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强 《北方果树》2018,(3):8-10
该文综述了菌肥和套袋对‘秋白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施菌肥和套袋均使‘秋白梨’果实硬度增加,其中施菌肥的效果更好些;套袋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菌肥能提高维生素C含量;套袋能增加果面亮度;套袋能降低乙烯释放量,增加呼吸强度,而施菌肥能增加乙烯释放量;施菌肥和套袋均加重‘秋白梨’果汁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吉宁  雷霁卿  曹森  王瑶  王瑞 《北方园艺》2021,(11):104-112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在其坐果期套不同纸袋,成熟采摘后低温下贮藏,并进行货架试验,研究不同套袋果之间的货架期品质差异,以期为'贵长'猕猴桃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采摘时,套黄纸袋的维生素C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不套袋的总酚含量、硬度、脂氧合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三者的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货架20 d后,套黄纸袋的丙二醛、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不套袋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脂氧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仍然最高,套白纸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最高,而三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贵长'猕猴桃在20 d的货架期后,不套袋果营养成分保持最好,套白纸袋品质要好于套黄纸袋,虽不套袋果整体上要好于套袋果,但套袋能减少果实病虫害的损伤,增加果实商品果率,因此,套袋与不套袋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3.
《中国果树》2017,(Z1):41-44
研究了7种类型纸袋、不同套袋时间、不同摘袋时间对‘南果梨’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南果梨’果实着色指数提高,果点变小,果面光滑,底色变白;套袋显著影响了果实的后熟程度,降低了单果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内黑外灰内外疏水双层果袋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落花后60 d套袋可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同时对内在品质影响较小;摘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采前10 d摘袋好。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对甜春桔柚采用双层遮光纸果袋和报纸袋进行果实套袋促退绿试验,以不套袋为对照。结果表明,报纸袋遮光度不够,退绿效果较差;双层遮光纸果袋套袋越早退绿效果越好,果皮光洁度也越好,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渐增,不套袋的含量最高;8月20日套双层遮光纸果袋的果实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5种套袋组合对‘金粉1号’粉蕉进行果穗越冬套袋试验,以未套袋为对照,研究其对粉蕉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使袋内微域温度升高,处理2(外袋蓝色聚乙烯薄膜袋+内袋珍珠棉袋,全开放式套袋)袋内日平均温度最高,比对照高1.31℃,擦伤指数较低,为21.3,果实表面较光洁,无腐烂、病害等现象发生,果实维生素C含量也显著提高。综合比较认为蓝色聚乙烯薄膜袋(外)+珍珠棉袋(内),采用全开放套袋方式,为该地区粉蕉果实越冬套袋的适宜材料和套袋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套袋时期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3年5月4日至6月4日对黄金梨品种分别进行6个不同时期套袋试验,综合分析套袋时间早晚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套袋时间越早,果面颜色越浅,果点小且稀,且果面出现异常现象亦少,果实综合品质好.建议黄金梨最适宜的套袋时间为落花后15 d(天)开始,15 d(天)内完成.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提高‘贵妃’枇杷果实品质,增加果实商品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表明:3月13日套袋,5月1日解袋处理的‘贵妃’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及固酸比均高于其他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则低于其他处理.适宜在贵妃枇杷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沙田柚果实的综合效应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果实套袋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的水果生产中,套袋材料不少,价格相差很大,效果也各有不同,沙田柚套袋效果如何?沙田柚有无必要套袋?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广大果农。为了进一步弄清沙田柚果实套袋的效果,为沙田柚果实套袋提供依据,笔者于2 0 0 2 -2 0 0 3年进行了沙田柚果实套袋试验,对不同套袋材料和效果作了初步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树阳朔县三高园。供试树植于1999年10月,酸柚砧,每6 6 7m2栽74株,生长、结果、管理正常。1.2 试验处理、田间排列及套袋时间处理A:黄色塑料薄膜袋;处理B:白色塑料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果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优质纸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选用塑膜袋和11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不同纸质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破损率不同,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D、E两种纸袋对提高‘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A、B、C三种纸袋,塑膜袋(由于透光)对改善‘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玉田县苹果套袋(纸袋)的适宜时间是幼果直径1.5~2.0 cm。纸袋的透气性和防水性必须都好。201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月10日幼果直径小于1 cm套袋的,采收时统计水裂纹果率为25.34%,5月20日幼果直径1.5~2.0 cm套袋的水裂纹果率为19.67%,6月1日幼果直径大于2.5 cm套袋的水裂纹果率为39.37%。即以5月20日幼果直径1.5~2.0 cm时套袋的最好。试验看出,早10 d和晚10 d都降低优质果率。早套袋果实小,遇到风雨,果袋摩擦果皮严重,且容易脱落。套袋时间晚,果实直径超过2.5 cm,果皮对光照敏感,再加上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套袋后突然失去光线,更容易产生水裂纹。  相似文献   

11.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选用3种品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寒富’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处理使果实可溶性糖、酸、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但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果实采收时,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去皮硬度和单果重均高于套袋处理的。综合分析,在供试的3个果袋中,前卫袋最好,其次为小林袋,新惠阳袋最差。  相似文献   

12.
选取7种果袋对‘王秋’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以未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王秋’梨果面光洁度,有效减小果点大小及分布密度,同时套袋降低了单果重,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也较大。综合认为,纸袋1-2(1-KK,青岛小林纸袋有限公司)为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王秋’梨套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红阳’猕猴桃在金华地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易引起果实日灼、擦伤,大大降低了果品的外观和品质,为此进行了红阳猕猴桃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红阳猕猴桃果实表面颜色变浅,果面光洁,果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日灼,机械损伤减少,外观品质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时间及果实套袋与否的样品进行了果实成熟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固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个样品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1)套袋果实固酸比低于不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内在品质、风味均优于套袋果实。(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收时间越晚,果实风味越佳。9月中旬为‘红富士’苹果可采成熟时期,10月上旬为果实的可食成熟时期,10月中旬为果实的生理成熟时期。(3)各个时期,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均有较好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鲜苹果》质量标准,酸甜适度,属于苹果中的优质果品。(4)各个采收时间的套袋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果实成熟期均提前1周左右。(5)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采收的果实,平均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达到56.1和54.5,普遍具有糖心现象,内在理化指标组合及口感风味最佳,是昭通‘红富士’苹果鲜食果实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均较好,没有差异。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角度考虑,在该地区可以逐步取消苹果套袋。生理成熟期以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富士’糖心苹果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帅桃果实套袋试验,发现套袋桃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农残等综合指标改变明显。改善了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了果品的经济效益,实现667 m~2增产412.5 kg。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套袋对黄金梨果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金梨6个不同时期的套袋试验,研究其在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套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最佳套袋适期。试验表明,套袋时间越早,果面颜色越浅,越光洁,果点稀且小,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提高。建议黄金梨套袋于落花后15~30d完成为宜。  相似文献   

17.
"解放钟"枇杷幼果期套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放钟”枇杷是莆田市重要水果之一。据统计 ,我市每年因果实锈斑的发生而使枇杷业收入减少 50 0万元以上 ,因此如何防止果锈发生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此 ,我们对“解放钟”枇杷幼果期套袋防果锈技术作了试验。1 套袋试验 于 1996年在同一块枇杷园里 ,选择2 0株树势大小一致的“解放钟”枇杷树 ,用牛皮纸袋分别于 1月 2 5日、2月 10日、2月 2 8日和 3月 15日进行套袋试验 ,比较防果锈的效果。采收时对枇杷果实锈斑进行分级。结果表明 ,1月 2 5日套袋无锈果占 72 5% ;2月 10日套袋的无锈果占 6 8 3% ;2月2 8日套袋的无锈果…  相似文献   

18.
几种钙肥防治‘岳冠’苹果水心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钙肥对果实水心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几种钙肥均能降低果实水心病病果率和病情指数,且有随喷施次数的增加效果越好的趋势。4种钙肥中以果蔬钙肥防治效果最好,病果率最低,不同喷施次数依次为10.00%、8.26%、8.15%;病情指数最低,依次为1.85%、1.48%、1.11%;防效最高,依次为68.80%、75.04%、81.28%。其他依次为优钙、卡露里钙和培尔钙。喷施方法依次为套袋前3次,套袋至摘袋前2次,摘袋后1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蒙阴地区不同时间套袋对惠民短枝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2日、6月12日的果实套袋处理中,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以6月2日套袋果的最大,分别为308. 1g、0. 868;果实去皮硬度以5月5~25日套袋的大于对照; 6月2日、6月12套袋的小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套袋果均低于对照,不同时间套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着色指数6月2日套袋果高达100%;光洁度指数5月5日套袋果96. 67%,最高;红色色度a*值套袋果均高于对照,各不同时间套袋果间无显著差异。套袋时间越早,果实的黑点病病果率和苦痘病病果率越高,均高于不套袋果。综合各项指标认为在山东省蒙阴地区以6月2日即盛花后45天套袋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选出适宜‘翠冠’梨绿皮栽培的果袋,于2016—2017年在庄行蜜梨不同基地进行果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套袋后果皮均较对照光滑,果面锈斑也明显减少,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各套袋处理单果重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硬度基本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为减轻‘翠冠’梨果锈、保持固有绿皮色泽,提升庄行蜜梨品牌效应,建议生产中使用外黄内白双层纸袋一次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