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田间试验法为依据,研究了延边地区亚麻氮肥效应函数。结果表明:1.延边地区亚麻原茎产量与施氮(硝酸铵)量的反应模式为y=2718.55882 19.7911x-0.0429639x~2。F=1584.2225,R=0.9981;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22.4公斤,亚麻最佳原茎产量为4995.07公斤/公顷;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30公斤,最高亚麻原茎产量为4997.77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2.
以“宝石”甘薯为试材,通过两个生长季节在沙质壤土上对3种氮肥、3种钾施用量和2种氮施用量进行了评价。氮肥种类对甘薯产量没有影响,然而NaNO_3与NH_4NO_3或Ca(NO_3)_2相比,显著地使叶片和薯块中Na的含量增加。每公顷140公斤钾和101公斤氮处理的产量,分别超过每公顷70或280公斤钾和每公顷202公斤氮处理的。全叶和薯块中矿物质的含量充足。块根中氮、磷、钙、镁的浓度比叶片组织中的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Zadoks划分的生育阶级,本研究对冬小麦在第25生育阶段(GS25)的施氮量(N25)进行了测定,其目的在于使先前的预测第30生育阶段(GS30)需氮量(N30)的模型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为使施氮量的边际利润最大,在美国弗吉尼亚州6个实验站提出了二次规划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先解决了确定GS25及GS30产生最大效益所需的氮量;其次,在GS25生育阶段分别用0,30,60和100公斤/公顷的施氮水平代替由规划模型确定的施氮量,分别测定各施氮水平的产量和效益。然后再求出规划模型施氮水平所对应的产量(Y)与其他施氮水平各自对应产量(Y~R)之差值(D) (D=Y-Y~R);最后选择D的均值和标准差最小所对应的施氮量作为GS25的最优施氮量。另外,本研究采用了3种氮肥与小麦的价格比(2.0,4.0和8.0),结果表明,当价格比为2.0或4.0时,最佳施氮量为50—60公斤/公顷;当价格比为8.0时,则为40—5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4.
大田试验在印度的爱扎达农业大学进行,土质为沙壤土.研究大麦品种Ratna和K19-98/2(高秆)和RDB_1和RDB_2(矮秆)在两种施氮水平和两种群体密度上的生理特性.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氮肥和密度分别为副区和副-副区,处理重复三次.除每公顷施用40公斤P_2O_5和20公斤K_2O作基肥外,还施氮肥60和90公斤/公顷,氮肥分两次施用,播种期和拔节后期各施一半.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30和60株.记载了大麦品种的分蘖类型、籽粒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采用Kurtz和Ewans(1965)的方法测定不同采样期的呼吸率.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设立小区进行了两个试验,以研究稻草和肥料处理策略对小麦吸收土壤氮和标记氮的影响.第一个试验以~(15)N标记硫酸铵,施用量折合氮素113公斤/公顷,稻草按以下4种方式处理:①焚烧,免耕;②小麦播前6周,稻草混入土壤;③小麦播种时,稻草混入土壤;④稻草置于地面,免耕.结果是:处理①使小麦吸收氮量增加47%,吸收水稻茬地残留氮(~(15)N示踪)的量从1.2增加到2.1公斤/公顷.处理④使水稻茬地残留氮吸收量增加到2.5公斤/公顷.第二个试验设120个小区,其中60个施氮100公斤/公顷;另外60个不施氮.施氮小区的稻草产量为21吨/公顷,不施氮小区为11.5吨/公顷.这两种稻草产量水平与5种处理方式(上述四种处理方式加上焚烧后翻耕处理)组成联合因子试验.~(15)NH_4~(15)NO_3在播种期或分蘖期一次全量施用,或两期各半施用.不论是否焚烧稻草,翻耕比免耕减产0.7吨/公顷,土壤氮吸收量减少了12公斤/公顷,化肥氮吸收量减少了10公斤/公顷.小麦播种时,将稻草混入土壤的处理,对小麦长势明显不利,但却增大了吸收化肥氮素的比例.延迟施肥亦可增大吸收化肥氮素的比例.在稻麦轮作制度下,不论是否焚烧稻草,免耕都可促进小麦吸收土壤氮和化肥氮的活性,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Sark.  A  梁雪妮 《中国麻业》1989,(4):44-46
试验在1981~1982及1982~1983两年度进行,苎麻年收四次,以尿素作氮源,三个施氮水平处理,即每季麻每公顷纯氮(A)25公斤,一次施完,(B)50公斤分二次施和(C)75公斤分三次施。结果是在所有三个施氮水平上,均以(b)处理的纡维产量、干物产量和植株吸氮量最高,每次收割后进行土壤 NO_3—N 含量分析,发现 B 水平处理含量最高,干物产量和纤维产量,在用氮量不超过 B 水平时,随用氮量增加而增加,在用氮量为 C 水平时下降。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管理对毛豆共生固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不同基因型毛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的氮肥管理对毛豆产量及其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时间对毛豆的产量及固氮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二对复叶始期(V1.5),每公顷追施50公斤尿素和在种子形成中期(R4.5)每公顷再追施25公斤尿素,两个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饱荚产量及最大的固氮量。四对复叶期(V4),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与毛豆的固氮率呈正相关,但在开花期和种荚形成期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每公顷仅施25公斤尿素不能满足毛豆丰产及最大限度利用其共生固氮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5,(5):27-30
为探索金秋香优1079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为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各因子水平的最佳组合为A2B2C1,即追肥施氮量为150 kg/hm2、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每公顷栽15万穴时金秋香优1079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杂交早稻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施氮量有利于促进分蘖,茎蘖数多,有效穗数也多;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都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稻谷产量与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均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植株含氮量、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偏低或过高均不利高产;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氮量都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偏高都不利于物质积累和水稻的高产;稻谷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也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干物质过高也不利高产;氮肥当季利用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过高,均会降低氮肥利用率;杂交早稻T78优2155高产、高效、高氮肥利用率的适宜施氮量为每公顷纯氮16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某些与禾谷类根系共生的微生物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故当栽培介质缺乏有机碳时,并不影响其生长和活性。为了确定固氮螺菌(Azosprillium)的作用,对雨季高粱(CHS-5)进行了种子包肥研究。分析的参数有籽粒产量、稿秆产量、至半花期日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施氮量达到每公顷80公斤时,籽粒产量在二年的试验中都增加了。随着施氮量的逐渐增加,籽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华北农田冬小麦生产的水肥调控模式,2006-2008年在北京昌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和灌水5因子(每个因子4水平),形成16个水肥组合,探讨了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水肥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适量补水和施肥增加了土壤贮水量,提高了小麦抗旱能力和产量。在水肥因素中,氮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当施氮量在150kg·hm-2以下,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25kg·hm-2时,产量反而随之降低。每公顷灌水1 500~2 250m3较为适合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多灌水会使水分下移,根层土壤水分降低;少灌水会影响肥效,产量低。在平水年份,每公顷施有机肥3 000kg、氮肥(N)150kg、磷肥(P2O5)150kg和钾肥(K2O)225kg及灌水2 250m3适宜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2.
甘蔗高产优质不同氮肥量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生长期长、产量高,需氮肥较多,在亩施磷肥折P2O515公斤、钾肥折K2O24公斤基础上,施用不同氮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均比不施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24.26%-67.62%。以亩施纯氮30公斤甘蔗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氮肥、亩施纯氮10公斤、20公斤和40公斤处理,亩增产糖料蔗3241公斤、2078公斤、1088公斤和233公斤,且对提高甘蔗蔗糖含量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理的氮肥用量和运筹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明确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119篇已发表的有关稻田氮肥管理的论文,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量化了不同施氮量、基肥+分蘖肥、穗肥、种植区域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探究了我国各水稻主产区提高产量构成因子以获得高产的适宜措施。【结果】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实际产量(+42.2%)和理论产量(+43.1%),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33.2%和13.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4.2%和1.6%。在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实际和理论产量在施氮量为150~200 kg/hm2时增幅最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在施氮量为250~300 kg/hm2时增幅最大。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基肥+分蘖肥的氮比例(基肥+分蘖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为30%~50%和穗肥氮比例为10%~30%时,水...  相似文献   

14.
1.光合作用与氮肥量和行株距的关系。棉花品种108F以60×22.5厘米和90×15厘米的行株距进行栽培(每公顷74000株)。每公顷施用氮175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60公斤。或者每公顷施用氮250公斤,五氧化二磷175公斤,氧化钾80公斤。在第一片真叶期,施用较高氮量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所降低,但这种不利的影响在以后的生育期里则受到抑制。此时,施用较高氮量和宽行种植的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要比施用较低的氮量和窄行种植的植株高些。白天的光合率依赖于环境条件,在上午,随着光照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也随着增加,到15—17时,光合作用强度最高,以  相似文献   

15.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天优华占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南长沙和郴州,以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每公顷37.0万穴和22.2万穴)和不同施氮量(每公顷0,120,165和210kg)条件下.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积累与产量形成。结果表明:相同移栽密度下,施氮可提高超高产水稻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积累量及产量,但各施氮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施氮还会降低收获指数。施氮对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地区间差异.在长沙增施氮肥增加了有效穗数、颖花数和千粒重,而在郴州主要是增加了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6.
1988~1990年在波兰西部小麦良好生长及黑麦生长良好或很好的复域土壤(Complexdells)上进行田间试验,冬大麦品种为ErfaBo。ma、Dmp和Maron,每英亩播300万、400万或500万粒种子,每公顷施N4O、80或120公斤。每公斤N生产的谷粒产量,效率最高。的是Drop品种每公顷施120公斤N。对于其他品种,以每公顷施80公斤效率最高。Maron品种每公斤N获得最高的蛋白质产量。Erfa与Maron部分小区发生倒伏。在不倒伏小区,随着施N量增加到120公斤/公顷,产量随之提高。但当发生倒伏时,则80公斤N产量最高。播量对Bo。ma与Maron品种的产量不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剖析1、营养元素失调。以1989年为例,全市皮棉每公顷产994.5公斤(66.3公斤/亩),市棉区监测点测定结果,形成上述经济产量,每公顷共需氮肥829.5公斤(55.3公斤/亩),磷肥388.5公斤(25.9公斤/亩),钾肥243公斤(16.2公斤/亩),但每公顷实  相似文献   

18.
《茶叶》1986,(4)
在日本茶园中施用化学氮肥每年每公顷高达600公斤以上。但茶树对施用氮的吸收率较低。绿茶采摘的新梢在生长期间需要累积大量的氮素。根据 Hoshina 测定,第二批绿叶中41%的氮由茶树本身贮藏氮供给,36%来自发芽前所施的氮肥,其余则是从发芽后所施肥料中获得。  相似文献   

19.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05年)和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2006年),以滇杂31、滇杂32、滇杂35为试验材料,以品种、秧龄、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栽插密度为试验因素(研究内容),对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施氮量、秧龄、密度4个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施氮方法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因素对滇型杂交粳稻产量影响大小排序是施氮量>秧龄>品种>施氮方法,秧龄与密度交互效应>秧龄>密度.各因素对滇型杂交粳稻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对结实率影响较小,除品种因素外,施氮量、秧龄对千粒重会产生一定影响.提出滇型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播种,培育适龄壮秧,适宜秧龄35~40 d;每公顷施纯氮270 kg,氮肥宜重底早追;每公顷栽30万穴,每穴插1~2个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基肥中碳铵用量对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在同等的施肥水平下,基肥增施氮肥(碳铵)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加快立苗、分蘖的速度,增加有效穗及粒数,从而获得增产。在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每公顷总施纯氮150 kg水平下,基肥以每公顷施碳铵300~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