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辉  张静  彭兰  陶冶  臧永新  张元明 《干旱区研究》2023,(12):1996-2006
木质部结构性状是植物适应不同水分条件的基础,也是植物响应环境条件变化的核心属性之一。以西北荒漠区的典型灌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arica)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部结构和水力功能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同一生境中不同物种的差异性或相似性,以及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木质部结构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沙拐枣平均导管直径、脆弱性指数显著高于琵琶柴,而导管密度、导管分组指数则相反。(2)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随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差异,随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的增加,沙拐枣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显著下降,而琵琶柴的平均导管直径与导管厚跨比与之无关,仅理论导水率与年均降水量和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琵琶柴木质部导水系统存在效率与安全的权衡,而沙拐枣中没有表现出效率和安全的权衡关系。(4)性状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琵琶柴和沙拐枣的中心性状均为平均导管直径,平均导管直径的变化介导了性状网络的变化。琵琶柴和沙拐枣的木质部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沙拐枣,琵琶柴水分利...  相似文献   

2.
梭梭为旱生小乔木,具有耐寒性、耐旱性与抗风性等特性,研究梭梭的抗旱能力对于改进我国沙漠化治理、提高防风固沙工程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按自然降水梯度选择新疆干旱荒漠区自然梭梭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同化枝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测定了同化枝直径、角质层厚度等6个抗旱性结构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对不同种群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的同化枝都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这是植物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筛选出了2项具有代表性的旱性结构指标,即同化枝直径与角质层厚度。对梭梭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其抗旱性增强,4个种群抗旱性大小顺序为FK>QT>SHZ>JH。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距平曲线和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泾河流域内14个气象站点1960~1999(1971-2000)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用简单气候偏差指数计算了逐年的降水量变差;同时用变异系数计算了14个站点1960~1999(1971-2000)年的降水量年际变差。结果表明:近40年来14个站点的年均温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增温0.7℃略高,年平均增温率为0.0225℃/a;年降水量呈现微弱的减少趋势,但是波动幅度和变异系数都在增加,降水量年际间偏差呈现先减少后又增加的趋势。年内气候变化的趋势变化表现为:冬季温度升高;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比有显著增加趋势,而秋季降水所占的百分比显著减少。最后分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泾河流域近40年来气候出现的这种暖干化趋势对流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可为相关部门调整农业结构、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等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分布于甘肃省永靖县(YJ)、临泽县(LZ)和敦煌市(DH)的3个地理种群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观察法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用方差分析各参数间差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地理种群黑果枸杞抗盐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叶片厚度和角质层较厚,表皮细胞内有贮水组织,栅栏组织发达且为环栅型,海绵组织相对退化,主脉直径较大且有含晶细胞,支脉较多,是典型的贮盐植物。3个种群黑果枸杞叶片选取的12个解剖结构参数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种群间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3.09%,可基本概括所选指标的主要信息;可选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与栅栏组织厚度这3个参数作为黑果枸杞耐盐性评价指标;3个地理种群黑果枸杞抗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临泽>敦煌>永靖。  相似文献   

5.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依靠气流传播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明确气象因子对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月-8月最热10 d的日均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进行回归分析,对7月-8月0 cm平均地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提取了93个小麦叶锈菌越夏调查点的气象数据,再与调查点小麦叶锈菌能否越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叶锈菌越夏与7月-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平均日最高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 0.05),结果为小麦叶锈病的越夏区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植被也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认识及植被变化的相应分析,可使我们对全球变化对干旱区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OAA/AVHRR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借助于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了1981~2001年我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981-2001年间西北干旱区年际最大NDVI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对新疆的南、北疆来说,NDVI的变化受到年降水量、年均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比较显著,NDVI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程度要明显比与年均温的相关程度高。甘肃内蒙古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年降水量变化最小的地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降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生长和生态建设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降水"这种天然水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土壤碳、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利用ArcGIS和GS+地统计软件,分析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和土壤全氮含量(STNC)空间分布特征,并从8个自然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LUT)中辨析主控因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SOCC、STNC属于养分分级的中等偏上水平;SOCC、STNC的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高斯模型,块金效应分别为36.56%和43.76%,具有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性;SOCC、STNC空间分布为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SOCC、STNC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经度(L0)、纬度(La)、海拔高度(H)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MAT)、pH、土层厚度(d)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MAP)相关性均不显著(P>0.01);东北地区影响SOCC、STNC的主控因素为CEC、L0、LUT、pH和MAT;所有相关性因子共同解释SOCC、STNC变异性的30.10%和29.20%,其中LUT解释部分分别占总解释程度的10.96%和5.82%.自然因素特别是土壤性质对该区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仍然起到主导作用,但耕地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然因子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我国面积大、分布广泛、资源数量多的五类桦木属植物群系(白桦(Betula.platyphylla)、黑桦(B.dahurica)、红桦(B.albosinensis)、亮叶桦(B.luminifera)、枫桦(B.costata)),在群系水平上探讨其气候生态位,通过拟合Weibull概率密度函数,定量分析其地理分布与各气象指标间的关系,据此估计其气候生态位核心分布区与最大分布范围,并以ROC曲线法检验各类桦木属植物群系的超体积生态位模拟的准确程度,结果均为极满意。说明综合文中几项气象指标可以较为准确的模拟五类桦木属植物群系(亚群系)的气候生态位模型。应用PCA双序分析,探讨了不同气象指标最适生态位与生态幅宽度对桦属植物分布的影响。显示,白桦属低温、低湿、宽生态幅种,红桦属高温、高湿、宽生态幅种;枫桦与黑桦属低温、低湿、窄生态幅种;亮叶桦属高温、高湿、窄生态幅种。白桦、红桦群系表现出较宽生态幅,与最适生态位指标相关性相对较弱。枫桦、黑桦群系分布特征受极端低温(T_(min))、最冷月均温(Tc)、年均降雨量(AP)、Kira温暖度指数(W_I)四项生态幅指标相关性较强,与最低温和蒸发量指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年均温存在较强负相关。亮叶桦群系分布与最热月均温(Tw)、湿润指数(HI)、温暖指数(WI)及年均降雨量(AP)存在较强正相关,与极端低温(T_(min))、最冷月均温(Tc)等存在强负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各类桦属植物的种质保护、引种绿化,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为五类桦属植物的潜在种质区域迁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荒漠植被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防护的重要屏障,研究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对于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植被建设及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并使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荒漠植被组成及土壤养分特征,并解析了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中段及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荒漠区植物组成单一,多样性较低,且植物种类集中在少数科中,出现频度高的植物均为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等典型荒漠植物。草本植物分布与年均降水量有较强相关性,研究区最南端的山丹县草本生物量达到108.01 g·m-2,在一定年降水量区间,灌木生物量随降水增加而增加,最高值出现在靠近祁连山北坡的肃州区,为134.03 g·m-2;降水量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12 g·kg-1、0.25 g·kg-1、0.41 g·kg-1,...  相似文献   

10.
以苗期山药土壤为研究对象, 以土壤线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为分析指标, 探究6种杀线剂对山药土壤环境的影响, 旨在为山药线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6种杀线剂对山药土壤含水量、pH、有机质、铵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 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清水处理(CK)相比, 6种杀线剂不仅可大幅提高土壤中有益的食细菌类线虫的相对丰度, 也使有害的植物寄生类线虫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 且对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的促生作用以及对根结属Meloidogyne和短体属Pratylenchus的灭杀作用最为明显, 尤其是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但其也均使有益的食细菌类线虫真头叶属Eucephalobus和丽突属Acrobel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70%以上。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分析表明, 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处理的土壤线虫丰富度指数(SR)和瓦斯乐斯卡指数(WI)均显著升高, 植物寄生线虫指数(PPI)和成熟度指数(MI)无显著变化, 但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营养类群指数(TD)均显著降低; 2.5亿孢子/g厚孢轮枝菌颗粒剂、50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20%辣根素水剂和10亿孢子/g茶枯抑线生物菌肥(解淀粉芽胞杆菌)不仅可显著降低土壤线虫PPI和PPI/MI、大幅提高SR, 对土壤线虫H′、J′和WI和MI影响不大, 但50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10亿孢子/g茶枯抑线生物菌肥(解淀粉芽胞杆菌)处理的TD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线虫数量、属数及植物寄生类线虫相对丰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 6种杀线剂可有效控制植物寄生类线虫种群数量, 但2种化学杀线剂还会对土壤有益线虫、土壤养分及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等产生明显负作用, 对土壤环境干扰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