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碾米机是粮食加工机械的关键设备,其性能检测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表明,影响碾米机性能检测结果主要有:原粮因素、人为因素、客观因素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对碾米机进行技术鉴定、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时,应尽量排除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力求数据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2.
3.
1 新式微型碾米机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新式微型碾米机 ,日前在湖南省双峰县中南机械厂研制成功。该机结构独特、小巧轻便、价廉 ,很受农村广大农户的欢迎。该机整机重量只有 30kg ,克服了原有微型碾米机没有粗糠二次回碾装置和不能碾出优质米的不足之处 ,使米糠分离干净彻底。它的配套动力为 1 5kW微型单相家用电机 ,生产效率为 175~2 2 5kg/h ,出米率为 6 9%~ 70 %。2 新型喷风碾米机该机由山东省汶上精良机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机是在总结国内外喷风碾米机优点的基础上 ,依据市场需求研制开…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农村使用最多的小型碾米机是80型和110型。由于这两种型号的碾米机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紧凑、使用维修方便,且能将稻谷一次加工成理想的白米,而且成品米又具有光洁晶莹、米温低、碎米少、糠米分离彻底,糠细、生产率高、节能等诸多优点,因而受到农村和乡镇加工户的欢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农机维修网点和加工户对小型碾  相似文献   

5.
6.
在加工稻谷时,常因谷中混有铁钉、螺栓、螺母等物件,而打坏碾米机的滚筒、米筛等零部件,这不仅带来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事故.为避免加工稻谷时打坏碾米机,可在碾米机加料斗口处设置网和磁铁.具体做法是:在碾米机加料斗口往下130~150 mm处,用Ф12 mm的圆钢焊成一正方形,并在圆钢上均匀钻许多小孔,孔距以1.5~2 cm为宜.  相似文献   

7.
8.
9.
为提高分离式碾米机的产品质量,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6NF-6.7型碾米机进行质量检测。针对碾米机存在的加工质量不好、耗能高、涂漆质量差问题,分析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碾米机主要零部件损坏一般包括辊筒的磨损、米筛的破裂、米机盖的裂纹、米刀的磨损等。修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CLK5162高速数控铣床的立柱为研究对象,使用Solid Works软件对其进行实体建模,然后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并进行优化,改善了立柱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数控铣床的两种试切对刀方法在操作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将相关数据输入到两套数控系统寄存器当中,每种方法编程时将相应的指令编写在程序中,实际加工时只能用一种对刀方法,不能混用。每种对刀都分为粗略对刀和精确对刀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水稻直播机械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简要介绍了水稻直播机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了水稻直播技术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青贮玉米收获机作为复杂农田作业环境下的多激励源振动系统,其振动机理难以完全用理论描述,为探究适合研究其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本文搭建了青贮玉米收获机试验台。利用24位INV3062-C1(S)通用型动态测试采集仪器,测试不同转速下揉搓辊、定刀和机架位置的振动。分析该试验台振动幅值的均值、方差、有效值,可近似认为该振动信号符合平稳随机振动特征,获得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时域特征和振动频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机转速增加,整机振动强度随之增大,其中,揉搓辊位置的振动幅度最大,机架次之,定刀最小;秸秆喂入工况下,随着转速升高,机架振幅的提升速率高于揉搓辊和定刀,机架对电机转速变化最敏感;玉米秸秆的喂入对试验台振动的影响在低速(900 r/min)和中速(2 000~4 000 r/min)较大,高速(4 500 r/min)时影响较小;试验台振动频率集中在166.7~185 Hz、250.7~269.6 Hz、527~559 Hz、746.8~776.2 Hz、872.9~904.8 Hz区间,主要是电机转动频率的倍频成分;在中、高速,电机的振动对试验台振动影响较大,在低速状态下影响较小。在设计青贮玉米收获机时,可考虑在机架位置布置加强筋、在青贮收获机机架与发动机之间增加隔振,减小振动对青贮玉米收获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青贮玉米收获机整机振动,为复杂农田作业环境下收获机械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新技术推广实施结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丹阳市承担了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新技术推广的实施工作。2004年10月29日,省农林厅委托镇江市农林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测评,一致认为丹阳市较好地完成了项目规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数控龙门镗铣床是能源、航空、航天、船舶、舰船推进器、机车车辆、军工、汽车、机械工程、重型机床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加工设备.文章研究了定梁数控龙门镗铣床溜板箱进给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并结合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碱液循环泵进行全流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对含不同颗粒直径(0.2,0.6,1.0 mm)、不同颗粒体积分数(5%,15%,25%)和不同颗粒密度(2 400,2 800,3 200 kg/m3)时碱液循环泵的外特性数值解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体积分数以及颗粒体积分数与颗粒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碱液循环泵外特性影响较大;颗粒直径与颗粒密度作为与颗粒质量相关的量,对流场的作用也较为相似.建立了不同颗粒属性与碱液循环泵外特性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碱液循环泵输送含有固相颗粒介质的外特性进行定量数值预测,为碱液循环泵的水力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荞麦脱皮机脱皮率低、整仁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卧式滚筒荞麦脱皮装置。采用柔性脱皮元件,与滚筒间形成大间隙配合,来实现对荞麦籽粒的撞击、揉搓和挤压作用,完成脱皮过程。在对甜荞籽粒结构参数和破皮压力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装置的脱皮过程及机理。以转速和喂入量为试验因素,荞麦籽粒脱皮率、半仁率和整仁率为试验指标,完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转速1 200~1 300 r/min时,脱皮率达到80%以上;喂入量0.09~0.11 kg/s时,半仁率和整仁率分别为45%和15%。运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正交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参数为转速1 200 r/min、喂入量0.09 kg/s。对最优参数重复3次验证试验,结果取平均值得到脱皮率82.5%、半仁率50.8%、整仁率16.3%,误差较小,模型预测可靠。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机是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抛撒还田的常用机械,其作业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秸秆还田效果,针对目前还田机抛撒装置普遍存在的调节功能单一、可调角度小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还田机抛撒装置.在简述其结构与原理基础上,对抛撒装置零件进行了结构与参数设计,其中导向叶片宽×厚设计为30 mm×2 mm,其后端内、外弧半径为30...  相似文献   

20.
Fluctuating torque in machine drivelines, which can lead to fatigue failures of driveline components, is caused as much by resonances in the driveline system as by variation in external loading. Drivelines include non-linearities such as backlash and friction, which affect behaviour.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s based on spring, backlash and friction ele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static torque/deflection behaviou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n the complete driveline of a mower-conditioner and on its driveline component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s.Analysis of torque recorded during field work suggested that a linear dynamic model would be suitable for this machine. A four degree-of-freedom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classical vibration theory. This model predicted accurately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of the mower-conditioner driveline under sinusoidal excitation from a servo-hydraulic actuator in the laboratory. Frequencies of peak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orque during field work were predicted quite well by the model, but with less accuracy than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Better estimates are needed of stiffness under continuous ro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n-linea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