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于2014年出台,其中关于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旨在逐步突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形成招考分离、双向选择的考录模式,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性与科学性。此轮改革对地方农业院校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必定会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办学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以期在改革中赢得持续发展空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地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在新高考改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知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新农村新农业的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含多个专业方向。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针对学生人文底蕴不足、专业建设趋同等问题,采取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优化基础课设置等措施,在教学中应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农建设是推进农业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农业院校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力量。农业院校要以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分析研究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服务农业发展的实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方农业院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通过完善和修订教学计划和构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过程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农林高校作为支撑乡村振兴、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队伍的主阵地,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聚焦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地方农业院校必须克服“三农”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困境,加快基于新农科的人才培养改革步伐,努力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为支撑“三农”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大学生村官,在政策保障支持、生源基础、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地方农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全人的培养,在道德建设、社会责任、实践能力、调查研究、群众工作等方面统筹规划,要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农村的用人。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受到教育思想、学校层次与类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鉴于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地方农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通过相应的变革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是生产人才的工艺,对学生的发展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天津农学院的教学改革实际,提出在新形势下要采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养高尚的精神追求;加强通识教育,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实施该模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围绕解决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导,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激励性制度、交互性教学、立体化实践、开放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地方农业院校"五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农村发展和科技前沿、服务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职能,通过对广东省某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调研,结果折射出乡村振兴视域下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学科发展、培养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系列措施,促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裨益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地方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人才需求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充分利用以农林学科为特色、多科性大学的优势,通过科学定位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加强专业教学,多渠道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化教学改革,升华教学管理水平,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等措施,全面改革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科”是高等农林院校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农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针对“新农科”对学科建设的内在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立足于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新农科”内涵建设;二是实施学科分类建设,提升“新农科”学科水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农科”人才质量;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应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首要任务,通过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师队伍服务保障机制等,解决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问题,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255-257
基于当前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招生录取工作;突出优势专业,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新兴技术手段,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完善师资队伍,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切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战略的启动,要求地方院校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院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策略性的学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农业高校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包括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和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等,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农业院校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针对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及其学时的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改变或者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植物学实习和其他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同时采用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期使植物学教学改革深入扎实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几种典型地方农业:校科技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地方农业:校推广科技成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地方农业:校科技成果推广的优化对策,主要包括重新修改叶农业技术推广法曳、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以新农村发展研究:建设为依托,创新农业高校内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推广制度体系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