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27%丁醚脲·高氯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珠三角长年种植蔬菜,用药较多,而为害蔬菜的小菜蛾全年发生,发生代数多(5~6代),小菜蛾是高抗药性的害虫之一.探索27%丁醚脲·高氯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为更好地防治蔬菜小菜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洞头的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十字花科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为偏嗜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加上小菜蛾、菜青虫世代周期短、产卵量大的特性,已成为本县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因此,“海岛蔬菜安全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小菜蛾、菜青虫混合发生时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筛选出几种对小菜蛾、  相似文献   

3.
<正>小菜蛾、甜菜夜蛾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严重为害豆类、茄果类、瓜类等蔬菜。近年来,由于西宁市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耕作制度不断更新,设施栽培日趋普及,上述害虫的发生量逐年增大,发生期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乌兰察布市后山(阴山以北)地区油菜种植带普遍发生,而且危害严重。该区域历年种植油菜80000hm2,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年际间均不同程度遭到小菜蛾的为害,轻则减产,重则毁种绝收。2000年小菜蛾在阴山北麓一线大发生,发生范围西  相似文献   

5.
古浪县露地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为寡食性昆虫。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心叶。在古浪县黄羊川镇的高原夏菜种植区小菜蛾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西兰花、白菜等蔬菜作物,尤其在6—7月份,为害程度达到顶峰,受害后的蔬菜基本失去了商品性。  相似文献   

6.
<正> 在广东,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种类较多,尤以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为害为重。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1龄幼虫潜叶,2龄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4龄取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成网状或仅留叶脉。小菜蛾终年繁殖为害,每年发生20多代,发生世代多、数量大,3~5月和10~12月是为害高峰期,发生严重时每株蔬菜幼虫可多达20头。对小菜蛾的防治应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调整耕作制度,减少十字花科疏菜的连作;清洁田园,清除残株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是一种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在我们为害严重,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其对多种常用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本文总结小菜蛾的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化学生态学方向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小菜蛾田间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是蔬菜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广,繁殖快,主要为害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是典型的难防害虫。近年来小菜蛾为害加重,严重制约了蔬菜生产;同时广大市民对食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菜农和市民的迫切要求。为了系统研究小菜蛾的发生规律,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小菜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性诱剂诱集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该虫在蔬菜上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了系统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由于小菜蛾发生世代多,为害时间长,防治非常困难,菜农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影响了蔬菜质量。近年来,我们组织科技人员调查研究,明确了其发生规律,研究出了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相配套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蔬菜生产中的常见害虫。近年来,由于受暖冬和少雨干旱天气的影响,小菜蛾越冬基数大,自然死亡率低,导致蔬菜种植区为害加重。一、发生规律小菜蛾在江淮地区1年发生6~8代,并世代重叠发生,以成虫和蛹在蔬菜或残株落叶及杂草上、土缝内越冬,成为翌年的虫源。越冬蛹于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卵散产或数粒卵聚产于叶背面、近叶脉处。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气温为20~30℃范围内。春季4~6月间,主要为害马铃薯、油菜和卷心菜等作物;秋季8~11月上旬间,主要为害大白菜、萝卜、丝瓜和蔓苓等作物。11月中下旬幼虫化蛹越冬。二、危害症状小菜蛾初孵幼…  相似文献   

11.
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织设计方法,以小菜蛾卵作为目标寄生卵,在室内模拟研究了赤上蜂蜂量、寄生卵密度、搜索空间大小和植株体积与短管赤眼蜂寄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赤眼蜂蜂量是影响产眼蜂寄生率的主因素,植株大小、搜索空间也对寄生率形成极显著的影响,寄生卵量则对寄生率没有任何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寄生率的影响以蜂量和植株大小的交互作用量大,其次是蜂量与寄生卵量、寄主卵量与植株大交互作用,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有较强的寄生率,且短管赤眼蜂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寄生率的二次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生态控制配套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苏云金杆菌(Bt)、赤眼蜂(Techogrammer confursam)、性诱剂为基本措施,辅以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 UaGranulosisvirus,PxGV)、爱比菌素(Abamectin)和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9种生态控制配套措施,评价其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其中7套措施可将小菜蛾种群趋势指数(Ⅰ)持续控制在1.0以下,不同地区可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处理对小菜蛾caspase-9蛋白酶活性和基因组DNA的影响.结果表明,40、42、45、47℃4个温度处理均能在短时间内使caspase-9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此外,33.5和40℃处理72 h可导致小菜蛾基因组DNA显著降解,电泳时呈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条带.高温能够诱导小菜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生态控制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害虫种群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拟澳洲赤眼终(,Techogrammer confusum)、性诱剂为基木措施,辅以爱比菌素(Aba,ecton)、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生态控制配套措施,评价对小菜峨的拉制作用。结果表明,本套生态控制措施可将1茬菜心品种上的小莱峨种群趋势指数待续控制在1.0以下,同时减少施用农药5一6次,降低农药成本44.4D%一51.04%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防治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小菜蛾对菜心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建立了菜心产量和质量回归模型。对模型的分析发现菜心6~9叶期是小菜蛾为害引起菜心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关键时期。本文还研究了小菜蛾对不同生长期菜心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4~5叶期菜心上的着卵量最多,2~3叶期的菜心上的着卵量最小,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将菜心6~9叶期确定为小菜蛾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量元素加复合释放系统对修复大鼠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左侧下颌骨体部造成全层骨缺损。缺损被脱骨基质 (DBM)或脱钙骨基质复合释放系统 (DBM± DS)充填。术后 ,微量元素行二组灌胃。术后 2、4、8周 ,通过组织学及 X线分析评价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双因素应用组 (微量元素液及释放系统联合应用 )其骨痂出现和骨形成早于两单因素组 ,且在三时段新骨形成较多。结论 :复合微量元素脱钙骨基质释放系统能促进颌骨缺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抗药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将“诊断剂量”技术原理与简易生物测定方法相结合,可监测小菜蛾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抗性个体频率的发展动态。主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上海地区小菜蛾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以及对4类新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采用以田间抗性监测与治理有机结合为特点的小菜蛾抗药性治理对策,交替施用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可有效地控制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危害,并延缓对新型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将药剂田间推荐浓度作为抗药性监测的区分浓度,可为抗药性治理的决策和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人工饲养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5%、光周期14 L∶10 D条件下,将浸泡过油菜汁液的卡片插入产卵瓶中,让小菜蛾在卡片上产卵,将更换下的卵卡放到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苗上孵化饲养,结果得到大量发育良好、虫龄一致的小菜蛾幼虫,并且连续饲养多代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合于小菜蛾的批量繁殖。根据试验要求,可采用低温冷藏方式调控小菜蛾的发育进度,在低温4~5℃条件下,卵和蛹的冷藏时间分别控制在20,15 d内为宜。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及药剂作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菜蛾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确定蛹期“寄生”是影响小菜蛾种群的重要因子。昆虫生长调节剂IKI—7899对小菜蛾蛹期寄生天敌安全,以50ppm的剂量喷施后,小菜蛾幼虫各虫期累积死亡率达98.80%,并显著抑制种群的增长(种群趋势指效Ⅰ值为0.0009);常规药剂氯氰菊酯(200ppm),DDVP(1600 ppm)杀伤天敌,一个世代连续混合喷施4次,幼虫期累积死亡率仅为62.82%,种群显著增长(Ⅰ值为9.2769)。常规药剂的费用是IKI—7899的5倍多。  相似文献   

20.
Chemical insecticides targeting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diamondback moth (DBM), Plutella xylostella,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The discovery of an insecticide with novel mode of action is a challenge for the control of DBM.  In this study, a class of selenium- and difluoromethyl-modified azoles (fluoroazole selenoureas, FASU)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the control of DBM.  Of these azoles, compound B4 showed the highest insec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DBM.  The LC50 of third- and second-instar larvae reached 32.3 and 4.6 μg mL–1, respectively.  The midgut tissue of larvae was severely disrupted, and the larval intestinal tissue was dotted with unique red spots after treatment with compound B4.  Compound B4 led to disintegration of the peritrophic matrix, swelling of the midgut epithelium, fracture of the microvilli, and extensive leakage of cellular debris in the midgut lumen.  Surviving larvae grew very slowly, and the larval d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fter exposure to compound B4 at sublethal doses (LC10, LC25 and LC50).  Furthermore, the pupation rate, emergence rate and pupae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ound B4 also induced abnormal pupae, causing adults to be trapped in the cocoon or failure to fly due to twisted wing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ASU could reduce the population of DBM in sublethal doses.  FASU is the first synthetic insecticidal lead compound that has been shown to disrupt the midgut tissue of the larvae of DBM, and its mode of action totally differs from that of commercial chemical insectic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