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依据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生苗造林保存率比扦插苗高,但两者均高于90%;2)扦插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苗大;3)扦插苗及实生苗高生长和径生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扦插苗表现出“高胖”的形态特征,而实生苗倾向于“矮胖”。  相似文献   

2.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杨树不同方法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杨树不同方法造林试验,适当的造林方法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可提高其生长量,用一年生扦插苗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苗高和地径均比对照和其他造林方法有极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苗与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经连续三年的观测,无性苗造林平均成活率83.8%,比实生苗高7.43个百分点,平均树高3.98m,比实生苗高13.71%;平均地径8.18cm,比实生苗高14.73%。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不同坡向的两种苗木生长的高低顺序是南坡>东坡>北坡>西坡。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类型山核桃无性系苗木进行造林,通过7 a的试验表明,不同类型无性系苗与造林当年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地径生长、挂果年限及果品质量等关系密切,化香砧生长枝、本砧生长枝嫁接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保存率好,树高、地径生长快,挂果投产时间早,山核桃果品质量好等特点;本砧结果枝嫁接苗造林与化香砧生长枝嫁接苗相比具有一定的矮化特性及提前结果特性,但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果品质量也远不及其他类型苗木.  相似文献   

6.
比较黎蒴扦插苗与实生苗苗期和造林后7个月及31个月的生长情况,发现黎蒴扦插苗多个性状优于实生苗;造林初期,实生苗生长较快,生长明显优于扦插苗,扦插苗蹲苗期较长,但后期扦插苗生长可以超过实生苗。从目前情况来看,黎蒴扦插苗造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思茅松12个种源、27个家系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思茅松林木的生长差异显著,由此初步评选出思茅松的2个种源及其相关的6个优良家系。所评选出的思茅松6个优良家系其幼林3.5年生时林木的生长量与最差家系相比,平均树高增加11.7%~23.3%,平均胸径增加19.9%~32.6%,平均单株材积增加50%~101.6%。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的质量指标,得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树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18.5 cm﹥树高≧15.5 cm,0.29 cm﹥地径≧0.24 cm;Ⅲ级苗树高﹤15.5 cm,地径﹤0.24 cm.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皮云杉2 ̄4年生休眠枝扦插苗和2 ̄3年生嫩枝扦插苗造林,其生长量均超过裸根苗的生长量,侧根长度和根系直径均比裸根苗大,但扦插苗抗逆性弱,虫害发生率较裸根苗稍高。用扦插苗造林,不但可以缩短苗木培育周期,也能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其发芽率(播种2个月)为75.70%,与直播造林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成活率(0.5a)和保存率(1.5a)明显低于直播造林。但是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小,到幼树阶段(2.5a)时保存率为3.82%.只比同期直播造林的保存率低0.29%,到3a以后,保存率几乎一样。同时思茅松种子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的发芽率几乎一样。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对思茅松幼苗成活率和幼树保存率影响较大,其中与旱稻、玉米种子混合撒播造林时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与黄豆和花生混合撒播。混合撒播造林有利于思茅松生长,其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都高于直播造林。其中与旱稻混合撒播造林的思茅松生长最快。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恩茅松的保存率和幼树的生长量都明显高于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特别是到林龄为2.5a时,其差异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撒播造林不但有利于思茅松幼树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三年生思茅松嫩枝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 a生思茅松嫩枝为材料,以红心土为基质在营养袋中扦插。对其生根性状进行分析得出,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与不定根平均长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地下部分生物量与不定根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研究了思茅松种子场圃发芽过程、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关系、苗木生长量、菌根接种效果等,揭示了:①在思茅松的中心产区,种子场圃发芽率与千粒重呈线性正相关;②常温下,思茅松种子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发芽率降低;③伴生菌根菌接种是思茅松育苗的关键技术,苗木出土约3个月菌根接种良好是培育壮苗及苗木按时出圃的根本保证;④思茅松家系间苗期生长差异显著,为其遗传参数研究提供了早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思茅松人工林集材作业技术的现状,在云南对于中小批量的采伐,目前多采用集材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集材。提出了一些对集材工艺与设备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丽梅  胥辉 《林业科技》2009,34(3):19-23
以景谷县文朗示范林场不同树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思茅松天然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20块标准地,实测标准木120株。通过多元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干、木材、树皮、树冠、树枝、树叶生物量与D、H和V的相关性密切,同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树冠、树枝、树叶生物量还与CW、L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对不同模型分别进行拟合选型,确定了思茅松单木各维量的最优估测模型。经各项指标检验,所确定的生物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顸估水平,在生产实践中可用其很好的对思茅松单木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进行估计,为思茅松的合理经营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优良木(Ⅰ、Ⅱ、Ⅲ级木)的成长和分化,被压木(Ⅳ、Ⅴ级木)的衰退和死亡,是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与“内部时间(T=D)”有关系。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与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的相互关联关系,反映出林分结构状态的演变。在8、16、32这几个临界时刻,“立木度/蓄积度”的数值都趋近10,这是思茅松林分演变的3个周期,对应着周期性的转移概率序列。用在判断林分生长、预测林分演变过程、确定林分间伐强度等方面都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思茅松人工林幼林期(1~4年生)林地土壤肥力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营造思茅松人工林,只要合理施肥,就能有效地维护其林地土壤的肥力。其经营过程中施用尿素能够显著提高思茅松人工林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其土壤的化学性质;施用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对思茅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显著,但当其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也能防止林地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分解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普洱市清水河5种不同密度6年生思茅松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及分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年凋落物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5种思茅松人工林月凋落规律相似,呈单峰型变化,在全年间,3~4月的凋落物量占全年的68.31%~73.51%,其余各月比较低;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归还养分的多少与凋落物量密切相关,人工林全N的归还量最高,全Mg的归还量最低,5种大量元素归还量的顺序为:N>P>Ca>K>Mg;思茅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分两个阶段,旱季凋落物分解速度相对较慢,雨季凋落物快速分解,整个分解阶段呈现"由慢到快"的规律,年分解率受当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9种不同基质,研究其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生根率不同,从生根率来看,不同的基质,以珍珠和河沙最好,壤土其次;从根系质量盾壤土最好,腐殖土最差。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设于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了其结实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思茅松从开花授粉到球果成熟的历期近两年。(2)思茅松林木的球果主要分布于树冠中层,其分布率为65.2%。(3)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结实率有很大的差异,且结实率均较低;在球果重、平均球果产种数、种子重及出种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在果长、果径、种子千粒重等方面变异较小。(4)不同产地的思茅松优树结实有所差异。思茅曼歇坝产地的优树结实状况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