区,据统计,2015年末全县存栏思南黄牛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  相似文献   

14.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10年,河南黄牛发展的10年。到1988年底农牧部门统计黄牛存栏772万头(应为789.9万头——编者),居全国首位,是1978年存栏309万头的1.55倍,年递增9.6%。适龄母牛达379.3万头,占黄牛存栏总数的49%,年成活犊牛189.1万头(应为166万头——编者),出售和自宰肉牛132.8万头,年产肉牛1.52万吨,牛皮91.6万张。在养牛头数逐年增加的大好形势下,黄牛由资源优势,开始转变成商品优势。由于价格和经济优势的作用,我省黄牛出现了改良热、选种选育热。目前农户养牛以种优、体大、膘好、口轻、母多为其主要特点,促进了母牛、幼牛、青年牛比重增加,牛群结构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15.
赵成宝 《畜牧与兽医》2012,44(12):107-108
<正>1黄牛改良工作现状1.1养牛及牛群结构全县牛存栏1.78万头,其中黄牛及杂种肉牛1.25万头,当地品种牦牛1 600头,奶牛4 300头;牛出栏2 500头,其中肉牛2 300头,牦牛200头。现有基础母牛8 600头,其中黄牛及杂种牛4 400头,奶牛3 800头,牦牛460头;秦川牛、牦牛等种公牛存栏30头,本交适龄母牛2 000头,本交占总配种  相似文献   

16.
林远健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5):11-11,15
1.1 立足资源优势,实现农业转型我县发展肉(奶)牛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一是养牛业历史悠久,牛资源丰富。“宣汉黄牛”作为国家地方优质牛种被载入全国和世界牛种资源志。二是良好的生态优势。宣汉幅员面积大,森林覆盖率达47%,天然草资源有227万亩。到2002年底,全县种养结构由2000年的5:5调整到现在的4.5:5.5。全县牛存栏达20.7万头,牛出栏和牛肉产量居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以来,新宁县全面推广牛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短角牛为主要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冻配黄牛8.83万头,繁殖杂交改良牛6.96万头.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存栏黄牛近20万头,年出栏率均在30%左右,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近20年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推广牛冻精配种技术,我们已探索出一套提高冻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由开始试点的22.5%提高到目前的86%,全县平均达83%.但近年来,由于项目投入资金的不断减少,液氮、冻精、运输费用成本提高,牛品种改良社会经济效益增大,冻配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发展南阳牛已成为河南省邓县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全县近5年来年均递增黄牛15%,现存栏15万头,出售商品牛11.3万头,获款7800万元,不少农民靠养售南阳黄牛发了家。饲草丰富、地域辽阔的邓县,是全国有名役、肉兼用型牛——南阳牛的中心产区。1982年,县委、政府极据有关部门畜牧专家的科学论证,把发展南阳牛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确立以饲养大户为先导,千家万户为基础的生产方针,掀起了群众性的养牛热潮。  相似文献   

19.
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山区,属黄土高原地带。全县总面积7 01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6.8万亩(每亩667平方米),牧地285.0万亩,牛存栏13.6万头,羊存栏32.0万只。截止2013年底,在东部旱作区种植的紫花苜蓿达150万亩以上,西部灌区种植的玉米68万亩以上。实施封山禁牧,牧草种植、收获、保鲜和青贮等生产环节作业量巨增,农民群众对牧草生产机械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和愿望。  相似文献   

20.
商丘地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辖八县一市,共198个乡镇,727万人,953万亩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黄牛存栏以年均6%的速度递增。1992年底达113万头,占大家畜的83.7%。商丘黄牛长期受鲁西黄牛和南阳牛影响,耐粗饲、好饲养、役力较强。但生产方向单一,养牛业效益低。为综合开发黄牛资源,从1979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