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洱茶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报道了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用茶汤灌胃法对三个云南产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产品和云南大叶烘青绿茶的急性毒性对比研究结果,三个普洱茶样品的LD50分别为:9.7 g/kg、11.2 g/kg、12.2 g/kg,而测得烘青绿茶的LD50为7.5 g/kg。并发现四个样品的一次灌胃量在5 g/kg以下时喂养观察十四天没有动物死亡,1/2LD50以下的灌胃量灌胃后多数动物表现出神经兴奋症状;随着灌胃剂量加大,动物在10 min后出现神经抑制症状。三个普洱茶样的急性致死时间只有一个高峰期,而烘青绿茶则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死亡原因是由过高浓度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有关,从LD50来看,两类茶叶的食用安全性都很高,但科学的饮茶法是饮茶健身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3.
浅析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有机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为开发有机普洱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研究山里有三牌三七丹参片的急性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6小时,按20mL/kg体重灌胃容量灌胃二次,间隔4小时,末次灌胃2小时后动物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并记录7天内小鼠的体重、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结果各小鼠均未见明显中毒表现,也无死亡。山里有三牌三七丹参片对雌雄小鼠经口MTD均大20.0g/kg体重。结论山里有三牌三七丹参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地理标志的涵义、特征、功能以及普洱茶现状、特性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指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标准的实施是提升云南普洱茶品质的重要保障,对促进云南普洱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七保健酒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小鼠灌胃前停食16小时,按三七保健酒(20倍浓缩液)20ml/kg体重灌胃容量灌胃,灌胃给药后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并记录1周内动物的体重、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结果各小鼠均未见明显症状,也无死亡,三七保健酒(20倍浓缩液)对雌雄小鼠经口MTD均大于20.0 ml/kg体重。结论三七保健酒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7.
《广东茶业》2005,(4):24-25
8月31日,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叶学会在芳村南方茶叶市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州某报刊载的“猪圈里发酵速造‘旧普洱茶'”失实报道进行澄清.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邢宗和、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国本、省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郑如钦、余雄辉、陈国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汉生、中山大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戚康标高级工程师、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郑沐坤、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等领导和专家,以及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质量报、民营经济报等新闻媒体和广大茶商应邀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研究海南槟榔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保健饮料的开发。一次性灌胃给予小鼠最大容积和最大混悬浓度的槟榔提取物,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槟榔提取物的安全性;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出槟榔提取物、白砂糖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方;用不同用量的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评价最佳稳定剂。14 d内,小鼠外观、精神、行为无异常,槟榔提取物最大给药量为5.0 g/kg;槟榔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槟榔提取物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05%,白砂糖添加量10%,槟榔饮料的最佳稳定剂为0.2%的阿拉伯胶。槟榔提取物安全性高,槟榔保健饮料具有槟榔的淡香味,适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9.
《广东茶业》2007,(2):35-35
公司简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于1951年8月,地处普洱茶之乡西双版纳勐海县,占地面积1300余亩,茶园基地3200亩。2004年以州合作形式成立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2005年11月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茶研究院”。现设有有机茶  相似文献   

10.
《广东茶业》2004,(3):33-33
3月底,日本农艺化学学会举办的科研成果发布会上,朝日饮料公司就普洱茶减肥试验进行演讲,发表了该公司与朝日啤酒公司共同研究取得的成果。4月8日,在东京一所记者俱乐部举办以“中国茶与减肥”为主题的媒体学习会上,研究者也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杨坚  师大亮 《茶叶科学》2007,27(2):163-166
“冷泡茶”是一种新型茶类,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对“冷泡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茶样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40ml/kg·BW)经口染毒受试小鼠,测得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40ml/kg·BW,换算为茶叶量为LD50>20g/kg·BW,可以判定为无毒;基于LD50测定结果,受试物茶样设一次最大灌胃量(20ml/kg·BW)为高剂量组,并设中、低剂量组,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即在所测试水平,茶样对昆明种小鼠没有精子致畸作用和致微核作用。说明该产品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六堡茶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堡茶产制历史悠久,是广西特色名优农产品,但其安全性研究不够。为了探明六堡茶饮用的安全性,本实验以广西梧州六堡茶为原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六堡茶常规理化成分;并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较系统的六堡茶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六堡茶理化指标符合广西地方标准,且3个批次有较好的重复性;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bliss法计算得出六堡茶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9.38 g·kg~(-1),95%的可信限为8.43~10.44 g·kg~(-1),大于5 g·kg~(-1)的经口急性毒性标准;采用大鼠30 d喂养实验发现,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六堡茶3个剂量组(0.47 g·kg~(-1)·d~(-1)、0.94 g·kg~(-1)·d-1、1.88 g·kg~(-1)·d~(-1)的动物体质量、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六堡茶属于无毒级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云南普洱茶农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3,(1):24-27
本文以云南省芒市李子坪村二队、大理市上虎村、普洱市三家村等普洱茶产地为调查依据,详细阐述了云南普洱茶农户生产、加工、销售现状和特点,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普洱茶自2007年价格泡沫破裂以来的产销现状,对普洱茶后期市场发展做出研判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嗜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统的普洱熟茶渥堆方法进行发酵,研究分析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应用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每天取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分离出来的几种嗜热霉菌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发现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微生物,为揭示普洱茶高温发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然立地条件是影响普洱茶种植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普洱茶树为研究对象,考虑气象,地形等因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普洱茶树的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普洱茶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思茅(今普洱市)、西双版纳等地区。该研究可为保护普洱茶适宜的生境、人为科学地指导普洱茶种植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则明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会等反应已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这种品质成分的剧烈变化,除了在特殊条件下的湿热作用外,微生物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还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茶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全面综述国内外普洱茶茶色素的最新进展,包括茶色素的组成结构、变化特点、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