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接(自然靠接)作为传播树木病原的一卜途径,直到不久前才引起注意。树木的根系交织在一起,往往形成靠接,它们具有共同的粗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在这种情况下,一株树的生物学进程,受其邻树相当张烈的影响(不仅是争水和肥)。据测试,大童的物质如抗生素、茁壮素、碳水化合物、染料、除草剂、矿物质、菌抱子和水等,都可通过根接转移。有人认为经由很接进行树际物质转移对林地功态有很重要的形lll..l。j:is报道择伐林地花旗松伐兜由于共根系与保留树根接而继续生长,其中45书生长数年,23万旺盛生长达22年之久。 根接是怎样发生的? 一般认…  相似文献   

2.
采用埋袋法研究了落叶松(17 a生)两种不同来源凋落物(地下部分死亡的细根和地上部分凋落叶片)的分解。结果表明,细根的年分解量为207.4 kg.hm-2,占凋落物年分解总量的32.3%。细根N、P、K养分归还量分别是凋落物总归还量的32.4%9、.3%、19.5%。细根在林地C和养分循环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生长、形态、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阐明不同外生菌根菌促生抗逆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棚内盆栽试验,分析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橙黄硬皮马勃(Sc)、琥珀乳牛肝菌(Sp)和未接菌(CK)马尾松幼苗的地上和地下生长、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差异。【结果】1)干旱胁迫抑制马尾松生长和根系活力,但接种Sc和Sp均能促进马尾松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活力,改善根系形态,以接种Sc效果更佳。2)在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酸类、酮类、萜类、酯类、醇类和醛类6大类有机物质,共28种化合物。分泌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受接菌和干旱胁迫调控,其中,接种Sc和Sp分别使分泌物种类增加和降低;无论是否接菌,分泌物种类均在干旱胁迫下增加;各类分泌物相对含量对干旱和接菌处理响应明显且存在差异,变化幅度和方向与分泌物种类有关;接种菌根菌能改变干旱胁迫下各类分泌物相对含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抑制萜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相对含量,同时,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程度更大。菌根菌对同一组分不同化合物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影响。3)马尾松幼苗接种Sp后通过提高根际土...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任豆(Zenia insignis)接种AM菌剂后的生长效应,采用4种丛枝菌根真菌(HUN03B、XJ08A、HEB04、XJ04B)接种剂和2种接种处理方式(蘸根、穴施)接种任豆幼苗,观测其接种40、70、110和150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变化过程,分析接种后任豆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动态。结果表明: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任豆苗木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接种半年后的接种苗比未接种苗的苗高增加12.29%~22.73%,地径增加24.64%~39.11%,总生物量增加37.88%~57.20%。蘸根比穴施更易使菌剂浸染任豆幼苗根系,有效提高了前期侵染率,促进苗木生长,但2种接种方式的浸染率在接种后150 d左右基本一致。任豆生长以蘸根HUN03B丛枝菌根真菌的促进作用较好。研究结果对促进石漠化地区任豆造林生长,提高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974年春,我们受桑树嫁接方法的启示,在我场口上作业点进行了油松接根扦插试验,扦插24株,成活6株,成活植株生长旺盛。据1977年9月28日调查,最大植株高77厘米,根径2.2厘米;一般植株高30厘米,根径1.2厘米;对照株(实生苗)高25厘米,根径1.2厘米;可见接根扦插最大植株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208%和83%。并且其根系也明显地比对照发达,接根扦插植株其主根长50厘米以上,侧根20条,最长侧根为84厘米,根系密集分布在土层27-57厘米处;对照株主根长仅25厘米,侧根11条,最长侧根51厘米,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5-25厘米处。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栎类天然次生林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等生长动态特征对不同森林抚育强度的响应,采用近自然森林抚育作业法对栎类天然次生中幼龄林进行抚育,并设置轻度(21%)、中度(35%)和重度(54%)3个抚育强度处理水平以及对照样地,抚育2年后进行样地调查,研究不同抚育强度条件下林地表层(0~20 cm)细根形态结构特征参数和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细根结构特征参数和Bray-Curtis相异距离的不同抚育强度样地PCo A排序图,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抚育强度样地之间的细根生长发育差异特征;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0~20 cm土层活细根和死细根根长密度、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平均直径和细根体积密度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在不同抚育强度之间呈现显著的差异(P0.05);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0~10 cm土层活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总细根生物量密度均快速增加;相比于10~20 cm土层,森林抚育对0~10 cm细根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强度抚育条件下的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比对照增加了136.72%,而10~20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比对照增加了105.68%。  相似文献   

7.
从1973年起,我们在苗圃和林地上开展了檫树嫁接技术研究。苗圃的砧木为一年生原床苗,高约1米,地茎1.2厘米。林地砧木为一年生幼林(连苗龄2年),株行距4×4米或5×5米。接穗从12株13—20年生的树上采集,是树冠中上部一年生侧枝。春季嫁接于每年3月上、中旬用切接法嫁接,连续3年,成活率分别为38.4%,45.7%,56.0%。接株除少数于接后10天左右开始萌动外,多数于接后30—40天萌动,随即旺盛生长,当年高生长1米多。夏季嫁接于7月上旬用芽接法嫁接,成活率仅2%。原因之一是在接后一个月切砧,而此段时间内砧木树冠光合作用产物向下输送受缚带阻碍,缚带上缘树干肥肿,接芽被包进树干死亡。少数成活接株当年高生长5厘米,第二年起开始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8.
桉树人工林伐根催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主要对桉树人工林伐根催腐药物(方法)、施药措施和浓度的药效性及使用伐根催腐药物后林地对下轮林木生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药物(方法)、施药措施和浓度都会对桉树伐根的毒杀催腐效果有显著或显著的影响.在8种催腐处理(化学法、物理法)方法中,采用本所配制的复合药物,其毒杀效果和催腐效果都最好,而采用割芽物理催腐法效果最差,采用伐根催腐后迹地更新造林有利于林木的生长,经运用成对t测验法可知,从0.5年生幼林至2.5年生中龄林的高生长、粗生长和蓄积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迹地更新所营造的林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增温对比试验观测天然次生林演替序列森林内不同层次植物根系呼吸速率生长季的变化,揭示森林演替和模拟增温及其交互作用对根系呼吸速率的影响,为森林更新过程中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关帝山4种天然次生林(杨桦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杄林)为对象,采用野外定点对比试验,以林下地面搭建温室模拟林地增温和用去根试验结合差减法区分根系呼吸组分。于2016—2019年利用Li-6400便携式分析仪观测根系呼吸速率。【结果】增温提高了4种林型细根生物量和根系总呼吸(土壤自养呼吸)的生长季碳通量;增温显著提高了灌木层和草本层根系呼吸速率,提高幅度分别为8.37%~15.26%和10.88%~14.00%,降低了根系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性(Q10)。但增温没有改变根系呼吸的生长季单极值变化特征。各林分细根生物量和根系呼吸速率均随演替进程而降低,而根系呼吸速率Q10的值则升高。【结论】灌木和草本层根系呼吸速率对增温和演替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程度显著,而乔木层根系呼吸速率对增温和增温与演替的交互作用响应程度不显著。随林地温度...  相似文献   

10.
选取处于花期的荨麻叶龙头草30株,对其根、茎、叶及花等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花,变异系数分别表现为19.38%、17.20%、31.34%;花生物量分配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其调节生殖分配能力较强。植株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但不显著;根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叶及花生物量分配与总生物量均呈负相关,但花器官生物量分配不显著。花期各器官物质分配规律是:由营养器官(根)、支持器官(茎)、光合器官(叶)向生殖器官(花)转移,在林分郁闭后,其茎直接转换成茎状根,为下一年繁殖做好准备。说明其具有自我调节各器官生产力分配能力,对外界有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红瑞木扦插苗为试材,设置尿素浓度0.0%(N1)、0.8%(N2)、1.6%(N3)、2.4%(N4)4个处理,研究根外追肥对红瑞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外追肥显著促进了红瑞木的株高生长,提高了红瑞木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处理比较来看,各根外追肥处理促进红瑞木生长和改善其生理特性的顺序为N4>N3>N2,红瑞木适宜的根外追肥配方为1.6%~2.4%尿素+0.8%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元阳干热河谷地区,对本地产膏桐苗木年生长期内根、茎、叶物质的累积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膏桐苗木根的物质在整个苗木的年生长期内均处于小幅增长的状态;苗木叶物质在苗木年生长初期增加,至生长盛期回落,到生长后期有小幅上升;苗木茎物质在苗木的年生长初期下降,生长盛期增加,生长后期又下降.苗木根、茎、叶物质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都在苗木的年生长初期和盛期,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物质比例也呈小幅增加状态,苗木呈现多根性发展趋势,苗总重在整个年生长期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五)林地施肥:日本的人工林长势很好,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采取维护地力的措施,第二是林地施肥:1、维护地力的办法有:第一、采取保持水土的耕作措施;第二是旱地灌水,积水高湿地的排水对柳杉效果良好。在过湿的条件下,根系吸收氧气少,呼吸作用减弱,或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下降,亚氧化铁等还原物质侵入根内,起到了毒害作用(这点在洪雅林场有参考价值),因此应开沟排水。第三是林粮间作:第四是种植肥料草和肥料树。绿肥草有紫苜蓿、羽扁豆和金雀花;肥料树有胡枝子、垂桤木、亦杨、杨梅等。2、林地施肥:在人工林大发展时期,曾广泛进行林地施肥,对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  相似文献   

14.
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办事处,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太行山石灰岩石质山区营造火炬树生态林20 hm2,现已郁闭成林。从目前林地生长情况来看,火炬树高生长较低,树冠较小,在人工侧柏和天然麻栎乔木旁成为伴生下木,由于火炬树水平根系发达,根蘖萌生力强,根蘖萌生的火炬树幼林密度高,且成片状分布,由于缺少间伐抚育管理,严重影响了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为了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质量,有利于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立体结构植物群落,简要介绍了火炬树生物学特性和今后需要加强的林地栽培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对退耕还林(草)4年后2种草本层模式的三倍体毛白杨林地进行≤1 mm细根生物量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地的林木细根生物量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比值均约为50:30:20,黑麦草林地林木细根年平均生物量约为自然草林地的2倍;但就总细根量来说,自然单根系大于黑麦草根系,是黑麦草的4.4倍;林地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未退耕地在总量上差别不大,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 mm细根能提高大粒级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团聚体总量.  相似文献   

16.
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各器官养分分配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油茶N、P、K、Ca、Mg、Cu、Fe、Zn、Mn等元素含量均受不同器官和不同时间的影响,并呈现极显著(P <0.01)的差异。2)5月与8月油茶各器官的N、P、Ca含量均以叶片最高;5月K含量以叶片最高,8月则以果实最高;Mg的含量均以根最高。3)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P、K以及N(果、叶、枝、干)、Mg(果、叶、根)、Ca(干、根)含量减少了2.08%~59.58%,而根系的N含量、枝与干的Mg含量以及果、叶与枝的Ca含量则增加了3.19%~90.60%。4)Cu、Zn含量均以枝最高,Fe含量以根最高,Mn含量以叶最高。5)与5月相比,8月各器官Mn含量、叶Fe含量, Zn含量(枝、干、根)增加了1.36%~171.15%;而各器官Cu、Fe(果、根、枝、干)、Zn(果、叶)含量则下降了10.44%~88.99%。6)本研究发现在果实生长高峰期油茶叶片具有很高N∶P,各主要器官的N、P、K、Cu含量较大幅度降低,大量K向果实转移。  相似文献   

17.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监测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 ,研究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 19年生的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火炬松新根的根量密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 ,在生长季末的 1、2月份达到最大。经过林地土壤干旱处理 (通过建立穿透雨隔离系统 ,阻止雨水到达地面 )的树木的根量密度自 9.3cm处 ,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未经干旱处理的树木在离土表 80  10 0cm深处仍有较高的根量密度 ,达 3.4 8 5 .12条·m- 1,是经干旱处理树木对应土壤层次中根量密度的 10多倍。火炬松从 3月份开始发生新根 ,随后迅速增加 ,至 6月份发生最多 ,然后缓慢减少 ,5  7月的新根发生数占总量的 4 1.8% ,大部分新根发生在离土表 30cm以内的土壤中。 11个月的干旱处理显著地降低火炬松的根量密度 (1 1条·m- 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3 2 7条·m- 1)和新根发生数 (5 7条·株- 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15 6条·株 - 1) ,干旱处理还可导致新根推迟 1 0  1.5个月发生。 5a前在土表撒施化肥似乎对新根的发生和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刺槐细根表面积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陕西省安塞县和半湿润气候区甘肃省泾川县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根样和土样,研究不同气候区刺槐细根表面积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及其与林地土壤水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安塞和泾川刺槐细根垂直分布深度、细根表面积数量和季节动态均有一定的差异。0~200cm和0~150cm土层分别为安塞和泾川刺槐细根表面积的主要分布层,分别有86.5%和87.6%的细根表面积分布。2007年生长季内,泾川和安塞刺槐细根表面积的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6月,但6月份安塞与泾川刺槐的累积细根表面积差异不显著。与泾川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相比,安塞刺槐细根表面积表现为,减小单位土体内细根表面积数量,增大细根垂直分布深度,以维持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细根表面积总量。  相似文献   

19.
地处山区的浙江省新昌县小将中学,自1975年起,开展微生物在林业生产上应用的科学试验,先后在幼杉树的根际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3种菌株,经过两年筛选,得到一种菌株AI(经鉴定,该菌株属紫微青霉系).两年来,用该菌株对杉木进行接菌移栽对比试验,观察到接菌有明显的促进杉木生长作用.表现为:株高、主茎粗、主茎长均比对照分别增长31%、24%、52%;外观明显比对照叶色浓绿、健壮、挺拨.组织结构分析,主茎的嫩茎表面和树皮,比对照增厚;形成层细胞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行研制的悬挂式掘根机挖掘伐根,生产效率为每台班可挖掘3 hm2林地的伐根(每台班按8h计算),比人工挖根提高效率50~60倍;该机作业成本为202.27元.hm-2,比人工挖根成本降低了80%,经济效益显著。在掘根的同时进行带状整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有利于新栽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