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籼糯87641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皖稻51。经多年多点试验,表现高产、糯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被群众誉为"千斤糯"和"杂交糯"。在合肥全生育期136~140天,株高97~105厘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强(平均单株茎蘖数10个左右),熟期转色好。平均每穗134.6粒,最大穗达238粒,结实率80%左右,中长粒,千粒重26克,米质好。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1级)和白背飞虱。苗期至抽穗期具有较好的耐淹性。冬闲田栽培,淮北地区5月初,淮河以南4月20日左右播种;午季作物(油菜、小麦等)茬栽培,淮北5月上旬,淮河以南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  相似文献   

2.
中籼糯87641     
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1R4412-l6-3-6-1/IR4712-208-1)"Co-r2.5万伦射线处理]//IR29育成.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皖稻51.经多年多点试验,表现高产、糯性好、多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被群众誉为"千斤糯"和"杂交糯".  相似文献   

3.
<正> (一)来源及产量中籼糯也叫申粘糯(原代号TH16—5,系谱号80—30—2—1)是信阳地区农科所1980年从红早糯中系统选育而成。1983年进入糯稻品系鉴定试验,亩产546.9公斤,比对照种红早糯增产15.89%。1984年信阳地区农科所糯稻品种比较试验,亩产343.4公斤,比对照种红早糯增产32.9%(均于8月30日倒伏),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年在豫南农专试种0.507亩,在4月28日播种,6月16日麦茬稻移栽的长秧龄58天的情况下,亩产408.9公斤。1985年豫南稻区区试结果,13个参试单位,平均亩产474.9公斤,比对照  相似文献   

4.
南农大2159由南京11号与IR29杂交育成,属中籼型糯稻,具有高产和抗稻瘟与白叶枯病的良好性能,食用品质优良。在长江中下游北纬29至34度间以水稻为主的两熟地区,全生育期多在130—135天,适应性广;而在双季稻区,可当后作稻种植,表现早熟高产。预计在上述地带,这个新品种将迅速取代同类型糯稻。研究强调,依据中籼稻的生物学特性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条件、农作制度及生产水平的具体实际,中籼稻的选择重点应确定为:优良的半矮生株型,早熟,穗大,结实性强,抗倒伏,抗白叶枯病、稻瘟和稻飞虱,兼有良好的稻米品质。文中讨论了选育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优质晚籼中熟杂交稻江优明62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99A与本所选育的恢复系明恢62配制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明恢62来源于中间材料的复交组合K1623/RH97-K93//K627。江优明62经区试试种表现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米质较优。1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6.
水稻“籼糯间种”,是指杂交籼稻与糯稻栽培的一种配置方式,即选用中秆型杂交籼稻与高秆型糯稻良种,并利用杂交籼稻宽窄行中的宽行,按一定带幅、行比和宽度增种单行糯稻的种植方式,构成同田内杂交籼稻与糯稻的复合体.是根据立体农业原理,利用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点,进行间作栽培,使温光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项实用增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原产南朝鲜,由IR2061×KR51杂交育成.1980年自国际水稻所引进.1983年参加中籼稻新品系鉴定,亩产955斤,比对照南京11号增产6.1%.经在南京三年鉴定,表现为中熟籼糯.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一般在8月上、中旬齐穗,9月上、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南  相似文献   

8.
扬辐糯1号(原3401)系我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IR_(29)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特性,为中籼糯新品种,1990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29个县试种,累计面积达50多万亩。 根据几年的试验试种,扬辐糯1号的产量及其主要特征特性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华籼糯8号是江西农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熙沣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以扬辐糯4号×特糯2072作为亲本,采取“穗数、穗重兼顾+优质多抗”聚合的技术路线,经过多年、多代系谱杂交选育的籼型常规糯稻品种,该品种具有综合表现优良、米质优、糯性好、抗倒伏和产量稳定等特点。笔者对其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栽培技术要点,为华籼糯8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扬稻6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码225002)育成。199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次年被科技部列为“重中之重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中糯“1776”     
  相似文献   

15.
“甬籼69”在奉化市种植,表现为高产、中熟、株型好、耐肥抗倒、穗粒结构合理,是适宜浙江省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促进该品种在全省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农大454是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采用复式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糯新品种。1994年定型,1995年参加浙江省晚稻联合品种比较试验,亩产量达449.6公斤,比对照秀水11增产8.4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提早成熟3~5天。各性状综合评分居首位。1996年晋升浙江省晚稻区域试验,产量名列前茅,亩产量达457.3公斤,比对照晚梗稻品种秀水11增产4.62%,同年参加浙江杭州、湖州市晚稻新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产量均列首位,亩产量分别达469公斤、497.5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11增产8.6%、10.4%。在长  相似文献   

17.
18.
中籼糯N-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传万  吴家道  陈桂芝  许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4-7794,7811
介绍了中籼糯N-2的选育经过及该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分析了其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皖稻5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550公斤以上,被群众誉为“千斤糯”和“杂交糯”。具有高产、糯性好、多抗、适应广等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市场对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的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育成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扬籼优713。该组合于2017年、2018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迟熟组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7.85t/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29%。2018年分别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的早稻及晚稻生产试验,以及桂南稻作区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07t/hm~2、8.33t/hm~2和8.34t/hm~2,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40%、6.61%和4.01%。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等米标准,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082号),可在桂北、桂中和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