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丹顶鹤住白细胞虫病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 某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6月22日孵出丹顶鹤雏鹤共7只,该批雏鹤为自繁自养。8月2日,雏鹤开始陆续发病。8月5日,7只雏鹤全部发病。发病鹤表现为精神差,厌食,机体消瘦,拉稀,粪便呈白色和绿色。8月9日,病鹤死亡1只。此时,成年鹤未见发病病例。据饲养员反映,该区内的丹顶鹤过去曾有住白细胞虫病发病史。  相似文献   

2.
1985年4月--1991年9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43只,回收15只。分析环志鹤类的回收信息,提供了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丹顶鹤的越冬地点及迁徙路线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鹤类的捕损环志方法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静华  卞红春 《中国家禽》2004,26(18):55-55
发病情况:某自然保护区于6月22日孵出丹顶鹤雏鹤共7只,该批雏鹤为自繁自养。8月2日,雏鹤开始陆续发病。8月5日,7只雏鹤全部发病,发病率100%。发病鹤表现为精神差,厌食,机体消瘦,拉稀,粪便呈白色和绿色。8月9日,病鹤死亡1只。此时,成年鹤未有发病病例。据饲养员反映,该区内的丹顶鹤过去曾有住白细胞虫发病史。剖检情况:肝、脾和肾脏肿大,表面及实质有大量豌豆大小的淡黄白色圆形结节;心肌苍白;喉头粘膜、气管粘膜、腹部脂肪和胸腹部气囊有少量芝麻大小的肉色和红色圆形结节;法氏囊不肿大,粘膜有红色圆形结节;肌胃和腺胃交界处粘膜有少量出血…  相似文献   

4.
在盘锦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了圈养丹顶鹤育雏规律。育雏箱内设置适当的温度及光照,早期食物应富含高蛋白和补充维生素B2,进行科学饲喂。结果育雏期10-90日龄雏鹤体长、肩高、翅长及体重等指标均增长明显。通过人工繁殖可以提高丹顶鹤育雏成功率,以保护和扩大其种群。  相似文献   

5.
散放丹顶鹤配偶制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也是最早进行人工散放驯养繁殖的鹤类。从1979年以来,笔者在鹤类的人工散放驯养繁殖工作中,对丹顶鹤的配偶制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丹顶鹤雏鹤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顶鹤 (Grusjaponensis)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频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 2 6 0 0多只。繁殖于中国的东北、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地 ,越冬于长江、黄河下游地区 ,尤以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为最多 ,达 10 0 0余只。丹顶鹤 3年性成熟 ,一雄一雌制 ,每年 4~ 6月份开始繁殖 ,野生时每窝产卵 1~ 2枚 ,极少数 3枚 ,人工驯养繁殖时可达 2 2枚 ;卵重 2 30~ 2 80克 ,长约 10 2毫米 ,宽约 6 1毫米 ;雌雄轮流孵化 ,孵化期 31~33天。丹顶鹤雏鹤为早成鸟 ,刚出壳的雏鹤全身被有浅棕黄色绒羽 ,其背部深 ,腹部浅 ,肩部为乳白色 ,嘴和腿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共4种7对鹤类自2004~2013年饲养管理及繁殖情况的总结,并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在饲料的营养水平以及饲养环境相近的情况下,利用鹤类补卵的习性,通过捡卵人工孵化提高了鹤类的产卵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繁殖率。但同时长期人为干涉鹤类的产卵情况,有意识地增加鹤类产卵数量会导致降低种鹤的产卵年限、卵的受精率以及种卵的质量,从而降低鹤卵的孵化率、出雏率,以及鹤雏的质量,成活率降低。以亲鹤自然孵化以及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代替单纯的人工孵化减少了种鹤的产卵数量,但保持了鹤类原始行为,双亲共同孵化育雏使其关系更加亲密,更有利于繁殖行为的进行,同时提高了鹤雏的出雏率以及雏鹤的成活率,延长产卵年限。  相似文献   

8.
丹顶鹤卵人工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丹顶鹤98、99年两个繁殖期所产卵的人工孵化情况为材料,研究丹顶鹤卵的特征、孵化周期及孵化过程中鹤卵的失重规律。结果表明:丹顶鹤卵重256克左右,呈椭圆形,鹤卵孵化期为32天左右。鹤卵的失重规律为前快、中慢、后快,认识鹤卵孵化过程中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正当丹顶鹤南迁越冬之际,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境内的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3只丹顶鹤惨遭毒杀,其中2只还是1999年第一次飞到盐城越冬的亚成体幼鹤。1999年11月9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发现一只成鹤、两只幼鹤尸体,当时就怀疑有人  相似文献   

10.
丹顶鹤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士城  陈浩 《中国家禽》1998,20(4):40-41
丹顶鹤的饲养与繁殖吕士城陈浩(江苏省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4333丹顶鹤(Grusjaponensis)俗称“仙鹤”。丹顶鹤和其它鹤类一样,在生物进化、生态学、仿生学、遗传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医药、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兴凯湖中俄湿地鹤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兴凯湖是亚太地区水鸟重要的迁飞区和栖息地,在鹤类保护中占有特殊的地位。2005年中俄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开展了兴甄湖鹤类资源联合调查。调查总面积达3255km^2。共记录到鹤类3346只,其中丹顶鹤799只,白枕鹤2523只,白头鹤14只,蓑羽鹤3只,白鹤7只。还对兴凯湖流域鹤类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区域鹤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贝加尔湖地区位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贝加尔湖以东,包括达乌尔大草原。达乌尔草原是几种鹤类如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重要的栖息地。作者研究了自1988年以来该地区的鹤类情况。丹顶鹤在该地区主要出现在Torey湖及额尔古纳河,这两处地方是丹顶鹤大陆种群繁殖区域的最西缘。1990年之前,在Torey湖有丹顶鹤的零星记录,2002–2007年,丹顶鹤开始在该地定期出现并繁殖。进入21世纪后,在额尔古纳河观察到3–4只丹顶鹤,此后鹤的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并在2004年达到最高,该年至少有30对鹤在河滩湿地繁殖。然而,2004年以来,随着额尔古纳河水位不断降低,湿地陆续干涸,丹顶鹤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至4或7个。在额尔古纳河,丹顶鹤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如频繁的春季焚烧、狩猎及水质污染。中俄双方需齐心协力共同保护丹顶鹤及其湿地生境。  相似文献   

13.
丹顶鹤是吉祥、长寿、幸福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其体态优美,举止轻盈,鸣声嘹亮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数量稀少,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定为易危物种,我国亦将它定为一类保护动物。盐城保护区从1991年开始就开展在丹顶鹤越冬地进行人工繁殖并驯化丹顶鹤的研究,通过人工繁殖和驯养来扩大丹顶鹤的野生种群。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取得了人工繁殖丹顶鹤及其驯化的成功,在这几年的繁殖驯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解决好雏鹤的腿部疾病是取得育雏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我们在人工育雏过程中,雏鹤经常出现的腿…  相似文献   

14.
鹤乡行     
鹤与鹤乡初秋,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前往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扎龙著名,主要是在丹顶鹤。丹顶鹤,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苏联,它春天到北方的沼泽地带的芦苇荡中繁殖后代,严寒季节到温暖的南方去越冬。在我国的古籍中,丹顶鹤被称作仙鹤、仙客、丹哥等。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以来到现在,鹤的文字记载就有三千年的历史。古代没有什么分类学,分不出这种鹤,那种鹤,大家谈鹤主要指的是丹顶鹤。古人已经写出《相鹤诀》、《相鹤经》等,总结养鹤的经验。丹顶鹤在我国还是不少的。南方有不少丹顶鹤的越冬点,东北的栖息繁殖点也有数处。在黑龙江省境内,不只扎龙有丹顶鹤,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对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白枕鹤(G.vipio)的影响,2007和2008年夏季我们对该区域展开了全面地面调查;同时,通过解译1986、1995、2000和2005年4个不同年份的卫星影像,获取了沼泽湿地变化信息。对比1984和2008年两次全面调查结果,发现:1)丹顶鹤的数量基本稳定,维持在300只左右;而白枕鹤的数量呈现显著增加;2)两个年份中,丹顶鹤巢窝估计大抵相当,但两种鹤近90%的巢址均分布在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3)两种鹤类逐渐集中于3个分布区:抚远三角洲、挠力河和七星河中游,以及兴凯湖湿地;而不是以前的6个分布区。1986–2005年的20年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45%。在不同经济和政策的驱动下,湿地丧失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将湿地逐渐转变为水田和旱地。嘟噜河和阿布沁河的鹤类消失,主要原因就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沼泽湿地的破碎化和斑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适宜鹤类繁殖的栖息地势必越来越少。1984–1995年间,丹顶鹤的数量呈现急剧下降;到2008年,数量基本得以恢复。这种变化主要归功于2000年以后,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完善。其次,保护区的土地权属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三江、洪河、挠力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拥有整个三江平原80%的鹤类种群。遗憾的是,在一些省级和市级保护区境内,本次调查期间,未发现有鹤类营巢繁殖。这可能与比较高的人为活动干扰有关。最后,就自然保护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越冬期鹤类情况,试验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2014—2016年的越冬期鹤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越冬期多见鹤类为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灰鹤四种,其中以灰鹤数量居多,约占94.5%,灰鹤和丹顶鹤的数量均有所增加,白鹤和白头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限制增长的原因可能有湿地栖息地环境遭破坏、群众保护意识差和湿地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增加保护区湿地植被种植面积,建立保护开发相协调机制并加强立法和执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丹顶鹤马立克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1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8只2月龄丹顶鹤幼鹤突然发病,兽医人员立即将其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苇丛茂密、鱼虾众多,是水禽理想的栖息地。扎龙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多达260余种,水禽有12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5种,最为著名的是鹤类,全世界共有15种,中国有9种,该区就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  相似文献   

19.
鹤在我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是重要的观赏鸟类。在饲养实践中,鹤常发生许多疾病,需用某些药物和疫苗治疗及预防。药物或疫苗的使用方法各异,只有根据鹤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而且方法得当,才能做到安全、有效用药(疫苗),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滴鼻或点眼法给雏鹤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时,或雏鹤患有眼疾应用各种抗菌滴眼液时可采用滴鼻或点眼法。需要2人配合进行。捕捉雏鹤时一人(A)可用右手虚握住其身体,左手抓住雏鹤的两腿让鹤在两手间呈自然卧状;另一人(B)用左手食指与拇指固定住雏鹤的头部,右…  相似文献   

20.
丹顶鹤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陈浩(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24333)丹顶鹤(GrusJaponensis)又称仙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来,在丹顶鹤某越冬地内时有毒死丹顶鹤事件发生。某年12月7日,某地又发生丹顶鹤中毒事件。经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