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正武 《蔬菜》1989,(1):20-20
化瓜是黄瓜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如果管理不当,化瓜率可高达54%。怎样才能提高黄瓜的座瓜率呢?从以下几点我们可以了解化瓜与那些因素有关,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1.品种不同,化瓜率不同单性结实能力差的品种容易代瓜,如地爬黄瓜等。对于这种类型的化瓜,通过人工授粉、田间放蜂等措施,可大大提高座瓜率;另外,品种不同适应性不同。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应选用不同品种,如温室栽培用北京小刺、长春密刺等品种,否则化瓜率提高。 2.高温引起化瓜白天温度高于32℃,  相似文献   

2.
北京郊区露地黄瓜生产有春夏秋三个茬次,从5月下旬~9月下旬可陆续收获上市。这三茬黄瓜由于栽培季节的气候条件不同,在栽培管理技术上有明显的差别。为此,分别提出各茬黄瓜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露地早熟春黄瓜本茬黄瓜是利用保护地育苗,露地定植的一种栽培方式。生产季节从3月中旬~7月下旬。一、选用品种要求选用抗霜霉病性强、丰产、经济性状好的品种。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品种为津研4号、津研1号、津研2号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春促早栽培、春季栽培、越夏栽培和秋季栽培4种栽培模式实现了迷你黄瓜周年生产。应根据季节不同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温湿度管理。  相似文献   

4.
刘静 《蔬菜》2004,(2):11-11
“春光2号”黄瓜系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朱其杰教授育成的水果型黄瓜新品种,强雌性,优质抗病,属保护地专用品种,综合性状良好,种子价格适宜。一、品种特征特性1.“春光2号”黄瓜耐低温、耐弱光照能力强,在特殊寒冬条件下(温室夜间温度在10 ℃左右),比其他品种日生长量大,生育正常,不易出现“花打顶”现象,是日光温室冬茬栽培的理想品种,并可根据不同栽培目的,利用于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或冬春一大茬长季节栽培;高抗枯萎病,较耐霜霉等病害。2.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出现在4~5节,雌花节率高,单性结实、持续结瓜能力强,可多个瓜同时生…  相似文献   

5.
化瓜现象是黄瓜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采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如果管理不好,化瓜率可达50%以上。 (1)品种结实能力差引起的化瓜。可通过人工授粉、放蜂等措施提高坐果率。据试验,进行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可使化瓜率下降70%左右。另外,不同季节,不同栽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科研人员最近成功育出“津优系列”6个黄瓜新品种,这是继“津研系列”、“津杂系列”、“津春系列”等13个品种之后的第四代黄瓜新品种。 科研人员在选育黄瓜新品种时,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杂种一代优势利用方法,将不同品种黄瓜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等性状集于一体,特别注意在黄瓜质量上下功夫。“津优系列”对黄瓜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症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而且瓜条直、肉厚、心腔小、口感好,分别适合于露天、大棚、温室栽培,亩产可达到5000公斤。 天津育出黄瓜新品种@德华  相似文献   

7.
概况分析保护地蔬菜栽培品种的选择应考虑设施的类型、不同的栽培季节、蔬菜产品的目标市场等因素,总结适宜哈尔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甜椒、尖等大宗蔬菜的具体品种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8.
《西南园艺》2004,32(2):40-40
“春光2号”黄瓜系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朱其杰教授育成的水果型黄瓜新品种,强雌性,优质抗病,属保护地专用品种,综合性状良好,种子价格适宜。该品种耐低温、耐弱光照能力强,在特殊寒冬条件下(温室夜间温度在10℃左右),比其他品种日生长量大,生育正常,不易出现“花打顶”现象,是日光温室冬茬栽培的理想品种,并可根据不同栽培目的,利用于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或冬春-大茬长季节栽培; 高抗枯萎病,较耐霜霉等病害。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出现在4~5节,雌花节率高,单性结实,持续结瓜能力强,可多个瓜同时生长;在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
史树昆 《蔬菜》2009,(1):15-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黄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科技入户”和“百村品种更新工程”推动了北京市顺义区水果黄瓜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40hm^2,产值比普通黄瓜高30%以上。笔者根据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制定出顺义区设施栽培水果型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
黄瓜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导读:黄瓜营养丰富,为国内周年供应的大众蔬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黄瓜设施栽培技术。注意不同季节栽培需选择适合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设施,根据气候变化进行环境调控。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是重要的温室产品。黄瓜富含膳食纤维、钾、镁,有调节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其中钾盐还具有加速血液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多余盐分的作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等。常食对保  相似文献   

11.
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蔬菜栽培种类,在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很大,品种类型很多。白玉翠黄瓜属于北方品种类型,果实表皮颜色为白色,是在河南省周口市郊区广泛栽培的传统品种。白玉翠黄瓜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易于栽培,在周口市附近菜区栽培面积较大。进行白玉翠黄瓜秋延后栽培可较好地填补黄瓜栽培季节上的空缺,延长黄瓜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12.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北部热带潮湿地区,现已是全球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形成了欧洲温室型、欧美露地型、中国华北型、中国华南型、中国西南型、加工型等丰富多样的类型和品种。主要从品种类型、栽培特性、栽培季节、高效模式、大棚黄瓜栽培、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北部热带潮湿地区,现已是全球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形成了欧洲温室型、欧美露地型、中国华北型、中国华南型、中国西南型、加工型等丰富多样的类型和品种。主要从品种类型、栽培特性、栽培季节、高效模式、大棚黄瓜栽培、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是“八五”至“九五”期间,针对云南各地大白菜生产上存在的以常规栽培为主、主要使用外引品种、不同季节均使用单一品种及病害突出等问题,由昆明市科技局立项的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组旨在利用外引材料和当地的优良地方品种,选育出常规栽培、延后栽培和早熟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攀枝花农民在进行黄瓜种植时,应根据栽培模式、季节、消费习惯等选择合适的品种,如福田冬美、裕优3号、金胚99、博美009、津优35号和以色列水果黄瓜CU9010。同时,要加强黄瓜病虫害的防治,完善商品瓜的采后处理和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6.
秋延后大棚黄瓜栽培,通过保护设施可使黄瓜生产延迟到深秋冷凉季节,为国庆节市场供应新鲜黄瓜产品。其前期炎热多雨,病虫害易流行,中后期温度较低,黄瓜瓜条发育缓慢。为此,1998-2002年洛阳农科所在宜阳县、偃师市两地进行了栽培试验,获得了秋延后大棚黄瓜高产栽培的一整套相关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秋延后栽培黄瓜不强调早熟,主要选择抗病、生长势强,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座果率高,丰产的品种,如津杂1号、中农1101、中农10号、豫黄瓜3号等。2整地秋延后栽培一般是跟茬种植,土地没有休闲。要及时整地,整地前将田间杂草及前茬残留物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瓜的栽培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更加丰富,栽培茬口划分更加细致,设施栽培增加,大棚、中棚、温室等各种保护地栽培形式的应用使其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设施覆盖栽培使得黄瓜生产品质得到了提升,管理方便,提早成熟,提前供应市场,产量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成倍增加,为市场供应充足,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设施黄瓜的栽培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不同的栽培季节应选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要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棚室黄瓜防化瓜高效益增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棚室黄瓜防化瓜高效益增产措施一、化瓜原因1.品种适应性不同则化瓜率也不一样:如:“长密”与“中农五号”相比,在同样栽培条件下,“中农五号”则化瓜率高(因其对肥、水等要求严格)。2.高温引起化瓜:白天气温高于32℃,夜间高于18℃,正常光合作用受阻,呼...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地区水果黄瓜长季节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内,引进4个水果黄瓜品种进行长季节栽培品比试验,从植株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商品性、抗病耐低温特性以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MK171"可作为黑龙江地区黄瓜长季节栽培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我区春大棚黄瓜生产多选用“长春密刺”品种,此品种早熟、高产、品质佳;但近年来常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侵染造成减产。为了提高春棚栽培黄瓜的经济效益,我区引进了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选育的津杂1、2号黄瓜品种。经过四年来的小区试验、示范、推广,我区栽培津杂黄瓜面积已达80%以上。实践证明其抗霜霉、白粉、枯萎病能力强。我区连续在北辛安、古城大队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长春密刺”亩产1379至495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