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白度概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 4环境条件下对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面粉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及栽培措施和品种 (基因型 )对小麦面粉白度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品种作用最为重要 ,通过遗传改良可显著提高小麦品种面粉白度 ;小麦品种面粉白度与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即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越高 ,面粉白度越差 ,面粉白度与蛋白质 (面筋 )的质量无关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平均面粉白度为 74 8% ,变幅为 5 4 8%~ 82 2 % ,面粉白度高 (≥ 80 % )的品种多数为筋力弱的粉质麦 ,目前尚缺乏面粉白度高的强筋和中筋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面粉及其制品的安全、营养问题。尽管人们对小麦制粉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的利弊有不同意见,但解决馒头、水饺、面条等中国传统蒸煮类食品既好吃,又好看,又有营养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培育高自然白度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山农优麦3号是国内第一个以面粉白度为育种目标培育的高白度优质小麦品种,面粉自然白度高,可磨制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高白度面粉或代替增白剂调剂其它面粉的粉色,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科技拾零     
《新农业》2006,(4)
高白度“山农优麦3号”选育成功浙工大研制成功无污染农药2005年,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国家品种保护权的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山农优麦3号”选育成功,这是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重大专项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小麦面粉的天然白度一般为75左右,不能满足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密度试验,初步明确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号优质高产的群体与个体品质指标,并比较密度对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①弱筋小麦扬麦9号以较高密度的基本苗(240万/hm)可建立合理的优质高产群体结构及个体株型指标,协调群体与个体发展的矛盾;中筋小麦扬麦12号以较低密度的基本苗(150万hm)可建立优质高产群体结构及个体株型指标。②弱筋小麦扬麦9号以较高密度建立的优质高产群体及个体株型指标中,孕穗后各时期干物质量、花后干物质量总积累量、成穗数、株高构成指数、穗下节间/节间总长、(穗下节间+穗长)/株高均低于中筋小麦扬麦12号以较低密度建立的优质高产群体;但其高峰苗、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却明显大于优质高产中筋小麦扬麦12号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鄂西北优质中筋小麦产业生产现状,以及通过实施优质小麦工程,围绕优化小麦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生产,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系统研究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对于作物遗传育种筛选高白度优质资源,为工业化面制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原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对黄淮冬麦区56个小麦品种的白度、破损淀粉、黄色素、PPO活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等指标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以基因环境互作软件对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488、-0.673、-0.732),与面粉溶涨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与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关系不显著。【结论】经过软件分析,筛选出白度高且面粉溶涨体积大的品种有绵阳31、绵阳26、西农2611、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破损淀粉少的品种有绵阳25、安农9866、绵阳26、绵阳31、滨麦3号;白度高且吸水率高的品种有绵阳26、滨麦3号、高优511、新麦9-988、绵阳31;白度高且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内乡118、郑麦002、山农664、西杂5号;白度高且谷蛋白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西农2611、西杂5号、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多酚氧化酶活性低的品种有绵阳26、亿高1号、高优511、中原98-68、绵阳25等,这些品种可以作为高白度小麦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林华 《农家致富》2007,(18):30-31
二、中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江苏里下河农区和淮北沿淮生态农区的部分地区,生态条件比较优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强,栽培条件好,产量水平高,常年单产均名列全省前茅。适宜发展优质蒸煮类小麦生产,是优质方便面及饺子等专用蒸煮类小麦(粉)的理想种植区。因此如何根据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市场需求,通过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是当前中筋小麦生产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山农优麦3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国家品种保护权的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用“山农优麦3号”磨制的面粉不使用增白剂,白度提高4~8个百分点,用其制作的馒头、面条、水饺好看又好吃。  相似文献   

9.
弱筋小麦宁麦9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密肥试验,分析优质高产、优质、高产3种群体的差异,探讨弱筋小麦单产6 000 kg·hm-2左右的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形态特征和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与中强筋小麦相比,弱筋小麦栽培采取"适度增密,适量减氮,施氮前移"措施,能较好地协调优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2002-2020年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6项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育种已经从高产育种转为优质高产育种,但优质育种还需继续加强,只有1个品种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综合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为2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达到部颁优质米(NY/T 593-2013)一级、二级标准,均仅分别为8.3%和16.7%;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三级达标率分别为58.3%、50.0%、41.7%、75.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三级达标率最低。各品种间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差异较大。垩白度、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制约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在今后的优质育种中,主要目标是加强对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从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中筛选优质品种,是优质育种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示范、检测,表明淮安地区盱眙县大部和金湖县南部的低丘陵地区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弱筋小麦,并提出优质弱筋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要点,对指导和促进淮安市优质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在氮素吸收、积累、运转与利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不同类型群体间植株含氮率互有高低,成熟期强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弱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间氮素阶段吸收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积累的高峰期均在拔节至开花期。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量生育前期低于普通群体,中、后期高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氮素积累量前期较高,中、后期互有高低;弱筋小麦各生育期优质高产群体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低于普通群体。优质高产群体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晚熟组的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和主要稻谷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平均产量648.49kg/667m^2,比常规稻高6.87%,达显著水平。杂交稻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优质达标率与常规稻相当,虽然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稻,但常规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也较低,所以杂交稻和常规稻都以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从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常规早籼稻选育等方面对优质早籼稻育种进行了分析,认为长粒型、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低垩白度的常规优质早籼稻选育,对解决当前早籼稻生产中高产与优质、早熟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施氮方式对中筋小麦陕农22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优质中筋小麦陕农229为材料,于江苏淮北麦区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或增加拔节期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并改善籽粒品质。中筋小麦陕农229采用施氮量262.5kg·hm-2、基追比6∶4、5∶5和4∶63种施氮方式,产量可达7200kg·hm-2以上,各项品质指标符合优质中筋小麦要求,能较好地实现优质与高产的协调统一。施氮量262.5kg·hm-2、基追比5∶5的施氮方式,产量高、品质较好且安全生产性好,是中筋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优质强筋冬小麦保优节本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种上应选用株型较紧凑、单株生产力高、抗倒、抗病、不早衰的优质强筋或中筋冬小麦品种。我省中南部麦区可选用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8901-11、高优503、科农213、师栾02-1、白硬冬2号、蔓优9415等品种,或选用优质中筋冬小麦品种邯优3475、冀5385、石新733、邯6172、河农822、NC2号等品种。中北部麦区可选用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中优9507、宝麦3号或优质中筋冬小麦品种唐麦6号、宝麦8号等品种。种子要经过精选、加工和种衣剂包衣,质量达到小麦良种标准。  相似文献   

18.
山农8355是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一个专用高白度优质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20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山农8355o冬性、中早熟、大穗型品种,幼苗匍伏,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2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抗逆性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沙土地区推广弱筋小麦的必备条件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4,(18):28-28
高产、抗病、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并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推广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4年被列入农业部科技提升行动优质弱筋小麦指定品种:同年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首选品种,被誉为全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