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机播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技术背景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种植面积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的绝大部分,然而,随着该区域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人工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以往的精耕细作已不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小春生产出现滑坡,种植粗放,套作小麦有效穗常不足10万/亩,亩产在200kg/亩左右徘徊,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小春这一季耕地撂荒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西南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南地区以旱地小麦为主,受生产生态条件限制,该区机械化水平低,播种质量差,产量不高不稳。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适应性研究表明,2BJ-2型播种机和2B-4、2B-5型播种机体型小、重量轻,由人力或微耕机驱动,方便在丘陵旱地转运和作业。与传统播种技术稀大窝处理相比,机械播种的效率大幅提高,播种成本降低50%以上,产量提高4.8%~45.0%。小型播种机尤其是2B-4、2B-5型播种机在西南丘陵旱地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丘陵旱地小麦综合增产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胶东丘陵旱地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实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开发,总结提出了单产3 75 0 kg/hm2 左右的旱薄地小麦综合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动力机播技术优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四川丘陵地区采用套作小麦动力机插技术,表现出很大优势:大大提高播种功效,节约活劳动力;标准化操作,显著提高播种质量;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大提高种麦效益,促进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因此可在丘陵旱地推广应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5.
6.
一、"三早两多"耕作措施的具体办法 "三早"就是早灭茬,破土保表墒;早深耕,纳雨蓄深墒;早带耙,立足干旱收全墒."两多"就是多浅耕、多耙耢.多浅耕有利于纳雨晒垡;多耙耢可以做到滴水归田,达到表土细茸无坷垃."三早两多"的关键是"早".在具体操作时,据中长期降水预报和当时的降水情况,掌握早中求适时、多中求适量.  相似文献   

7.
8.
<正>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土层薄、肥力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本研究从提高小麦根系活力,改善小麦植株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为丘陵旱地小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旱地小麦少耕沟播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0~1993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表明,旱地小麦少耕沟播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和培肥土壤效果,少耕沟播覆盖比常规耕作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27~0.251百分点;土壤容重变小,比常规耕作增产小麦36.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西南冬麦区小麦主要分布于丘陵旱地并与玉米等作物间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测试以微耕机驱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性能与适应性,为提高播种立苗质量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2010—2011、2011—2012年在丘陵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上进行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播种立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设计处理包括:对照(旋耕整地+人工挖窝播种、施肥),2B-4机播(播前施肥旋耕+机械化播种),2BFS-4(旋耕整地+机械化一次性播种施肥)。【结果】处理之间立苗质量差异在播种阶段干旱较重的2010—2011年度表现最为明显,2B-4处理出苗较快较匀,生育前期、中期的个体与群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和2BFS-4处理,不同土壤类型上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2B-4、2BFS-4处理的播种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播种成本显著低于对照,其不同年份、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7%和8.9%,平均年纯收益分别对照提高70.6%和50.6%。【结论】综合立苗质量、产量、效益及年份效应,2B-4型单播机是适宜丘陵旱地生产条件的成熟小麦播种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播种深度和播种机具对机播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西南生态区玉米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以仲玉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种深度(5cm,8cm)、播种机具(ZHSB-10中型播种机、2B-2小型播种机)对机播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出苗率、株高整齐度、植株多数农艺性状等均以播种深度5cm的较高;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播种深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逐渐变小;播种深度对空秆率、双穗率、倒伏率和倒折率等影响较小,5cm播种深度能小幅度提高机播玉米产量及多数产量性状。不同的播种机具对机播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农艺性状、空秆率、双穗率、倒伏率、倒折率、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等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播期通过改变生育期影响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水热等外界环境条件,播种密度通过改变群体结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最终引发小麦品质的变化.为河北唐山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小麦品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于2011~2012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旱地小麦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的深翻模式和深松模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全膜覆土穴播、膜际条播、沟播、宽幅精播、条播5种播种方式对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可提高底墒,显著提高从越冬期到抽穗期0~300cm土壤的蓄水量,显著增加群体分蘖,显著增加穗长、可育小穗数,减少不育小穗数,增加穗数、穗粒数,使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提高,且以深松模式效果较好。休闲期采用"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较其它播种方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果,群体分蘖增加,育出冬前壮苗,穗数及穗粒数增加,产量提高。结果还表明,休闲期采用深翻模式,全膜覆土穴播或膜际条播方式较其它播种方式均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两种播种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休闲期采用深松模式,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土穴播最高。搞清旱地小麦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最适配套播种方式,可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稻麦两熟制地区,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情况下,晚播尽可能提高产量的对策,特进行小麦机械条播、机械摆播、人工撒播3种方式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东海地区小麦播期推迟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机械摆播增产优势不明显,3种方式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在水稻收获后应尽可能抢墒播种,并通过适当增加播量(基本苗)来提高群体数量。同时,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基肥的用量,增加中后期肥料用量,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壮秆大穗,以利于晚播麦高产。  相似文献   

17.
小麦撒播栽培技术是为解决水地回茬麦产量低及播种时劳畜力紧张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简化栽培技术。对此项技术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明确了撒播栽培与常规条播比较 ,具有省工省力和光能利用率高的优势 ,能形成大群体、壮个体 ,增加穗数 ,提高粒重 ,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进行连续7a的玉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虽较传统耕作高5%,但不会导致土壤严重压实,土壤含水率较传统耕作平均增加12%,深松地达20.7%,提高了土壤保蓄水能力,玉米产量平均增加13%,且成本降低,研制了不同的播种机防堵机构以及组合式限深切草器与双齿盘拨草配合防堵的2BMQF-4C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技术和机具体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6年的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先后试验研究了碎秆免耕,碎秆深松,倒杆免耕,立秆免耕,碎秆免耕+耙,碎秆深松+耙等保护性耕作方案,研制出组合式限深切草轮,行间压草轮,以及单体防堵分草板等免耕播种机的关键作业部件,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减少水土流失,增产增收的效果,已形成一和中新的机械化旱作技术和机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