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摄食习性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的日摄食量周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有两个高峰期;当水温高于24℃或低于7℃时摄食量明显下降,低于3℃时基本上停止摄食。鲍对不同种类饵料有明显选择性,按其喜食程度排列为裙带菜、巨藻、海带、礁膜、石莼,而石花菜、海蒿子、鼠尾藻的摄食量最小;而且对同种藻类喜食嫩的,少食甚至不食老的藻体。不同大小个体的日摄食率不同,小个体的摄食率较大个体为高,而且在一年中坚持高日摄食率的时间也较长;最高日摄食率小个体鲍为13.6%,大个体为11.4% 相似文献
3.
一、细菌病1.脓疱病皱纹盘鲍脓疱病的病原菌为河流弧菌。该病流行于我国北方沿海养殖地区,夏季发病频繁,死亡率高达50%~60%。病鲍足肌上有多个微隆起的白色脓庖,脓庖破裂后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2~5厘米不等的深孔,足面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联合使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或氟哌酸进行药物防治效果较好。此外采用河流弧菌Ⅱ疫苗或噬菌体防治脓疱病,明显提高了成活率。2.脓毒败血症皱纹盘鲍脓毒败血症的病原菌为坎氏弧菌,存在于血淋巴液中而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通过分泌胞外酶,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而致鲍死亡,该… 相似文献
4.
皱纹盘鲍的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温度对皱纹盘鲍摄食,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皱纹筋鲍在各生长阶段的消化生理变化,皱纹盘鲍的营养需要与人工饵料的配制,以及皱纹盘鲍的主要细菌性,病毒性,寄生性病害的研究与防治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皱纹盘鲍维生素D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精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维生素D,并以海带为对照组饲喂皱纹盘鲍幼鲍103d。结果表明:幼鲍的生长及软体部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受到饲料中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影响显著,但成活率不受饲料中添加水平的影响;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D可以提高幼鲍软体部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但饲料中缺乏或过高水平的维生素D导致幼鲍软体部碱性磷酸酶活力的降低;贝壳中灰分及钙、磷含量受饲料中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影响显著。以增重,蛋白质增量和软体部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为指标,幼鲍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含量为100IU·(100g)-1饲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2-3cm的皱纹盘鲍的蛋白消化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以及11种金属离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50℃下的活化能为4.89×10×4J/mol;最适PH为2.60和5.00。对其最适PH值的分析表明:皱纹盘鲍存在有胃蛋白酶,且活性颇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皱纹盘鲍消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常鲍和病鲍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在皱纹盘鲍消化器官中存在着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最适PH2.8~3.5;类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适PH7.8~10;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随着鲍鱼的生长发育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逐渐减弱。肝中的酶活性高于其它器官,正常个体酶活性远高于患病个体。我们还做了酯酶的聚丙烯酰胺电泳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大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日本引进的大鲍,与我国产皱纹盘鲍进行了杂交育苗试验,在540m^2鲍育苗池中,1999年6月常温采苗至当年11月份,培育出平均壳长17.9mm的皱纹盘鲍雌与日本大鲍雄的杂交鲍苗180余万粒,单位面积出苗量为3300余粒/m^2。这些杂交鲍苗,经过1年多的室内饲育,至2000年11月平均个体壳长达37mm,最大个体壳长达45mm,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状和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皱纹盘鲍幼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Ino(平均壳长:13.90±0.01mm;平均体重:482.2±2.2mg)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112d的摄食生长实验,以海带为对照,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含量(0.06、1.44、2.86、5.88、14.27、35.71mg/kg饲料)对皱纹盘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叶酸缺乏可显著降低皱纹盘鲍C20∶4n-6和C20∶5n-3的含量(P<0.05),却显著提高C18∶3n-3和C22∶6n-3的含量(P<0.05);(2)海带与实验基础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海带中的C14∶1、C16∶0、C18∶1n-9、C18∶3n-3、C20∶4n-6、C20∶5n-3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P<0.05),而C18∶0、C18∶1n-7、C18∶2n-6、C20∶0、C22∶6n-3均显著低于饲料组(P<0.05);(3)海带组鲍鱼的C20∶4n-6、C20∶5n-3显著高于饲料组鲍鱼(P<0.05),而C18∶1n-9、C18∶1n-7、C18∶2n-6、C22∶6n-3则显著低于饲料组鲍鱼(P<0.05)。(4)C16∶0、C16∶1、C18∶0在鲍鱼体内的含量比较稳定,不受饲料中叶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显著影响(P>0.05)。这些结果说明,饲料中叶酸缺乏导致皱纹盘鲍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很可能抑制C18∶2n-6和C18∶3n-3的碳链延长和去饱和作用,从而减少C20∶4n-6和C20∶5n-3的合成。此外,饲料中的脂肪酸组成也是影响皱纹盘鲍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1998年于山东省蓬莱市用10只日本盘鲍与300只皱纹盘鲍,在220m^2的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平均壳长14.7mm的杂交鲍苗143.8万只,6500只/m^2,;在580m^2的育苗水体中培育出平均壳长11.9mm的皱纹盘鲍自交鲍苗177.9万只,3100只/m^2。杂交鲍苗的壳和存活率明显大于我国的皱纹盘鲍自交鲍苗。 相似文献
16.
皱纹盘鲍食道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食道,食道可分为前,中后,三段,中段又可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食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闰状腺细胞,微绒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纤毛柱状细胞参与运输食物和分泌物,并呈现吸收细胞的结构特征;粘液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粘多糖;颗粒状腺细胞内充盈分泌颗粒;微绒毛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特征;分泌细胞具有强的蛋白酶等酶活性,能以楔浆分泌形式分泌消化酶,该细胞还具有吸收和细胞内消化作用。食道中段还呈现3种植物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鱼类和甲壳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证实 ,维生素A是水产动物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有关皱纹盘鲍营养需要的研究 ,现有的资料多集中于其对主要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1,2 ] 、氨基酸[3 ] 、脂肪[4 ,5] 、脂肪酸[6,7] 等的研究 ,而对微量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的研究却很少 ,除了对维生素C的研究外[8] ,尚是空白。本研究通过用不同浓度梯度维生素A的饲料投喂皱纹盘鲍幼鲍 ,测定其生长指标 ,分析幼鲍软体部水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以及贝壳中灰分、钙及磷含量的变化 ,来综合评价幼鲍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 ,为生产实践中鲍饲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1 材…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日本盘鲍和本地皱纹盘鲍的杂交育种,使杂种鲍苗1cm以上的成活率高达45.76%,越冬后成活率达到98%,培育出性状稳定、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杂交鲍。报告了杂交育种的试验过程和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北方引进皱纹盘鲍子一代杂交种苗,在罗源湾岗屿周边海域养殖,经过2年的试养取得可喜结果,解决了现有盘鲍种质严重退化的棘手问题,改善了鲍的种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