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胜爱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94-198
为了寻求高产小麦所需的最佳播种方式和行距,实现冬小麦高产和稳产。2011—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冬小麦三密一稀(A)、四密一稀(B)和六密一稀(C)三种种植方式,其中三密一稀(A)种植方式为目前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种植方式,三种种植方式的平均行距分别为17.6 cm、15.0 cm和11.7 cm。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四密一稀(B)种植产量最高,其次为六密一稀,三密一稀产量最低,四密一稀和六密一稀种植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三密一稀种植的产量2年平均提高12.2%和9.0%(P<0.05)。四密一稀(B)处理与三密一稀(A)处理相比具有增产效应,与六密一稀(C)处理相比农业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强。因此,建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小麦四密一稀的播种方式。7).。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为主的间作套种,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农业增产增效技术,合理套种,能够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益。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模式。1麦棉套种在棉区较常见,麦棉合理搭配,粮棉双获高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种植方式有几下几种:(1)100 cm一带:种三行小麦,一行棉花,小麦行距20 cm,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采棉种植模式中出现的脱叶效果差,影响机械采净率等问题,鉴于有关植棉团场提出的进一步缩小行距的设想,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超窄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本文介绍了该播种机的功能及结构特点,实践证明:该播种机最小行距可调至4 cm,2行株距成三角形配置,该棉花种植新模式在增大棉花生长空间的同时,较利于提高脱叶效果及机械采净率。  相似文献   

4.
《种子科技》2013,(2):34
余松烈院士首创的小麦精播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发韧,至90年代达到推广顶峰。这项技术年增产小麦几十亿千克,并创出731kg的单产,为当时国内最高水平。董庆裕副教授在余松烈院士指导下发明的小麦宽幅精播机,自2006年开始推广,并在江苏、河南、安徽、甘肃等省、区得到大面积应用,并于2009年创出北方冬小麦的最高单产:789.9kg!实践证明,精播栽培增产效果显著。据调查,2008—2009年度,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机播夏玉米出苗质量,提高周年产量。通过在冬小麦季设置"三窄一宽"(14+14+14+20 cm)和"四窄一宽"(10+10+10+10+22 cm)2种行距配置,夏玉米播在前茬小麦的宽行,研究了行距配置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群体质量、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冬小麦等行距种植(15.6 cm)相比,行距配置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宽行机播夏玉米的出苗率明显提高,六叶展幼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表现较好,整齐度明显提高;2种行距配置处理夏玉米的穗粒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6.7%,产量增加10.2%,13.0%,周年产量分别增加5.76%,5.29%。因此,适当改变行距不会导致冬小麦产量降低,反而有利于机播夏玉米出苗质量的提高,提高夏玉米及周年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Bo03大豆在承德地区不同带状种植形式的试验研究表明,大行距50cm,小行距10cm的2行1带种植形式(简称2行1带种植)的产量均比传统等行距40cm单行种植(简称等行距单行种植)及大行距60cm,小行距10cm的3行1带种植形式(简称3行1带种植)的产量增产极显著,其中2行1带比等行距单行种植的大豆增产500 kg/hm2,3行1带种植形式比等行距单行种植的大豆增产140 kg/hm2,增产不显著.兼顾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等形状的分析比较,大豆2行1带的种植形式较好.  相似文献   

7.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连公 《耕作与栽培》2002,(5):17-18,30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生产上台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地膜穴播、地膜沟穴播、膜侧沟播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特色明显,增产效果各异。为了进一步确定陇东南地区旱地农业主要推广模式,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浅山干旱地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在长城以南种植的小麦被称为冬小麦,当前我国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小麦播种技术和产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我国小麦产量,研究播种技术极为必要。文章从冬小麦的播种流程入手,分析选种、整地、施肥、播深、镇压造墒、查苗补种以及冬季管理等环节,总结冬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以此为基础,进行常规条播和宽幅精播的对照试验,从个体结构和产量等角度分析宽幅精播的优势,以期为相关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带状播种(带宽20、40、60、100 cm,行距20 cm)、全区撒播(幅宽270 cm)等播种方式,研究了种子分布带对冬小麦的群体动态、产量以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播种宽度的增加,穗数和各生育期单株分蘖数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播种宽度20 cm时,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少,全区撒播时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播种宽度20 cm时,千粒重和穗粒数最大,全区撒播时最小。产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种宽度20~60 cm时,增产效果最好,当全小区撒播时,产量最低。综上所述,适当宽幅播种有利于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提高,分蘖成穗率和产量比等行距播种和撒播高,本试验条件下,60 cm宽幅播种分蘖多,成穗率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杨辉 《中国种业》2016,(5):43-44
为了寻求宛麦19小麦新品种实现高产稳产所需的最佳种植方式,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小行距种植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优势减弱,随着行距增大,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及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宛麦19以23cm等行距种植或17cm×25cm宽窄行种植产量较高,行距偏小或过大时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1.
张秋菊 《种子科技》2023,(20):68-70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成熟,小麦的种植质量与产量稳步提升。人们在种植技术与生产标准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对小麦品质的关注度越加显著。目前,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深受欢迎,并得到了合理应用与广泛推广。以山东省小麦种植为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的科学发展因素,阐述了科学预防小麦病虫害与合理施用化肥的措施,为小麦高产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小麦品质育种工作现状 河南省的小麦品质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处于徘徊状态,90年代末期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育成的主要品种豫麦14、豫麦23、豫麦28等,在产量和品质上仍有一些不足.90年代中后期以来育成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品种类型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王丹 《中国种业》2020,(3):79-80
该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适当加宽播幅、扩大行距、均匀播种为核心,将播幅由传统的3~5cm扩大到7~8cm,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10cm)种子分散式粒播,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5~30cm)宽幅播种的小麦栽培技术。该技术能有效避免籽粒拥挤,根少苗弱和小麦群体争肥、水、光照的生长状况,实现播后苗齐苗匀、根系发达、个体健壮、群体合理,肥水和光能利用率高,可提高小麦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加穗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半湿润偏旱区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田土壤蓄水保墒和节水增产效果, 于2007-2010年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在渭北旱塬旱农试验站, 研究了不同沟垄集雨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3个沟垄集雨处理, 分别是垄上覆盖地膜+沟内不覆盖(P1)、沟内覆盖小麦秸秆(P2)、沟内覆盖液体地膜(P3)处理, 以传统平作(CK)为对照。P1、P2和P3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生育前期0~20 cm和20~100 cm的土壤贮水量, 其中以P2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显著, P3处理由于液态地膜的降解, 仅在小麦生长前期有一定的蓄水保墒作用, 在小麦的生长后期与P1处理无显著差异;各沟垄集雨处理100~200 cm土壤贮水量与CK无差异。P2处理对冬小麦平均株高和生物量影响最大, 3年平均株高和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7%和60.3%。以P2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 3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对照提高39.3%和35.6%;且P1和P3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 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的二元沟垄集雨覆盖种植模式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在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准确掌握建国以来中国小麦生产的总体变动趋势,为产业结构的继续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历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产量重心的方法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49—2005年的资料,分析建国以来全国小麦种植重心、总产量重心以及单产重心的移动轨迹、偏移距离等。【结果】总体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小麦生产重心向北、东方向偏移比较明显,70年代以后逐渐回移并趋于平稳,说明东西部、南北方的差距经历了先加大后缩小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小麦单产重心偏移变化比较剧烈,总偏移距离最大,种植面积的总偏移距离最小,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建国以来小麦生产重心偏移总体上从剧烈走向平稳,南北方种植面积扩张速度基本平衡,西部扩张速度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适宜的桃麦间作模式,开展了不同种植幅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桃麦间作最佳种植模式是桃树(雨花露)的行距15m,株距3m;行间种小麦,小麦(济麦22号)行距20cm;桃麦间距1.25m。这种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单作小麦。  相似文献   

17.
沙雅县作为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大县,小麦种植以冬小麦为主,而冬小麦施肥存在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的现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旨在为该地区冬小麦种植选择适宜的有机与无机肥配比,为化肥减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托。结果表明:有机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冬小麦产量,尿素15 kg/667 m~2+商品有机肥100 kg/667 m~2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产191.4 kg/667 m~2,比其它处理平均增产27.09 kg/667 m~2;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小麦氮肥利用率,过量的尿素施用会使氮肥利用率降低,影响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综上所述,沙雅县小麦生产中,在施用商品有机肥100 kg/667 m~2的基础上适宜配施尿素10~1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虞城县位于豫东平原东部,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常年种植小麦120万亩左右。2006年以来该县共建成沼气池20000余座。为提高沼液、沼渣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我们积极进行沼肥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小麦增产达10%~20%,亩增收80~160元。现将沼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为试验材料,应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配置和4种密度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相同密度下,15 cm等窄行种植的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基本上最高,20 cm等宽行次之,16.7 cm 16.7 cm 26.7cm三密一稀种植样式最低。4种种植密度下的群体总茎数以高密度最大,随密度降低群体总茎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以中密度的较高,过大或过小密度的较低。即密度为300万/hm2或420万/hm2基本苗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密度为180万/hm2或540万/hm2基本苗。产量水平为300万/hm2基本苗>420万/hm2基本苗>180万/hm2基本苗>540万/hm2基本苗。所以,河农822最佳的行距配置和密度为15 cm等行距×300万/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了夏玉米"一小二高三晚"高产栽培思路,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小"指缩小种植行距;"二高"系选种高耐密、高经济系数品种;"三晚"即适当晚定苗保整齐度,晚追肥保穗粒数和千粒重,晚收获提高籽粒饱满度.研究结果表明,选种耐密性好、经济系数>0.53的品种;高密度50 cm左右小行距等行种植;5~6展叶期定苗;在一般施肥水平下,重施底N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N肥30%;宜于高产.延迟夏玉米收获期至10月初,可增产5%~10%;晚收不失为一项增加产量、提高光热水肥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