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空间扩展强度理论对县域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和空间扩展速度进行分析,观测其建设用地类型变化规律,可对未来县域建设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信息熵基本原理,结合均衡度、优势度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理论,对四川盆地西部2县--崇州和天全在2个时期内的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和扩展速度进行分析:(1)2000年2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均衡度较1996年有所增加,土地趋于多样化利用.(2)2县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强度的不同反映了区位、地形地貌、工商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均衡度、优势度和空间扩展强度能综合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这对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并引进空间扩展强度,揭示了兰州市各县区建设用地结构的熵值特征和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兰州市建设用地变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兰州市建设用地信息熵持续上升,均衡度也呈上升趋势.2000~2008年,兰州市建设用地的内部职能类型较丰富,各职能类型土地面积相差不大,总体均衡度相对较高,但各县区建设用地信息熵差异较大.影响兰州市建设用地变动的主要因子有:人口、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城镇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首要表现就是城市扩展现象.银川市作为西北地区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迅速.本文以银川市为例,以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得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空间结构及用地结构失衡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测度建设用地上山是城市化进程研究的重要问题,分析建设用地坡谱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对探讨城市扩张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90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SRTM-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数据,结合相关坡谱形态描述参数,分析了县域建设用地坡谱形态特征及空间格局,同时比较了各参数在测度建设用地上山程度方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参数所反映的建设用地坡谱空间格局大体相近,建设用地上山程度相对最轻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环杭州湾一带,相对最重的县域集中分布于浙南山地区域,轻度和中度上山县域则在过渡区域交错分布。从兼容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坡谱信息熵比其他5个参数更适用于测度建设用地上山现象。研究认为,建设用地坡谱在测度建设用地上山、指导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水平(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口规模等是建设用地规模拓展的重要驱动力。对重庆市1997年以来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时空变化情况及扩展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重庆市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建设用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成都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运用信息熵模型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始末两期对比,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均衡度略有下降,优势度略有上升;在空间上,研究期内主城区、近郊区信息熵表现为下降趋势,远郊区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近郊区下辖区域信息熵变化特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运用DPSv7.05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可知:成都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比例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减少,这直接导致其信息熵的变化;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其信息熵变化的根本原因;政策规划、区位条件和自然灾害因素与信息熵变化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扩展速度、强度指数,各街道、镇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增量变化情况,实现对沙坪坝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度、扩展时间、空间特征分析,揭示了建设用地扩展规律。结果表明:沙坪坝区各街道、镇2006年~2012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明显,沙坪坝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逐渐提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沙坪坝区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持续快速扩展,"三园一城"建设使增长速度和强度存在年际差异,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性明显;政策导向性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西部新城"成为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1年重庆市忠县土地利用数据,构建9种土地利用现状类型数据体系,基于土地利用信息熵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忠县28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基于县域尺度下的空间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忠县土地利用信息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从空间角度将全区分成信息熵高值区、信息熵中值区、信息熵低值区,平均信息熵值为1.24 Nat,信息熵最高值为1.63 Nat,信息熵最低值为0.69 Nat;重庆市忠县耕地、建设用地、林地的分布最为均衡分散,水域、未利用土地分布则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各乡镇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从而优化全县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孔伟  张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11-213,217
采用2005—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的空间均衡度模型,对我国各省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的空间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共计23个省份处于均衡状态,占全国的74.19%,整体看来建设用地增量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空间格局是基本相符的,但各省份之间均衡状态也存在一定差异,处于失衡状态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大部分省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总体较均衡,但部分省份仍存在过度配置或配置不足的状况。过度配置的省份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配置不足的省份主要包括东北3省和北京、广东、甘肃,东部地区各省相对于供给因素则均属过度配置。对资源禀赋考虑的相对不足导致了我国目前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空间失衡的格局,今后应重视配置强度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匹配,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市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2009~2017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以及地类流向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科研人员提供省级土地资源现状及其利用变化情况的基础信息,为土地管理、政策研究等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宁南黄土高原区生态农业建设中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研究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用线性规划法对研究区内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以经济收入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其它要求在约束条件中加以限制。优化结果中农、林、牧和其它用地比例为33∶25∶28∶14;同时,对优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该优化方案在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适宜性方面都是可行的;土地结构优化后该县的经济收入能增加2095.45万元/a,水土流失量能减少46.2t/(km2·a)。  相似文献   

12.
褐飞虱田间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对水稻不同季度、不同生长期中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晚稻生长中、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53%和31.6%,聚集斑块范围分别为27m和24m。在早稻生长的早、中和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42.6%,48.9%和57.2%,聚集斑块范围均大于60m。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褐飞虱若虫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依据2005—2010年南京市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南京市整体及市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化。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近6 a呈现波动中趋向上升的状态;主城区与其他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十分突出。揭示影响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对预测和规划今后一定时期内南京市以及同南京市具有类似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所选3样点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变化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对重庆地区今后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GIS的山东省耕地变化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省级区域的耕地变化空间分析是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山东省8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9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以MAPGIS6.0为工具,对山东省耕地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对进一步进行山东省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星软件,用图件扫描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面积误差主要来源于原始资料。扫描过程,矢量化过程和数据处理程序。根据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理论面积与计算机自动产生面积进行的误差分析和以统计的一级地类为对象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用地星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进行建库工作。精度安全能达到要求,目前国土部门的原始数据平台-详查数据应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转换。即由详查数据 历年变更数据模式向土地利用数据库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的国土资源管理为例,针对村镇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详细研究了村镇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首先对丁庄镇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深入探讨了村镇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界面设计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然后,利用丁庄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建立了丁庄镇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研发了丁庄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该地理信息平台上,运用丁庄镇国土资源有关数据和组件式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空间数据的村镇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具有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土地调查和土地登记等功能。实现了村镇一级基本农田管理到田块、图查属性和属性查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耕地问题主要是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的数量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单产)二个方面。理想的耕地减少数量,是不致因耕地面积减少,使粮食减少而降低人均粮食数量。这个数字大约每年50万亩左右。预测2000年耕地面积将减少至9580万亩,人均耕地约为1.05亩,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要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用地、处理好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田面积,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各地要建立基本农田,把最好的土地用于农业,用于粮食,以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需要。注意地力培养,用养结合,注意有机肥及化肥的配合应用,抓中产田改造及水利建设,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本省后备资源开发和闲弃地的复垦利用,有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计算各城市及武汉城市圈整体的信息熵、均衡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结论:①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较差,但趋向于合理方向发展;②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驱动因素众多,其中土地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及政策、产业结构、区位可达性等外部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