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网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农业信息网络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农业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网络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较系统地阐述了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已经走进社会。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信息的传递,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文章就网络化对农业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Internet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中一次重大的变革,它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传统模式,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建立在信息网络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促进农副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加入WTO后我国农副产品市场逐步向全球开放,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提高农副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能力,需要迅速建立起与国内、外贸易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信息系统,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适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详实、具体的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已成为趋势,并且应用到我国的各个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气象信息网络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只有气象信息及时的传播到农业生产一线,才能有效提高粮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力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化气象服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对策,仅此借鉴。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发展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辉  陈慧娟 《河南农业》2011,(5):53-53,52
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新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是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让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得到提高。网络化的农业气象信息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推动网络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我国发展信息事业的重要部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可以基于农业价值链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从农资供应、农业生产等方面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农资供应实现网络化布局、农业生产应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农产品流通应积极实现信息化等思路实现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经济。具体对策包括农业价值链信息整合政策、农业经济大数据推进政策、农民互联网培训支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三部分:(一)我国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结构,包括国家、部、委及地方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及传递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运行。(三)我国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1.体系结构不合理;2.手段落后;3.农村经济信息市场发育不全;4.农业信息专业队伍不稳定;5.法规不健全。  相似文献   

11.
拟从本馆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探讨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科学发展地位.文献信息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力求找出一种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文献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上经济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Internet上经济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搜索引擎、网上数据库、网上文献资源、经济信息网站、研究机构网站、在线黄页、新闻组、BBS等的利用,并给出常用的域名网址。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构建包括农业生产决策信息系统(农业生物信息系统、农业环境信息系统、农业技术信息系统、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信息系统在内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开拓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农村信怎资源传播网络,即通过计算机农业信息站点网络、农村远程信息服务系统、语音服务系统、人工信息站点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体制下农业信息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新经济体制、新经济、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对策: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形成农业信息化的内在推动力;制定科学的制度政策,加大信息的供给;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优化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的模式;强化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农业网络信息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An ultimate purpose of much agronomic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earch is to provide management guidelines (e.g., on application rates of fertilizer, seed, and herbicides) to farmers. Ideally, farm management guidelines or recommendations would be determined by applying sound economic theory to data from agronomic experiments. Whil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gronomic data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 yields, managed inputs,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weather variables has always been valuable, we argue in this paper that because such information and precisio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re economic complements, the adven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has mad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gronomic experiments now even more valuable than ev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oint out and respond to two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precis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from agronomic research. The first implication is that because precision technology has made information more valuable, it is also more costly now when agronomists make mistakes in using economic theory to derive incorrect farm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formation. Therefore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hat agronomists understand some basic economic theory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ecision technology. Our response is to provide here an economic primer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information. We also recommend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between agronomist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in preci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second implication is that, because precision technology has made the information more valuable, there is more need than ever for long-term, multi-regional agronomic experiments. For before scholarly experts can provide separate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many very small areas of farmers' fields, they will need to know much more than they currently do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op yields, input application rates,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weather variables. Our response is to call for agronomists to beg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uch experiments, and to call for increased public funding of such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信息之一,然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现有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已经难以满足信息用户的要求,从而引发会计价值危机。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将有利于会计价值的回归与提升,才能使会计信息供求矛盾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空间信息服务不足的问题,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依托,结合河北省县域空间数据和农业经济数据深度挖掘农业信息的研究。设计和建立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利用组件式GIS技术、MATLAB与C#混合编程技术以及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开发出一个面向县域农业经济信息服务的易移植和可扩展的通用性平台。平台具有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排名、专题图定制和发展趋势分析等功能,旨在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农业系统学原理,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在横向上由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4个年信息子系统构成,在纵向上由国家、省、市、县4级农业信息中心构成.各级中心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按照农业系统的4个基本要素建立农业信息系统,通过横向、纵向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武晶  徐华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70-5073
基于阿克苏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测算模型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定量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至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0.977 4,比1996年增加了0.123 7。交通用地、耕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园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的主要因素。②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迅速变化。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关系数最大,为0.988,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馆近年来,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作用,配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几项信息咨询服务。目的是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