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是常用的国标方法之一,作为一个条件实验,很多因素影响着测试结果。阐述在测试过程中影响氨氮测定的一些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做好氨氮测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纳氏试剂测定水中氨氮,依据其实验原理进行试剂、比色皿、氨氮标准控制样等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中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水中氨氮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阐述了水中氨氮的存在形式、来源及测定原理和意义,尤其是测定过程中对各个阶段的pH值的控制,以及纳氏试剂中碘化钾和二氯化汞的比例对显色灵敏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纳氏试剂测定水中氨氮,依据其实验原理进行试剂、比色皿、氨氮标准控制样等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讨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用钠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是水质监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水样酸度对钠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样中氨氮准确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需用H2SO4(ρ=1.84)溶液将水样pH值控制在1.11~2.00范围内,测定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影响比色法测定猪场废水中氨氮的色度和浊度的消除方法,结果表明:色度和浊度对纳氏试剂比色法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对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适当稀释废水样品浓度能减轻色度和浊度的影响,而采用色度校正能有效消除色度和浊度的影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高、操作简便,能准确快速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测定含锰水中氨氮的含量时,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一是优化纳氏试剂的配制过程,二是用光度计测定的时间是在加入纳氏试剂10分钟后,在10至25分钟内必须完成;三是氨氮与锰的含量比在1:5以内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超过1:5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四是对EDTA-2Na掩蔽剂进行优化;五是对其测定影响进行原因分析。基于此,探究其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供环境监测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地表水监测中氨氮浓度测定过程中样品采集、保存、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仪器与设备的质量控制。实验数据表明试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水样的氨氮含量,并对氨氮测定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阐述地表水监测中氨氮浓度测定过程中样品采集、保存、分析的质量保证措施,仪器与设备的质量控制.实验数据表明试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去离子水替代无氨水测定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01-3503
[目的]在满足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前提下,探索缩短水环境检测的时间、减少试剂消耗的方法。[方法]采用70型离子交换纯水器制取去离子水,代替无氨水测定氨氮,通过数理统计检验此法的可行性。[结果]两种纯水的空白吸光度均较小,满足氨氮测定的空白值要求。F检验表明,两组空白值的方差差异和精密度差异均不显著。统计检验表明,两条标准曲线差异不显著,线性相关性好,不存在系统误差。各种标准量氨氮的标准偏差较小,且变异系数小于5%,满足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中纳氏试剂分光光度关于氨氮测定精密度与准确度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经济可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减少了实验用水和能耗,对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靛酚蓝反应测定氨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试剂的稳定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研究表明,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为pH和试剂添加顺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促进沼液商品化流通,实现田间地头快速测定沼液中的氨氮浓度。[方法]采用2种常见氨氮快速测定仪与实验室国标法中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进行了标准样品和沼液样品的氨氮浓度测定试验。[结果]2种快速测定仪中SD90715氨氮测定仪试验结果优于TFC实用型田间土壤化肥速测仪,测定氨氮标准样品精度较高,与样品真实值相关系数(r)达到0.997 2,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达到0.995 2;测定沼液中的氨氮与实验室国标法测定结果具有一致的偏向性,相关系数(r)达到0.981 0,且操作简单,速度快、无需配制试剂,适合非专业人士;给予校正系数0.798 0(r为0.978 4),可用于对沼液中的氨氮浓度进行快速定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沼液中氨氮的快速测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参照《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氨氮项目Ⅱ、Ⅴ类标准限值,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CL01-G003-2019),对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地表水中氨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依据测定过程,可分析得出影响不确定度因素主要为5方面,分别为校准曲线的拟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平行试验的重复性、蒸馏前处理和试样体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取包含因子k=2,氨氮Ⅱ类标准限值扩展不确定度为0.088mg/L;氨氮Ⅴ类标准限值扩展不确定度为0.34 mg/L。  相似文献   

16.
地表水中氨氮和总氮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不同点位地表水中的氨氮和总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占总氮的比例在不同地表水中因污染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地表水,由于无法判断氨氮的范围值,可根据总氮的值来大致推算氨氮的范围,这样可避免因取样不准确而导致的重复测定,减少纳氏试剂的使用量,降低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汞污染。  相似文献   

17.
李金  陈志宁  谢文理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1-14011,14062
[目的]研究水样中总氰化物测定时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氰化物的特性、氰化钾储备溶液浓度标定、氯胺T、异烟酸的性质以及显色温度等因素的探讨,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总结出实验时注意事项.[结果]在测定总氰化物的过程中,实验试剂和操作因素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操作时必须认真、细心,尽量避免人为影响;在标定溶液时应注意滴定终点,增加平行样个数,防止偏差过大;在试剂配制时,尽量注意试剂浓度的准确.[结论]该研究为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各种有机污染物存在的条件下对沸石去除氨氮能力的影响,以此来确定沸石对含有不同有机污染物废水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了解了腐殖酸、柠檬酸、淀粉和苯酚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实验表明,溶液中不同的有机物对沸石去除氨氮有不同的影响,沸石去除氨氮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氨氮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建立测定海水中氨氮的最佳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002 9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8%~5.79%,加标回收率为88.0%~101.0%。此方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相比具有快速、省时、方便、基体干扰小,精密度和准确性好等优点,适合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氨氮质量浓度渐变和突变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氮质量浓度突变组实验中,氨氮质量浓度从起始浓度0.05 mg·L-1向中浓度1.25 mg·L-1和高浓度3.0 mg·L-1突变过程中对凡纳滨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和对虾体内病毒增殖影响显著(P0.05),先氨氮突变后感染WSSV实验中氨氮起始、中、高浓度胁迫下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5.6%,34.4%和48.9%;病毒含量最大值分别为9.59×105,5.75×106,1.62×106copy·g-1。先感染WSSV后氨氮突变实验中氨氮起始、中、高浓度胁迫下对虾累积死亡率最大值分别为30%,38.9%和48.9%;病毒含量最大值分别为9.59×105,9.58×105,4.94×106copy·g-1,氨氮浓度渐变实验中各组至24 h对虾累积死亡率较低(P0.05),48 h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先氨氮渐变后感染WSSV实验中氨氮起始、中、高浓度胁迫下对虾累积死亡率最大值分别为28.9%,30.0%和45.6%,病毒含量最大值分别为9.59×105,4.48×106,1.86×106copy·g-1。先感染WSSV后氨氮渐变实验中氨氮起始、中、高浓度胁迫下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5.6%,33.3%和45.6%;病毒含量最大值分别为9.59×105,8.58×105,6.55×106copy·g-1。这表明对于携带WSSV的对虾,氨氮变化越大,WSSV从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可能越大,所以控制水质中氨氮含量在低浓度水平对预防WSS爆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