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喷施废菌棒木醋液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废菌棒所制木醋液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稀释100、300、500、700倍木醋液进行小白菜叶面喷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及土壤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的废菌棒木醋液均能提高小白菜株高和鲜重,提高Vc含量,促进还原性糖的积累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稀释500倍木醋液对小白菜品质效果最显著,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1.56%、31.55%,硝酸盐降低37.77%;喷施稀释100倍木醋液对土壤pH值、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均有显著效果;废菌棒木醋液中主要有机成分有37种,分别是有机酸类、酮类、酚类、醇类等。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用几种菌肥的根际效应和增产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D优63水稻谷芽分别用四种菌剂接种,再育苗移栽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不同菌肥(接种剂)的根际效应差异较大,与未用菌肥的CK相比,差异显著,其中FJ1-N菌肥的最大,且在不同生育期根际效应亦不一样,从移栽时到齐穗期呈下降趋势,亩产以FJ1-N菌肥接种的最高,与对照相比增产5.2%,表明根际效应与产量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糠醛渣和废菌棒是农林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经利用后的废弃物。该文分析了糠醛渣和废菌棒的组分构成和热失重特性,并以糠醛渣和废菌棒为原料,以生物质高效无污染全面利用为目的,应用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制备了生物质炭与可燃气。糠醛渣的C元素含量较高而挥发分含量较低,糠醛渣的热值(20.87 MJ/kg)高于废菌棒(18.01 MJ/kg)。糠醛渣的半纤维素失重肩峰明显消失,其最大质量损失速率高于废菌棒,质量损失总量低于废菌棒。糠醛渣和废菌棒的气化产炭率分别为29.99%和22.26%,糠醛渣炭的热值为26.18 MJ/kg,高于废菌棒炭的20.09 MJ/kg,糠醛渣炭的比表面积为253.58 m~2/g,高于废菌棒炭的189.08 m~2/g。糠醛渣可燃气和废菌棒可燃气的产率分别为2.49和2.25 m~3/kg,其热值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分别为4.86和4.92 MJ/m~3。糠醛渣和废菌棒可分别用于机制炭和炭基肥料等的生产,同时产出生物质可燃气。  相似文献   

4.
施用化肥和菜籽粕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尧  郑华  石俊雄  黄建国 《土壤学报》2012,49(1):198-203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施肥对烟叶产量、产值和香气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9.19%、47.28%和24.8%,仅次于品种。在烤烟栽培过程中,人们十分重视肥料,尤其是菜籽粕等有机肥的施用。菜籽粕在促进烟苗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品质等方面均有独特作用。烤烟施用菜籽粕之后生长迅速、油份增加、香味浓郁、质量  相似文献   

5.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作物,高粱根系强壮,入土深,生物量大;而玉米虽根重、最大根长、一级节根数低于高粱,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高。而黍子根系柔弱,根际土壤生物活性较低,与高粱、玉米相比,不宜作为生土改良的先锋谷类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施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培肥都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沃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并经植物物质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生物化学酶系统促进过程三者互动,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物质能量转化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夏秋种菇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福堂  张秀省 《土壤》2005,37(3):304-307
文摘通过对夏秋季种菇日光温室和非种菇日光温室土壤的盐分积累、pH值变化及养分含量状况的研究,发现:种菇日光温室的土壤盐分积累和pH值变化不同于非种菇日光温室,种菇与非种菇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也有显著差异。种菇日光温室土壤养分有其自身特点,尤其是其土壤NO3--N含量和占有效N含量的比例在一个比较适宜的范围内,可有效防止温室土壤硝酸盐的过度积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植物及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刘子雄  朱天辉  张健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32-135,149
在四川省洪雅县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林地、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地和农耕地(对照)中,系统研究了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组成、季节性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两种林木的根际效应。主要研究结果为:①在土壤微生物3大类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95%以上),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②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在两种退耕还林地中基本相似,而农耕地与两退耕地之间差异较大;⑧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趋势是表层(0~15cm)〉亚表层(15~30cm)〉深层(30cm以下),尤其是个体生物量较大的真菌、放线菌数量的这种变化趋势明显,且苦竹林模式表层微生物数量高于同层次的桦木和农耕地;④在桦木和苦竹林地中,3大类微生物各季的平均R/S值都在1~2之间,即两林木都具有较强的根际正效应;⑤从微生物学角度评价两退耕还林地的生态效益是:苦竹林模式优于桦木林模式。  相似文献   

8.
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甘蔗间作玉米种植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云南元江和陇川甘蔗种植区设置甘蔗间作玉米和单作甘蔗田间小区试验,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川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7.08%、11.25%、63.16%、1.31%和2.26%;元江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10.58%、48.40%、43.42%、0.20%和1.65%。由此表明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且元江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低于陇川。与单作甘蔗相比,元江试验点间作甘蔗根际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胺类、羧酸类和酚酸类利用率分别提高141.71%、50.53%、62.38%、92.82%、43.21%和6.30%,陇川试验点分别提高42.90%、51.50%、33.30%、42.64%、16.72%和24.47%。其中,两个试验区间作田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D-纤维二糖、D,L-a-甘油、D-半乳糖-γ-内酯、L-丝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和2-羟苯甲酸的利用率比单作显著提高100%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甘蔗与玉米间作改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代谢功能,且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氨基酸这3类碳源是区分甘蔗单作和间作处理间差异的敏感碳源。陇川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括2种多聚化合物、6种碳水化合物、2种羧酸类化合物、4种氨基酸和1种酚酸;元江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括1种多聚化合物、5种碳水化合物、3种羧酸类化合物、4种氨基酸和2种胺类化合物。综上所述,宿根甘蔗间作玉米提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增产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黄土母质性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氮、磷、钾及有机肥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是生土地土壤肥力形成与作物生长发育以及根际土壤酶系统和微生物系统形成的首要原始起动营养元素;(2)含磷的处理组合,谷子幼苗阶段地上下部生长均明显较不施磷的长势强,而单施氮和钾甚至不及不施肥的对照。氮、磷、钾对谷子根苗生长的影响顺序为磷氮钾;(3)进入谷子中后期生长阶段,氮素的作用,特别是氮、磷、钾对谷子株高及地上部干重的综合效果表现明显;(4)产量表现为含磷的处理组合,产量及产量结构均明显提高;(5)单施优质高量的有机肥对生土地根苗生长与产量形成具有当年立竿见影的效果;(6)发达的根系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迅速繁衍,提高了根际土壤酶的活性,有益于促进根-土系统向着熟化方向发展,使生土地上的谷子当年获得正常产量。  相似文献   

10.
施用石灰氮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施用石灰氮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及其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分别在烟株不同生长期采集根部土壤进行16S/18S rDNA基因测序,以分析烟株生长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后,在烟株生长的团棵期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相似文献   

11.
爱多收6000倍溶液喷洒选蔗3号(第一年宿根蔗蔸),使前、中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甘蔗伤流率和光合强度比对照显著增强,使发株率和有效茎数比对照显著提高,增产显著。爱多收12000倍处理对这些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也有一定的正效应,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建立蔗田的立体生产比单纯种蔗能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以“甘蔗+青椒+凤尾菇”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最高,亩纯收入是单纯种蔗的10.65倍。“甘蔗+绿豆+凤尾菇”和“甘蔗+花豇豆+凤尾菇”的生产模式亩纯收入分别是单纯种蔗的8.46倍和8.17倍。同时还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红萍作基肥,当季水稻的15N-红萍N素利用为27.8%;第二季5.38%;土壤残留36.1%。红萍可排出体内12%以上的氮素。红萍的排氮和吸氮有助于调节稻田的氮素平衡,稻田养萍抑制藻类生长,降低pH值和NH浓度,减少NH3挥发损失,以及减少蓝藻(颤藻)反硝化反应释放的N2O,提高化学肥料15N的回收率:它比15N-尿素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4.25%,比15N-尿素追肥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8.35%~25.11%。  相似文献   

14.
氯化胆碱对甘蔗光合性能及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处理田间栽培甘蔗。经合适浓度的CC处理的甘蔗叶绿素含量、叶内Mg2+-ATPase和Ca2+-ATPase,NADP一苹果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等活性,叶绿体的希尔(Hill)反应活力和光合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甘蔗的株高、茎粗、蔗茎含糖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栗钙土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寒半干旱栗钙土农田水肥耦合效应明显。供水量为250~450mm 条件下,氮磷合理配施改善了地上部生物学性状,促进了地下部根系发育;供水350mmN120P90处理0~40mm 根重密度最高,达1.317mg/cm3 , P45较N60根重密度增加0.067~0.375mg/cm3。供水为150mm的干旱年型,水分是限制作物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供水250~450mm年型主导因素则是土壤营养不足。供水量350mm N120P90处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达7.27kg/(mmhm2), N60P90氮肥利用率最高,子粒和植株分别为48.18%和88.17%,N120P45磷肥利用率最高,子粒和植株分别为21.13%和30.42%。水肥合理耦合有效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甘蔗幼苗的苹果酸酶活性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在叶鞘、幼茎和苗根中很少。甘蔗+1叶的苹果酸酶活性在分蘖末期出现高峰,以后一般随生长进程而呈下降趋势。在工艺成熟期甘蔗受到重霜危害时,+1叶中的苹果酸酶活性几乎消失。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苹果酸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在不同的生长期表现不同,与当时所处的生长状况有关,生势较旺盛的一般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三代组培蔗及其第一年宿根大田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组培甘蔗第一、二代和宿根糖分含量不及供体;第三代较供体略好。茎径比供体小,差异明显。有效茎则明显多于供体。蔗产量、糖产量第二代及宿根组培蔗优于供体。组培蔗植株第一代有6%的形态变异,变异没有遗传性。讨论了甘蔗组培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EMS 处理甘蔗愈伤组织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组培甘蔗愈伤组织细胞诱变育种结果表明:处理细胞再生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径、锤度经 X~2分析明显偏离正常常态分布,较供体和织培苗差异显著。变异大多数朝不利方向发展,少数植株有选种价值。经 R_3代选择,从1536株诱变株中获得2个比较好的高产高糖突变株系。试验说明:EMS 诱变处理甘蔗愈伤组织可作为一种甘蔗育种手段加以利用。其最佳浓度为0.1%处理24小时。  相似文献   

19.
田间土壤的水势温度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
Earli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K-(Ca+Mg) exchange isotherms of field soils are not greatly changed by cropping, by additions of K-fertilizer, nor by moderate release of K from fixed forms. The present work shows that very prolonged K-enrichment or depletion in the Broadbalk trials has led to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change isotherms of soils from adjacent plots in proportion to the severity of their K-deple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es result from the removal of inter-lamellar K and the consequent increases in the inter-lamellar spacings of parts of the clay crystals, which have increased the extent of the surface areas accessible to K-(Ca+Mg) exchange. It is possible that increases sufficient to caus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exchange isotherms may not be apparent in X-ray diffraction diagrams. Treatment of the K-depleted clays with m CaCl2 appears to contract the newly expanded parts of the clay crystals, so that exchange on the occluded surfaces is once again too slow to be observed by the procedures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