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关键,而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文章在阐述乡村振兴基本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内涵和要求,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为如何提升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治理成效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发现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直面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困境,提出投入拉动,提供经费保障;队伍带动,整合人才资源;创新推动,提高活动质量;管理驱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只有对乡村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改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当前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不够规范化等困境,为此,要改进人才引进策略、机制完善策略以及道德法治策略等,建立农村社会治理的科学管理体系机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全方位改变农村的生存现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鲁倩  马婷婷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8-1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体制"行政化"趋向明显,乡村治理主体流失化现象普遍,乡村文化庸俗化倾向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主体认知、城乡二元体制、外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振兴,要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不断提高主体认知水平;以实现城乡资源公平配置为导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弊端;以完善外嵌制度为基础,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多种原因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补齐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探讨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经济困境,并探索其解决办法,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推动乡村振兴,要抓好乡村文化振兴这一环节.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对于推动和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当下农村空心化、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多元文化冲击等问题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不小挑战.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又现实的意义。当前,乡村文化发展面临主体空心化、趋于边缘化以及亟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发展困境,要通过营造有利于人才回流的发展环境,扭转乡村文化主体流失的局面;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使之产业化,以经济效益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等路径,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加速乡村文化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陈梦圆 《甘肃农业》2024,(3):120-12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国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目前我国在推进数字化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要素保障基础缺乏、数字化治理主体合力缺少以及专业的数字化治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对此,应从技术、主体、政府、制度、人才等方面出发,不断整合资源、鼓励各方主体参与,并完善相应机制,从而构建起要素保障基础,形成数字化治理的主体合力,培养出专业的数字化治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推进的保障,是乡村纠纷化解的有效手段,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乡村村治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农村地区法治意识淡薄、基层干部法制能力不足、村规民约不够规范化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地区法律普及,提高基层干部法律素养,规范村规民约,提高乡村法治化水平,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法,治之端也”,然而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着法治体制不健全、法治氛围不够浓厚、法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党的引领力、营建浓厚的法治氛围、完善乡村法治体系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大寨村曾作为一面农业旗帜成为典型的农业示范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大寨村在通往振兴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着特色产业尚未挖掘、环保重视程度尚未提升、政治精英垄断治理尚未完全根治、小农意识尚未完全丢弃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从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治理转型、文化重构等方面入手,为促进大寨村全面振兴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一直极为重视乡村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振兴乡村政策,我国农村整体治理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乡村普遍存在的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落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乡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增强。为有效改善农村治理现状,在党的十九大大中已经对农村振兴战略任务以及目标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提出实施农村振兴的关键是对乡村进行有效治理,所以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路径展开探讨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铸魂特质与功用,使得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因此乡村文化治理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城镇化工业化加速,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动、社会结构剧变,乡村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乡村文化治理的地方实践,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通过课题研究回应新乡市目前乡村治理领域存在...  相似文献   

14.
王戍 《河南农业》2023,(15):42-45
乡村振兴引领了乡村发展方向,开启了新时代的乡村现代化建设道路。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村落囿于种种自身局限,难以有效回应新时代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矛盾、危机甚至挑战。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乡村要开好局。在系统分析了现阶段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人才、生态、技术困境的基础上,立足生态与技术两种视角,提出乡村发展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乡村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城市.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对乡村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治理的内容主要为新乡贤参与、协商治理、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全面脱贫的实现,目前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不断改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与...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深入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乡村治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挖掘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构建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从充分结合、深度关联乡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维度,研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研究认为,应当通过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多元治理格局增强乡村治理动力,通过机制体制建设保障乡村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问题出现与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培养能力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原因密切相关,亟须探索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农林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之路。研究认为,农林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完善培养方案、构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与资源培育整合、加强产学研与实践育人融合等多方面共同着手。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发现仍存在着基层法治人才缺乏、村民法治观念淡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当认真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意蕴,通过挖掘优质人力资源、加大乡村普法力度、构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路径来解决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中存在的问题,籍以优化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赵楠 《现代农业》2023,(6):109-1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的工作重点之一,乡村生态文明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乡村生态治理面临着精神引领相对薄弱、村民意识相对淡薄、企业生产污染严重、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政府职能相对缺失的现实困境。强化精神引领、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环保意识、优化企业生产方式、强化基层政府的农村生态责任对全面提高乡村生态治理质量和治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