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黎明 《作物杂志》2007,23(3):34-36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增”技术提高晋杂11号高粱制种产量陕西省千阳县种子公司(721100)杨玉文千阳县是陕西省高粱制种基地县之一,每年制种70hm2左右,产种约30kg。为了充分发挥晋杂11号高粱的增产优势,保证生产用种,我们进行了该品种高产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同样具有抗旱、耐涝和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其籽粒产量为3t/hm2 ̄9t/hm2。它的精华不在于它的籽粒,而是在于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和富含糖分的茎秆。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量一般可达13% ̄23%。陕西省对甜高粱的研究和开发高度重视,确立科技先行,以甜高粱生产为基础,建立农业、畜牧业和加工业一起发展的产业化体系,充分发挥甜高粱在粮食、饲料、能源、糖料和造纸等多方面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分析,阐述了陕西省汉阴县富硒食品生产及产业化概况,指出了汉阴县富硒食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药用植物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的美誉,凭借着这种资源优势,陕西省很多地方开始了药用植物的培植与利用,并已经成为很多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陕西省开始了药用植物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的探索,文章对陕西省药用植物利用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培植利用标准化步履缓慢、加工利用企业分散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文杰  吴发启  崔彬  方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84-286,337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 果农协会 龙头企业 市场,果农 行业协会 市场,果农 基地 县级龙头企业集团 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粱新技术育种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我国最先迈入市场的粮食作物,具有抗涝、抗旱、耐盐碱以及耐瘠薄等特性。由此可见,高粱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均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近年来,高粱这一稳产作物的发展趋势逐渐开始向干旱地区转移。然而,在转移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抗性、单产以及品质方面均没有显著的提高,进而严重影响了高粱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概述高粱育种新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组培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粱育种工作、促进高粱种植业的发展献力。  相似文献   

9.
高粱雄性不育系7050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50A具有不育性稳定、花期长、配合力高、综合抗性好、A2细胞质和适应性广等特性,用7050A组配的杂交种类型齐全,包括食用、酿造用、能源用和饲草用。目前,以7050A为母本配制的9个高粱杂交种已占据晚熟区高粱生产市场的较大份额,累计推广面积达80万hm2,增产粮食12亿kg,产鲜草3.5亿kg,增加经济效益13.2亿元。高粱雄性不育系7050A的育成与应用,解决了在高粱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产量低、抗性差、遗传单一等多种难题,全面提高了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和抗性水平,成为我国高粱科研和生产的骨干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粱育种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粱育种方向的探讨刘自华,贺际春(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63001)1高粱生产概况近年来,国外高粱生产发展较快,美国种植面积比原来增加近3倍,总产增加13倍。欧洲面积扩大1倍,总产增加3倍。法国由0.07万hm2增加到8万hm2,增加近10……  相似文献   

11.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果农+行业协会+市场,果农+基地+县级龙头企业集团+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围绕陕西省韩城市特色农作物示范园建设实施了高粱品种引进筛选示范,分析了高粱示范种植中的选地、选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供种植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清 《种子科技》2019,(6):12-12
高粱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最初主要被用于食品加工与白酒酿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工业、能源业及畜牧业等也在发生变化,对高粱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被用于食用,也大量应用于饲料业、能源业及加工业,并成为北方地区粮食作物种植者的重要经济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高粱的热情。基于此,对常见的早熟特用高粱的品种特征及其生产种植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高粱种植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高粱种植大省,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同时山西省的酿造业历史悠久,其酿造的白酒和醋享誉全国,是山西轻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山西作为高粱生产种植的中心地带,对于新品种的培育、信息交流、支撑酿造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述了山西省高粱生产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展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在首届全国高粱产业学术研讨会上,巴西农业研究院教授Par r el l a、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景海春、辽宁省农科院创新中心研究员邹剑秋、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贵、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焦晓燕等10多位国内外专家,围绕高粱产业政策、高粱遗传育种、高粱栽培技术、高粱深加工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此次会议旨在通过交流和合作,联手攻克我国高粱育种、生产及产后深加工等高粱产业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构建高粱产业技术创新链,进一步推进全国高粱产业技术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毕节市酒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全市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并从强化良种选育、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粱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粱以其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等栽培特点,成为内蒙古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区高粱育种研发现状及高粱种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在高粱品种选育、专属品种研发、种子科研主体和育种平台等方面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生物育种平台、提高育种技术、引进科研人才、建设高粱种子生产繁育基地、打造高粱育种核心企业等对策,为推动高粱种业快速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8.
高粱在我国种植广泛,尤其是东北地区,其食用和营养价值较大。分蘖对高粱的产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合理技术手段增加有效分蘖的数量,能够大力提升高粱产量。阐述了分蘖对高粱生长的意义,分析了不同高粱的分蘖类型,提出了高粱分蘖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孙先勇 《种子科技》2019,(11):21-21,23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高粱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粱不仅能被食用,还有助于为酿酒行业提供重要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高粱种植热情。高粱米含有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淀粉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成分,可用作酿酒、制作成淀粉糖、酒精,高粱的穗可制作笤帚等。我国白酒酿造业将优质酒用高粱品种的培育作为该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分析了贵州酱香型白酒用糯高粱育种中存在的种质资源贫乏,以及符合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缺乏等问题,从育种资源材料选择和育种技术两方面提出加强贵州酒用高粱育种的对策,为贵州省酒用高粱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影响高粱高产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水肥、土质及气候等因素,为探究高粱的高产性能,寻找影响高粱高产的突破口,本研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粒用高粱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最大需水量及其一生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穗长和枝梗数显著性地增加,但灌水量120~140mm的穗长和枝梗数差异不显著;籽粒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性地增加,灌水量100~140mm的千粒重和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粱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20mm;开花灌浆期最大需水量为100mm;高粱拔节前耗水48.74mm,占总耗水量的10%~15%;拔节~抽穗耗水140.51~177.12mm,占总耗水的35%~43%,抽穗-成熟耗水137.65~272.27mm,占总耗水的42%~55%;水分生产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期灌水100mm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为最高,最高可达29.49kg/(hm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