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S.tuberasumL,2n=2x=24)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诱导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用0.5%的秋水仙素处理橡胶树二倍体花药体细胞愈伤组织(浸泡或滴溃)dl可有效地从多倍性的细胞再分化成多倍性胚状体并再生植株。所诱导培育获得的多倍胚状体及植株,通过细胞学鉴定表明具有多倍体表型特征的,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一72,未见嵌合现象,对照的2n= 3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花生属中花生组与拟直立型组35 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种胚珠和幼胚的发育状况,其中23 个组合为栽培种(2n= 4x)×拟直立型组野生种(2n= 2x),12 个组合为花生组野生种(2n= 2x)与拟直立型组野生种杂交。所有组合的杂种均在发育过程的某一阶段发生败育,但组合间差异较大,野生种之间杂种胚的发育状况一般好于栽培种与野生种的杂种胚,共观察到3 种不同的败育类型。采用胚珠和幼胚离体培养方法,成功地克服了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在9 个杂交组合中首次获得杂种一代幼苗,移栽后有5 个组合的杂种植株存活下来,并相继开花。对这些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结实性、形态特征及花粉母细胞分裂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杂种胚珠和幼胚离体培养的成功,为进一步拓宽远缘杂交的亲本范围和更好地利用宝贵的野生花生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肖瑞芝  陈福寿 《中国麻作》1994,16(3):1-5,41
用“红麻722”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2n=72+2(SAT)进行种间要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  相似文献   

5.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忸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人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36=30m+6m(SAT).具有6个随体染色体是区别双亲染色体核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2n=2x=24)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 phureja(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5个株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0个株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植株除一个株系为非整倍体外9染色体数为37),其余株系均为四倍体(2n=2x=48),是两个亲本的染色体数之  相似文献   

8.
栽培甜菜(B.vulgarisL.,PT6、2n=19)与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2n=36)杂交获得VC88~1杂种F_1,其染色体组为VVCC,2n=36.VC88─1类似于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以其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或与其它物种如B.maritinaL.杂交,皆获大量后代(B10,B14等),其染色体组为VMC、VVC等,2n=27.以B10~B14(B_1F_2)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产生许多形态变异及各种染色体分布的后代(B_2F_3),其中以2n=18染色体的植株最多达41.58%,推测它们当中可能含有代换系及易位系;2n=27的个体出现频率高达30.19%,预示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2n=18+1的植株以10.39%的频率出现,它们是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附加2~8个染色体的植株频率为5.的%,低于前人报道数字;嵌合体频率达8.93%,表现不稳定;极少数为2n=36、2n=45个体.  相似文献   

9.
花生属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包括2n=20和2n=40两种信性水平。根据花生属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形态、核型分析和减数分裂行为等方面研究结果,综述二倍体和四倍体物种的细胞遗传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16组织培养畸型胚特性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16组织培养畸型胚特性简报董合忠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是通过生物技术改良棉花品种的基础研究,近10多年来取得很大进展。现已得到陆地棉30多个品种(系)的胚状体和再生植株。但有关短季棉品种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的报道不...  相似文献   

11.
亚麻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苑志辉  孙洪涛 《中国麻作》1997,19(1):17-18,32
以亚麻无菌苗(7-10天培养)切取的茎尖和下胚轴作为外植株,分别接种于N6、B5基础培养基,均附加IAA4mg/L、KT2mg/L和LH200mg/L,经过四个星期的离体培养,获得具备不定苗发生能力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达94.2%。然后把它们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再分化培养,培养得到绿苗及胚性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平均达6.3倍。切取下的绿苗植于改良后的B5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用卡宝品红法检测了不同来源离休甜菜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年度间细胞焙性的变化。并统计分析了年度间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及不同倍性优势细胞比率与增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离休植株茎尖细胞倍性在继代培养中相对稳定,而根尖细胞倍性在年度间有显著变化。由未授粉胚珠培养再生的胚性细胞团,其细胞染色体容易自然加倍;再生的单倍体植株,其茎尖细胞为单倍体,而根尖细胞为二倍体。在所测年度内,离体甜菜细胞倍性的变化对其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通过茎尖和不断选择培养是离休甜菜保持遗传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40份芥蓝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其中只有红脚黄花芥蓝×612、孤老种、黄花芥蓝、绿宝、香港中花芥蓝产生胚状体;日照时间为11~12 h的供试植株的胚状体诱导率是日照时间为5~6 h的3~7倍;采用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进行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此时花蕾大小为3.0~4.5 mm;在32.5℃下高温预处理小孢子24 h诱导效果最佳,其他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下胚状体诱导率降低65%~100%。  相似文献   

14.
山西晋北三种类型大豆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贵全  杜维俊 《大豆科学》1999,18(4):294-299
本文对山西省北部三种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小黑豆、大黑豆、黄豆)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大豆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0,主要由中间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三种大豆只有一对粒位于最长染色体上的随体,而且随体染色体形态相近,三种大豆的核型公式分别为:小黑豆2n=2x=40=28m+12sm(2SAT);大黑豆2n=2x=40=6M+18m+12sm+4st(2SAT);黄豆2n=2x=40=2M  相似文献   

15.
棉花组织培养胚状体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重复性良好的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培养时期棉花愈伤组织中糖、淀粉含量和IAA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在胚性细胞形成前和胚状体萌发前皆出现糖、淀粉的积累高峰;在胚性细胞分化为胚状体期间,IAA氧化酶的活性出现高峰。据此认为,糖和淀粉作为能源,IAA氧化酶通过调节IAA的含量,皆与棉花胚状体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种间杂交后代无融合生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杂交获得的F_1代以栽培甜菜连续回交产生了B_1F_2代和B_2F_3代 ̄[4].在B_2F_3代中,2n=27的植株达30.19%,推测其中大多数染色体组仍为VVC。具有VVC染色体组的核型中,含9个白花甜菜校长的染色体和18个较短的栽培甜菜染色体,差别明显,易于区分。我们通过对B_1F_2(B14,2n=27)和B_2F-3(2n=27)植株间形态特征相似性比较、两个世代植株有丝分裂特异核型比较、两类植株减粉分裂行为比较、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相似性比较,有力地证明了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种间杂交后代中,从B_1F_2(B14)到B_2F_3之间传递上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遗传稳定是离体繁殖植物种苗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制片和流式细胞术,对1~10个增殖世代的次生体胚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1~10个增殖世代的次生体胚植株染色体数目以2n=36为主,且DNA含量与芽接无性系相同,说明1~10个增殖世代的次生体胚植株在染色体水平保持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8.
巴西橡胶花药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报道了近三年来巴西橡胶花药培养研究的主要试验结果.已有10个材料的花药培养获得植株.品种之间诱导频率差异很显著.MB基本培养基诱导的效果优于MS培养基.对多数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的较适宜培养基为MB K、2,4—D、NAA各1毫克/升 CM5% 蔗糖7%.分化胚状体较佳培养基为MB(微量元素扩大一倍) K0.5毫克/升 NAA0.2毫克/升 GA0.3毫克/升 蔗糖7%.把MB或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少20%,微量元素扩大1—2倍,同时补加2毫克/升的GA和0.2—0.5毫克/升的IAA,蔗糖5%,或再加 5—Br0.5毫克/升,是出苗诱导率较高的配方.所得到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是不稳定的,其中有单倍、二倍及少数多倍的整信性细胞,也有大量的非整倍性细胞.植株移栽成活,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9.
茶树叶片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MS培养基附加以不同激素的种类及浓度的组合配比,探讨茶树叶片组织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胚状体、芽和小植株分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连续用7、8号两组培养基作继代培养,新形成的愈伤组织都具有分化芽的能力。当这种愈伤组织转移到4号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胚状体或胚性细胞团的分化,进而形成正常芽和苗。若将上述新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9号培养基上培养,可使芽体有根的分化,从而得到健壮苗株。说明茶树叶片的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分化胚状体和小植株的形成所需要的外源激素的种类组合及浓度配比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红核子”、“东壁”、“十二月龙眼”等龙眼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为起始材料分离原生质体,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包埋悬浮培养等方式,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包埋悬浮振荡培养(50r/min)是龙眼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适宜培养方式,在含有多种生长调节剂的改良MS培养基(MP6)上,再生小克隆的形成频率可高达5%;采用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诱导、成熟和萌发的优化方案,原生质体再生小克隆分化子叶形胚状体的频率达100%,萌发植株的频率一般大于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