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这一农业气象服务的新领域。设施农业由于自身反季节模式生产、可控的环境条件和高效的资源利用特点,因而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具有特殊性。本文总结了不利气象条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分析了设施农业气象发展现状,结果表明,现有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不能满足其在工程设计、区划布局、环境控制、资源利用等气象服务上的需求。针对现有问题从设施农业工程评估、气候资源区划、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警和服务网络体系、资源利用和节能以及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增强设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保障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应用Microsoft C、Foxbase、QuickBASIC、MASM等语言,以当前农业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内容为基础,建成了集农业气象实时情报的自动转报、自动译报和绘图、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数据库及微机远程传输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农业气象业务系统。业务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5程序创建数据库,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基础上设计构建,用C#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可使南宁市农气服务背景资料、农业气象知识、历年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以任意格式文件的形式引入存储于系统中,并在系统中调阅(但不能直接修改);也可删除,或者引出系统在电脑其它路径存储;如系统内容有错误可将相应文件先引出系统,存储于电脑中修改完善再引入(系统中的原文件在引入前先行删除)。此外系统还具有其它实用功能。系统便于修改和追加,利于系统吸收资深农气服务人员的丰富服务经验而不断完善,并借助系统制作出高质量的农气服务产品,从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系统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棉花气象服务的特点 ,结合棉铃虫防治的要求 ,建成了陕西省关中棉区棉铃虫预报信息服务业务系统 ,它具有预报服务和咨询服务两大功能 ,提高了棉花气象系列化综合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根据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的需要,研制的从资料(农业气象电报)接收处理、建立数据库、建模预报,直至输出预报产品的业务自动化系统以及产量预报专家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农业设施测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简要介绍了在农业设施中以新型单片机AT89S8252为核心的测控仪表的组成特点及其硬件与软件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在农业设施群中,通过多机通信技术,用一台PC机集中数据采集、管理、控制各个设施中的测控仪表的主从多机工作模式,以及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硬件设计、通信软件设计、PC机的界面设计特点及设计方法。这些设计使得该系统在农业设施中推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夏季旱情预报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通市各气象台,站,哨土壤墒情分析,得出当地各农业区夏季土壤湿度预测模式,根据预测结果判别农田水分状况,并计算出在干旱情况下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地中海地区由于气候、市场、能源、交通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规模较大、分布较为集中、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节水高效设施农业,已经和正在为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自然、气候等方面与地中海地区有若干相似之处,如淡水短缺、光照充足、能源丰富等。借鉴地中海地区的成功经验,引进、消化、吸收该地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如设施温度和光照控制技术、设施气体调控技术、节水灌溉及定量施肥技术、低毒、高效及无公害植保技术等),将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中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后已渐成体系,并越来越体现出较完整的复杂系统特点,成为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技术分类作为揭示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特征、促进学科建设、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基础性工作,亟需在方法论和分类实务上取得突破,以在把握不同技术对象特殊矛盾和特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科学地指导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立足当代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广义概念和广义要素,在遵循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系统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内容、特点和现有技术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分别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链、技术环节、技术功能、技术手段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并以设施园艺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全貌、揭示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对设施农业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块化、函数化设计方法 ,研制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系统 (以下简称GXAOS)并投运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简介了GXAOS系统结构、各模块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关中东部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陕西关中东部11站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关中东部设施农业生产季节(当年11月-次年3月),气温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区域分布格局,热量资源是增加的趋势;降水资源最丰富的中心在华县和潼关,最少的地方在澄城、合阳、大荔和蒲城,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资源最丰富的中心在澄城县,相对最少的地方在华县,其变化特征为:整体上南部为减少的趋势,北部为增加的趋势。在设施农业发展布局方面,北部的澄城、合阳光照资源十分丰富,只要解决好保温防冻和灌溉问题,设施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设施农业冬季低温风险分析和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0-2010年安徽省29个气象观测站的冬季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由年极端低温发生的气候概率,确定设施农业类型布局;由年极端低温气候概率及其波动性、各地冬季逐日最低气温发生强度及其平均日数4个参量,构建设施农业低温综合风险指数,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安徽各地冬季低于-5.0℃的极端低温的气候概率超过80%,不宜发展塑料小拱棚。(2)低于-10.0℃的极端低温的气候概率为20%,其等值线基本与淮河走势一致,沿淮河向南极端低温逐渐减小的地区适宜发展塑料大棚,沿淮河向北逐渐增高的地区适宜发展日光温室。(3)冬季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生产的低温冷(冻)害风险综合指数可分为无、轻、中、重和特重5级,淮河以南塑料大棚发展区内,除沿淮河为重度风险区外,其它区域均为中度-轻度风险区,尤其是皖西南部和皖东南部的大部区域均为轻度风险区。淮河以北日光温室发展区内,东北部的宿州市全境和淮北市大部区域为特重风险区,西南部的亳州和阜阳市所辖的区域为中度风险区,其它区域为轻度风险区。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太阳辐射及其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陕西省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呈现出一致性的从北向南递减趋势,且在渭北高原一带存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次高值区,同时指出了陕北地区4~8月,关中、陕南地区5-8月是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最佳时期.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及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针对云南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及不足,为云南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云南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归纳总结了云南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架,针对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在江苏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江苏电信的田园快讯业务为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江苏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陕西省农业气象业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特点及各系统主要功能,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信息集成管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集成服务等功能,是集农业气象,遥感,服务于一体的业务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陕北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煤、油、气的开发建设,森林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分析了陕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非持续性因素和农业技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面临的挑战,可根据当地制订的“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路径,并揭示生态—社会—环境系统变迁对"三农"融合发展的影响,为实现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及"美丽陕西"的目标服务。[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分析生态—社会—环境系统变迁与"三农"融合发展的关联性及趋势。[结果]"三农"融合发展路径沿着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阶层结构→社会结构的脉络依次展开。影响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的压力在于"三农"割裂式发展形成相互牵制的循环圈,以及滞后于经济社会总进程的"三农"发展和生态保育;"三农"融合发展的潜力源自"三农"自身及变革中的生态—社会—环境系统;促使"三农"兼容和协调发展的5大动力分别是:国家作用、市场力量、组织角色、职业农民和生态环境。[结论]为了保证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路径的顺畅,应从顶层设计、内涵发展和协同视角三方面,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生态—社会—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20.
运用贵州省农业旱灾评估系统对贵州农业灾害进行有效评估,评估的指标包括农作物减产损失、农村人(畜)饮水造成的损失、农业抗旱救灾增加的投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该系统可进行旱情分析及预报,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查询与浏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