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慕课是国内外各层次教育进行课程建设的主流趋势,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引入慕课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分析我国高校慕课建设现状,总结我国高校慕课建设的优势与影响,认为面对网络开放性带来的多元价值属性,面对大规模的形式变革,国家、高校、教师与学生需要从不同层面做出努力,共同推进我国高校慕课平台的搭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慕课的源起和发展背景,分析了慕课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讨论慕课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图书馆在慕课项目方面可开发的服务模式及其实施步骤。研究慕课的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有助于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导向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及社会对食品与营养学关注度的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改革也迫在眉睫。从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的作用及意义、食品营养学公选课开设现状及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符合目前食品营养学公选课的教学改革新举措,从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学生互动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慕课(MOOC)自诞生以来,势如破竹,掀起了全球高等教育界改革浪潮。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信息支持服务机构,自然也受到了慕课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图书馆员应该理性对待“慕课与图书馆”的关系,积极参与慕课的建设与讨论,自主开发图书馆相关慕课课程,并主动配合教师及院系慕课课程的制作,为他们提供相关知识产权咨询等。图书馆还应该加强慕课宣传,为慕课学习者提供便利。总之,图书馆应强化学科服务能力以适应大学向远程教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主要从农、林类高校通识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大方面论述通识课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涉及通识课的管理、质量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方式和考核,并总结河北农业大学的宝贵经验,为学校下一步的通识课教育改革和农、林类兄弟院校的通识课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简析了慕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情况,以生物专业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目前生物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该课程慕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专业英语慕课课程建设的相关对策,以转变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慕课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起着颠覆性的变革影响,它是世界范围内高等院校间精品课程的"同台竞技",是世界高等院校的强强联手,更是跨越时空、运用互联网技术、免费向学习者提供通向大学课堂的一条便捷之路。通过梳理慕课与微课、翻转课堂之间的关系,研究农林院校财经专业搭建慕课平台的契机。尝试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究慕课在农林院校财经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搭建慕课平台、构建农林共享课程联盟、增加国家资金扶持力度、优化教学资源等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农林高等教育财经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大学于2015年全面推行"慕课"教学。为了有效推动本校"慕课"建设,课题组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生的网络课程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调查发现:(1)"慕课"概念普及率较低;(2)学生学习"慕课"课程的目的以提升专业技能为主,就业与兴趣并重;(3)学生更加期望选修课以"慕课"形式开展;(4)"慕课"课程开展模式具有年级差异。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在课程类型、授课模式以及学习时长等方面为该校"慕课"建设提出了建议,强调循序渐进地开设SPOC课程,注意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类型课程和采用不同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等农业院校引进网络通识课程能丰富通识课课程资源,优化通识课课程结构,有效解决通识课程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通识课带来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高等农业院校采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网络通识课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五邑大学MOOC通识课"中华诗词之美"试点教学工作的总结,发现该MOOC通识课程尽管有"名校+名师+名课",自由的学习方式,反馈及时,实体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等教学优势,但也存在视频间逻辑联系不强且视频时间过长,考核方式单一和实体课堂授课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反思MOOC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不足,认为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建设,必须以清晰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前提。类似于"中华诗词之美"的文学类通识课、公选课,可以完全MOOC化,而文学类专业课,如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等专业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等课程,不能够进行纯粹的MOOC化模式教学。为此,提出文学类专业课程MOOC化途径,即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造传统文学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从慕课的资源共享特点、学习者新的学习方式、动物繁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时代下教师的观念改变等方面总结了慕课教学模式的积极影响,最后对当前慕课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慕课教学在高职动物繁殖学课堂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的出现,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动力。新的课堂模式在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清晰明了的视野去认识和运用。在注重课堂形式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翻转课堂的知识输入部分——课前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这就涉及慕课和微课的制作使用的问题。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重视慕课和微课的作用,才能使课堂"翻转"得起来,并"翻转"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82-283
慕课是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开展开放型的课程学习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慕课的引入必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其中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提出了使慕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与促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慕课课程是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方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然而目前存在着课程效果欠佳、师生互动不足、内容更新滞后的问题。这需要对教育客体,即青年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以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兼顾时代性、民族性,促进创新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层面对高校思政慕课进行改革。促进思政慕课的时效性,优化课堂互动环节,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对专业课进行有效补充,弥补专业课程思政融入难、融入方式受限等问题。依托遥感选修课“遥望地球探索天地变化”,充分挖掘遥感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采用丰富的科普形式,构建“思政引领+科普驱动”的授课模式。利用公选课学生范围广、授课手段灵活的特性,结合遥感知识独特、应用性强的特点,采用科普性的、新颖的、开放的、互动的模式实现遥感技术知识的传授和交叉探索,对于科普继承性实现了有力支撑,将显性知识教育和隐形思政教育相结合,培育了学生服务于本专业、服务于基层的精神,在学生中反响良好,学生遥感知识面和思维得到显著扩展,发挥了公选课的育人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育进行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试验研究,以此来提出合适的教学方式,基于慕课的英语混合式教育模式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带来全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7.
李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5,(26):391-392
论述了慕课在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介绍了慕课在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械系农业机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应用;阐明了如何通过慕课完善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及其对教师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兰 《长江大学学报》2017,(22):74-75,80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是整个大学教育体系和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插花艺术通识课课程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高插花艺术通识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即选择适当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利用微信群和QQ群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实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多元化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与健康通识课对弥补大学生相关知识的欠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民办高校开设化学与健康通识课的必要性,选定主要参考教材,筛选出合理的教学内容,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问题,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期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化学与健康》通识课的开设对弥补大学生相关知识的欠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民办高校开设《化学与健康》通识课的必要性,选定主要参考教材,筛选出合理的教学内容,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问题,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期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